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88篇
内科学   36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1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7篇
综合类   821篇
预防医学   379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316篇
  4篇
中国医学   277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甲状腺肿瘤特征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09例,男105例,女404例;年龄18~85岁,平均(45.38±14.85)岁。其中临床分期Ⅰ期382例,Ⅱ期127例。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是否存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其中178例患者存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31例患者不存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存在颈侧区转移和不存在颈侧区转移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发现,存在颈侧区转移的患者中年龄<40岁、肿瘤最大直径>2 cm、转移中央区淋巴数量>5个、多灶性以及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不存在突变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存在颈侧区转移的患者(P<0.05)。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发现肿瘤最大直径>2 cm (OR=3.482,95%CI:1.482~5.642,P=0.000)、转移中央区淋巴结数量>5个(OR=6.583,95%CI:2.384~12.373,P=0.000)、多灶性(OR=3.473,95%CI:1.387~8.684,P=0.032)以及BRAF不存在突变(OR=3.952,95%CI:1.489~9.572,P=0.000)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最大直径>2 cm、转移中央区淋巴数量>5个、多灶性以及BRAF不存在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血管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把目光关注到糖尿病脑梗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上。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多靶点起效,副作用小,药物依赖性低,患者认可度高,社会需求量大,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关于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疗效观察和单一作用机制等方面,缺乏对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本文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近5年来经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证实对糖尿病脑梗死确有疗效的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降压、降糖、降脂、促进血管再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凝血、抗血栓、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缩小梗死体积、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侧枝循环建立等方面,深入总结起效的作用机制及靶点,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肠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外周血参数特点及其与肠溃疡活动度的相关性,为全面评估肠BD提供简易方法。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肠BD患者50例,以单纯皮肤黏膜BD患者50例和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40例作对照,比较肠BD组外周血参数与单纯皮肤黏膜BD组和RAU组之间的差异。应用简化的内镜下克罗恩病活动度标准(SES-CD)将肠BD分为活动期25例和稳定期25例,评价外周血参数与肠溃疡活动度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肠BD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明显下降(均P<0.05);纤维蛋白原(FIB)、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均P<0.05);HGB和CRP预测肠B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826和0.871;与肠BD稳定期比较肠BD活动期ESR、CRP和FIB显著升高(均P<0.05),HGB显著降低(P=0.001);HGB、ESR、CRP和FIB判断肠溃疡活动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787、0.888和0.792。 结论 BD患者HGB下降和CRP升高时需警惕肠溃疡;HGB、ESR、CRP和FIB是判断肠BD溃疡活动度的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4.
许明哲  翟琛琛  陈敬  张夏  王晨  管晓东  史录文 《中国药事》2020,34(10):1130-1144
目的:研究我国仿制药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药品监管政策制定和实施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仿制药质量的不同主体因素和生产企业内部因素。结果: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分别发放了110和170份问卷,有效回收99和159份。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仿制药质量的因素按重要性依次为企业>监管>激励政策>药品使用>配套措施,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关键技术>实施操作>风险控制>仪器设备>原辅料质量。结论:仿制药质量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和监管因素、产业环境因素、使用因素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生产企业内部因素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决定因素, 其中又以企业的关键生产技术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患者女性,38岁,主因"胸闷、胸痛伴心悸、气促4 d",于2016年3月23日来院就诊。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疼痛位于心前区,呈隐痛,持续不缓解,伴心悸、气促,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心率123次/min,血压85/52 mmHg(1 mmHg=0.133kPa),肌钙蛋白I 12.41 ng/m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顺钟向转位、电轴左偏、低电压,心脏超声示左心增大伴左室壁搏动减弱、左室射血分数(LVEF 31%)、轻度肺动脉高压、少量心包积液。考虑"心功能不全重症心肌炎",给予吸氧、升压、强心、利尿、抗感染、保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科红臀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红臀发生率和红臀严重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红臀发生率及重度红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红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经典中,大黄时常被用于治疗大便不通、实火头痛、癫狂惊悸等疾病,具有泄下攻积、醒脑开窍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大黄不光能影响肠道菌群结构,还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脑卒中等中枢神经及精神类疾病均有改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疾病同样与肠道菌群存在密切联系。故依据二者相关性推测,大黄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调节实现醒脑开窍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衰老是生命科学的终极命题,探索延缓衰老对人类社会意义重大。传统中医学以整体观辩证法认识衰老,提出补肾抗衰老的方法论,且补肾方药的运用行之有效。文章主要从机体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性激素生成及骨质分化、骨骼肌功能等方面就目前补肾方药抗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突变(mutant analysis by PCR and restriction enzyme cleavage,MAPREC)技术和猴体神经毒力试验(monkey neurovirulence test,MNVT)评价同一批Ⅰ型Sabin株脊灰病毒神经毒力的结果差异。方法 采用MAPREC技术,检测Ⅰ型Sabin株脊灰病毒神经毒力关键位点480和525位点突变率;采用MNVT病理切片分析,评价Ⅰ型Sabin株脊灰病毒神经毒力。结果 MAPREC检测待测样品核酸480和525位点突变率均值为0.460%,低于高突变参考品的1.288%。MNVT切片结果分析表明,有效猴病变分值差合格。结论 对同一批样品,MAPREC与MNVT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