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尤其是合并糖尿病(DM)或血糖明显升高异常的,其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增高,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加速血管硬化、弹性减低,脆性增加,导致心血管疾病或DM并发的心血管疾病的危害逐年增加。1冠心病与DM的相互联系DM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DM患者,大约有80%的2型DM患者常常死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绝大多数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氧自由基的生成及其对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和纤溶状况的影响。方法:48例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30 min、1 h、24 h和一周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丙二醛、D-二聚体、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 Ag)浓度。结果:PCI术后短时间内(0~24 h)血浆中丙二醛、D-二聚体,vWFA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PCI术后短时间内即有大量的氧自由基生成,凝血系统的激活和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心房颤动(CAF)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抗血栓治疗的疗效及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R)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3月在我院就诊CAF患者180例,口服阿司匹林100mg/d,2周,检测血栓素B2(TXB2)、尿11-脱氢-TXB2(11-DH-TXB2)、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ximal platelet aggregation,PAgM),根据PAgM从中筛选出AR患者48例。AR患者分别加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测定血TXB2、尿11-DH-TXB2及PAgM。结果CAF患者AR发生率为26.67%;非AR患者与AR患者比较,血TXB2、尿11-DH-TXB2显著下降(P<0.01);AR加服氯吡格雷患者PAgM显著降低(P<0.01),并无出血倾向(P>0.05)。结论血TXB2、尿11-DH-TXB2及PAgM可能为AR的预测因素;AR患者加服氯吡格雷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血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FABP(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GPBB(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在临床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应用指标及实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正常人与4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急性胸痛的病人在0~1h、1~3h、3~6h内快速检测H- FABP与GPBB.结果: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最常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凝集形成血栓血栓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心肌耗氧量的多少,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临床表现。另外冠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钙蛋白酶(CAPN-10)基因Indel-19与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检测20例健康人,30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30例无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患者CAPN-10基因的Indel-19基因型,生化技术测定空腹血浆游离脂肪酸 (FFA),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水平。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有CAPN-10基因Indel-19基因型22的个体较基因型11和12的个体有较高的体重指数(BMI)和收缩压(P<0.01,<0.05).BMI ≥25kg/m2的个体出现基因型22的频率为BMI<25kg/m2的个体的2.5倍。高血压及超重个体有较高的FBG、FFA、 HOMA-IR水平。结论:CAPN-10基因Indel-19基因型22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其可能机制之一是高BMI 引起糖、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纤维蛋白原(Fg)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ISA)检测6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VEGF、Fg及hsCRP的含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VEGF[(134.5±30.1)pg/ml比(101.5±25.4)pg/m1]水平明显降低(P〈0.05)、Fg[(4.76±0.24)mg/L比(5.40±0.26)]mg/L]及hsCRP[(2.93±0.38)mg/I。比(5.06±0.60)mg/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PCI相关,对上述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对评定AMI患者PCI病情、判断预后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6岁.因反复胸闷、气短伴双下肢水肿,活动后加重,1年后,于2012年3月14日住院.近1年来,曾先后多次因此症状住院,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心功能不全、老年性心脏瓣膜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均以扩冠利尿及对症等综合措施而好转出院.近4天出现心慌气短加重、伴咳嗽、咳痰、腹胀、食欲缺乏、阵发性呼吸困难、夜不能平卧及双下肢水肿而再次住院,病人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脂血症及50余年烟酒嗜好,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血管壁的一个慢性炎症.动脉内膜对损伤做出反应的结果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炎症贯穿整个始终,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血栓形成有关。易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基因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纤溶功能变化情况的观察,旨在了解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纤溶功能变化的关系,为临床冠心病介入手术中抗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