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最新研究表明人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子及分化能力会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变.目的:观察体外早期培养的兔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形态学特点及集落形成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1/03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3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9只,由上海市银根养兔室提供.方法:兔麻醉后取颈背处的皮下脂肪,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原代细胞,接种至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细胞达80%融合时传代,取第2,3,4代细胞用于实验.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计数细胞集落形成率.结果:第2,3,4代兔脂肪源性问充质细胞均争成纤维细胞样生长,体外生长迅速,CD29及PCNA均呈阳性表达,集落形成率分别为(8.0±0.6)%. (6.7±0.4)%. (4.6±0.5)%,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2.18,P<0.05).结论:体外早期培养的兔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生长增殖旺盛,集落形成能力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背景:虽然国外已有报道应用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应用于组织的构建,但研究重点在于这些复合物能否修复组织缺损,尚缺乏间充质细胞与材料相容性的研究.目的:观察兔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膜上的黏附及生长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观察实验,于2007-09/2009-03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所和上海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6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6只用于提取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聚乳酸及聚羟基乙酸购自美国Sigma公司.方法:兔麻醉后取颈背处的皮下脂肪,I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原代细胞,接种至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细胞达80%融合时传代,取第4代细胞用于实验.将聚乳酸与聚羟基乙酸按照7:3的比例合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膜,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900.主要观察指标:用Dio染料标记第4代细胞后测定不同接种浓度细胞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膜上的黏附率;在细胞与材料共培养1周以后,分别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双光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及内部的生长情况.结果:不同接种浓度细胞与材料的黏附率最高可达99%.细胞与材料共培养1周以后.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查发现材料中有表达绿色荧光的大量细胞,形态呈纤维样或卵圆状;扫描电镜表明细胞在材料表面呈复层生长且与材料黏附良好,细胞分泌基质较旺盛;双光子显微镜检查提示细胞在内部分布均匀且形态以纤维样为主.结论: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可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膜材料表面及内部生长,两者生物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背景:最新研究表明人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子及分化能力会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变。 目的:观察体外早期培养的兔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形态学特点及集落形成能力。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1/03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3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9只,由上海市银根养兔室提供。 方法:兔麻醉后取颈背处的皮下脂肪,I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原代细胞,接种至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细胞达80%融合时传代,取第2,3,4代细胞用于实验。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计数细胞集落形成率。 结果:第2,3,4代兔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均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体外生长迅速,CD29及PCNA均呈阳性表达,集落形成率分别为(8.0±0.6)%,(6.7±0.4)%,(4.6±0.5)%,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2.18,P < 0.05)。 结论:体外早期培养的兔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生长增殖旺盛,集落形成能力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60岁.因双眼视物不清9年余,于2010年10月13日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为0.25,左眼为0.1,均无法矫正,角膜混浊,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提示双眼角膜基质层可见瘢痕组织,部分内皮细胞形态无法辨认;内皮细胞密度右眼为1184个/mm2,左眼为406个/mm2.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一直受到眼科学者的关注。本文就病毒的入侵途径、潜伏部位以及免疫应答机制等研究的新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技术在眼前节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飞速发展.由于OCT的分辨率更高、成像效果更好且为无创的非接触测量,所以它在前房参数测量、角膜地形测量及房角测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高速、高分辨率的傅立叶OCT技术与传统的时域OCT技术相辅相成,推动和发展OCT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眼前节OCT的成像原理,结合相应的临床应用展示了OCT在眼前节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诊疗中的价值与局限,并对OCT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预防临床常用抗青光眼药物眼表损伤的作用.方法 正常新西兰大白兔60只采用随机对照方式分为5组,每组12只(12眼).A组单纯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B组单纯使用0.5%噻吗洛尔滴眼液,C组单纯使用0.2%溴莫尼定滴眼液,D组联合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及0.5%噻吗洛尔滴眼液,E组则联合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及0.2%溴莫尼定滴眼液.用药前及用药1个月后分别进行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角膜上皮形态.结果 用药后B组及C组BUT为(11.6±1.9)s和(10.9±3.1)s,较用药前的(18.6 ±3.9)s和(16.5±4.3)s缩短,并且结膜杯状细胞密度较用药前下降,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及E组的BUT及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各组用药前后基础泪液分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用药后Nelson分级标准评为1级;A,D及E组用药后仍为0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B组及C组表现为表面粗糙,细胞失去平整性,卷边、脱落明显增多,细胞间出现裂隙,同时微绒毛密度明显减少.结论 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可导致兔角膜及结膜结构变化.维生素A棕榈酸酯通过维持泪膜的稳定性及结膜杯状细胞密度,能够有效地减轻临床常用抗青光眼药造成的眼表损伤.(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356-358)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活体角膜共焦显微镜(CM)观察角膜缘干细胞(LSC)龛环境与角膜缘基底细胞群活力和数量在正常人群中的情况.方法 横断面研究.观察对象为2007年3至1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选取的社区正常人志愿者120名,并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单眼的眼别,入选标准为无手术、外伤、感染及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透明,眼底镜检查无异常.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组,A组为0~岁,B组为20~岁,C组为40~岁,D组为60~79岁,每组30例.使用CM观察研究对象的角膜缘,记录图像并分析各组Vogt栅栏存在情况、计量角膜缘基底细胞大小,对LSC龛环境质量和细胞增殖活力进行评价.结果 各组角膜缘组织结构具有不同形态特点.A组29只眼存在Vogt栅栏,占96.7%;1只眼未查见Vogt栅栏,占3.3%.B组29只眼存在Vogt栅栏,占96.7%;1只眼未查见Vogt栅栏,占3.3%.C组21只眼存在Vogt栅栏,占70.0%;5只眼未查见Vogt栅栏,占16.7%;4只眼存在萎缩的Vgot栅栏,占13.3%.D组10只眼存在Vogt栅栏,占33.3%;17只眼未查见Vogt栅栏,占56.7%;3只眼存在萎缩的Vgot栅栏,占10.0%.A组角膜缘上皮基底细胞平均大小为(9.7±1.0)μm,B组为(10.7±1.5)μm,C组为(10.6±1.2)μm,D组为(12.2±1.4)μm.结论 在正常人群中,角膜缘LSC龛环境存在不同特点;同时,角膜缘基底细胞活力和数量也存在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裂隙灯适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SL-OCT)观察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与植床的对合及愈合情况.方法 使用SL.OCT对16例16眼穿透角膜移植术(PKP)和10例10眼小切口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LEK)后进行扫描检查,记录扫描图像并使用仪器自带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PKP术后,植片与植床对合良好者9例,对合欠佳者7例,其中4例发生虹膜前粘连.DLEK术后,9眼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其中4例植片边缘略突出于植床外,1例植片边缘向内卷曲.对侧正常眼角膜厚度与PKP和DLEK术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6.379,P=0.000);对侧正常眼中央前房深度与PKP和DLEK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OCT对于判断术后植片与植床的愈合情况以及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Oculus角膜地形图观察正常人及干眼症患者泪膜破裂的首发破裂点位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选择26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1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查指标包括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泪液分泌试验及Oculus角膜地形图检测泪膜破裂的首发破裂点位置,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按照鼻上象限、鼻下象限、颞下象限及颞上象限的顺序,干眼症组泪膜首发破裂点发生于各象限的比例分别为8眼(15.4%)、19眼(36.5%)、10眼(19.2%)、15眼(28.8%)。正常对照组各象限比例依次为8眼(19%)、15眼(35.7%)、14眼(33.3%)、5眼(11.9%)。两组泪膜首发破裂点均最多见于鼻下象限,两组间首发破裂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3,P=0.16)。结论利用Oculus角膜地形图可以观察泪膜破裂点的时间和位置,泪膜首发破裂点位置最易出现在鼻下象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