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根据其表面标记,DC分为髓系DC(myeloid-DC,mDC)和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DC,pDC)两个大的亚群,前者主要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后者主要参与免疫耐受。最近,在体外诱导的mDC表面发现淋巴系D-C特异性标记CD123的高度表达,但这群兼具髓系和淋巴系标记的DC是否为一个特殊的亚群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自来水中的烷基酚类污染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沈阳市自来水中环境雌激素类污染物——烷基酚类物质的污染现状。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仪联机离子选择性检测方法,于2002-2003年测定沈阳市自来水厂21份出厂水样中的烷基酚类污染物。结果 沈阳市自来水中烷基酚类污染物主要是4-t-辛基苯酚、壬基苯酚和双酚A,最高浓度分别为690.5ng/L(范围:29.5—690.5ng/L)、2791.6ng/L(范围:212.1-2791.6ng/L)和161.0ng/L(范围:14.7—161.0ng/L)。水厂之间自来水中烷基酚类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同一个水厂出厂水中的烷基酚类污染物存在季节性差异。结论 沈阳市自来水中烷基酚类污染应引起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人群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染料木黄酮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GEN抑制3T3-L1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用含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地塞米松和胰岛素的培养液(MDI)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同时用GEN或p38抑制剂SB203580干预。作用6d后,用油红染色实验观察脂肪形成情况;检测细胞培养液中非酯化脂肪酸(NEFA)、甘油三酯(TG)的含量;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细胞中脂肪酸合酶(FAS)的蛋白表达。用GEN预处理30min后,用胰岛素刺激3T3-L1细胞,检测磷酸化p38MAPK(p-p38)的蛋白表达。结果GEN可以有效抑制3T3-L1细胞的脂肪形成,降低培养液中NEFA、TG的含量。胰岛素刺激后,3T3-L1细胞中p-p38的表达迅速增强,并在5min时达到高峰,GEN可以有效降低p-p38的表达。GEN、SB203580均能降低FAS的蛋白表达。结论染料木黄酮能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脂肪分化,其机制是通过p38途径对FAS的抑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血液透析贫血患者67例。治疗3年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积(Ht)均较3年前明显增高;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较3年前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胸比值则无明显变化。提示长期使用rHuEPO能有效地改善血透患者的贫血状态,但同时也导致缺铁。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不仅具有抗原提呈功能,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肿瘤杀伤活性。目前,有关DC直接抗肿瘤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周血及骨髓来源的DC,而脐带血DC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文以脐血单核细胞诱导的DC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在成熟刺激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激活后对恶性血液病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并通过细胞膜及细胞内TNF家族配体的改变初步探讨其杀伤机制。结果发现:①脐血单个核细胞在含有rhGMCSF(800IUml)、IL4(1000IUml)及rhTNFα(100IUml)的培养液中培养12d后呈现典型的DC形态。同时,细胞表面CD…  相似文献   
6.
探讨人脐血单核细胞在髓系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体系中获得的CD123^+髓系DC的生物学特性。分离脐血单核细胞,用人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将其诱导为IX2。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123和CDllc的表达,并用间接免疫磁珠法将其中CD123^+ DC加以分离纯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倒置显微镜观察CD123^+ DC形态;^3H-TdR渗入法检测CD123^+ DC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脐血单核细胞经GM-CSF和IL4诱导7d后,细胞表面高度表达HLA-DR、CD86、CDllc和CD123,低表达CD83,丧失CD14的表达,其中CD123和CDllc均匀分布于DC表面。免疫磁珠纯化后的CD123^+ DC呈现不成熟DC形态,除细胞体积较小外,其表面突起类似于CD123DC。CD123^+ DC能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但其刺激能力较CD123 DC组低(P〈0.05)。GM-CSF和IL-4培养体系中的CD123^+DC可能是DC分化发育过程中更早期的未成熟髓系D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人外周血或脐带血树突状细胞在干扰素 γ(IFN γ)或细菌脂多糖 (LPS)激活前后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供者外周血或脐血单核细胞 ,用重组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白介素 4 (IL 4 )或联合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将其分别诱导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PbDC)及脐血树突状细胞 (CbDC) ,二者分别于诱导第 7天或第 11天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LPS或IFN γ继续培养 12小时 ,将其激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改变 ;同时 ,以Jurkat、HL6 0及Daudi为靶细胞 ,以不同效靶比与DC共同培养 18小时 ,采用51 Cr释放实验检测DC激活前后抗肿瘤活性的差异。结果 :①LPS及IFN γ可上调外周血及脐带血DC表面CD86、CD83的表达 ,以LPS刺激组更明显 ,但对CD1a的表达影响较小。②以PbDC为效应细胞 ,LPS或IFN γ可分别增强DC对Daudi或HL6 0的杀伤活性 ,在效靶比为 2 0 :1时与未加刺激因子对照组(Medium DC)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然而 ,LPS DC对HL6 0、IFN DC对Daudi则无明显杀伤活性 ;但二者对Jurkat却均有杀伤作用。③以CbDC为效应细胞 ,LPS及IFN γ对其杀伤活性的调节作用与对PbDC的相似。但在未加刺激因子前 ,Cb DC可有效杀伤Jurkat细胞 ,而Medium PbDC对Jurkat细胞未见杀伤  相似文献   
8.
大阪小儿白血病研究组所属十所医院,至1979年11月末,五年以上长期生存白血病患者共38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33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5例。男20例,女18例。诱导缓解:强地松40mg/m~2,连日给药。长春新碱1.5mg/m~2,每周一次静注,4~6周后做骨髓穿刺,若确定完全缓解,改维持疗法。维持缓解初期,为预防神经系统白血病,鞘内注射氨甲喋呤12mg/m~2,每周1~2次,共五次,同时颅骨照射2400rad,维持疗法应用6MP50mg/m~2,连日口服,环磷酰胺200mg/m~2、氨甲喋呤20mg/m~2,每周一次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对肿瘤细胞株的直接杀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分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或脂多糖(lipoplysaccharide,LPS)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差异。方法 分离健康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用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4诱导为DC。于培养液中加入LPS或IFN-γ培养12h,作为LPS激活的DC(LPS-DC)及IFN-γ激活的DC(IFN-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改变,以明确LPS或IFN-γ对DC的不同刺激作用;同时,以恶性血液病细胞株HL-60 Jurkat及Daudi为靶细胞,用不同效靶比与DC共同培养18h,采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LPS-DC及IFN-DC抗肿瘤活性的差异。结果 ①LPS及IFN-γ可不同程度的上调DC表面CD86、CD80、CD83及CD1a的表达,以LPS刺激组明显。②IFN-γ和LPS可分别增强DC对HL60及Daudi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20:1及10:1时杀伤率与未加刺激因子对照组(medium-DC)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相反,IFN-γ-DC对Daudi、LPS-DC对HL-60无明显杀伤活性,但两者对Jurkat均具杀伤作用。结论 LPS及IFN-γ激活的D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具有相对肿瘤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非小细胞肺癌生长、浸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994年5月~1995年12月在东京医科大学第一外科手术切除的149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经丙酮固定、石蜡包埋后,制成4 μm厚的切片,以抗VEGF、抗MMP-2作为一次抗体,采用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记数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VEGF、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72.3%.VEGF的表达与肿瘤浸润(T因素,P<0.01)、淋巴结转移(N因素,P<0.01)显著相关,VEGF的表达在不同的TNM分期(Ⅰ/Ⅱ Ⅲ 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有无淋巴管浸润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MMP-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和淋巴管浸润(P<0.01)显著相关.对135例患者进行了生存期分析.本组3a和5a生存率分别为59.1%和47.2%.K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本组患者的生存期与VEGF(P<0.01)和MMP-2(P<0.05)的表达均显著相关.而VEGF和MMP-2联合表达者预后更差(P<0.01).结论:VEGF、MMP-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VEGF、MMP-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的预后密切相关.VEGF和MMP-2联合表达更有助于评价肿瘤的恶性度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