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臻  张火俊 《肿瘤学杂志》2021,27(2):105-109
新辅助和辅助放疗在胰腺癌中的作用还不明确。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首选手术,新辅助放疗只是手术存在困难时的补充;对于交界可切除及局部晚期的胰腺癌,基于化疗基础上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可提高R0切除率并提高局控率;由于现有的临床试验的结果不一致,胰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存在争议,但对于非R0切除及pN1的患者,建议在辅助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放疗。质子治疗进展迅速,合适的患者可以尝试行质子治疗以降低不良事件率。全文对现有的临床试验分析整理,归纳了胰腺癌新辅助和辅助放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冠状动脉造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畸形的特征及评价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2024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并确诊各种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结果:2024例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42例冠状动脉畸形。9例冠脉起源异常;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检出33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4例,右冠状动脉左室瘘4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左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前降支左室瘘2例,回旋支左室瘘1例。9例经手术证实。2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予介入栓塞治疗。结论:冠状动脉畸形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死亡人数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3.9%。对于很多不适合手术根治的进展期胃癌而言,化疗因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从而在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1]。但全身化疗的不良反应使其在临床应用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业界也一直积极努力在寻求改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瘤内注射端粒酶抑制剂AZT对大鼠种植性肝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瘤内注射端粒酶抑制剂AZT对大鼠种植性肝癌的影响,探讨端粒酶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方法:将SD雄性成年大鼠采用B超引导下癌细胞悬液注入法制作大鼠种植性肝癌模型,并用Wistar雄性大鼠传代.选取肝肿瘤大小接近的肝癌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AZT治疗组大鼠(n=21)行直视下瘤内注射AZT,对照组大鼠(n=21)瘤内注射生理盐水,分别测量肿瘤体积、采用TRAP-ELISA法测定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MG-P-MY组合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细胞凋亡率.结果:处理后第6天AZT组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426±0.162、0.767±0.102,二者比较P<0.05),而肿瘤细胞调亡率AZT组明显升高[AZT组(12.439±0.802)%,对照组(3.903±0.182)%, P<0.05],体积比较AZT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为(449.870±28.107) mm3、(759.885±22.154) mm3, P<0.05].结论:AZT能有效降低荷瘤大鼠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减缓肿瘤生长,端粒酶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可能应用于临床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射波刀治疗小肝癌前瞻性临床研究初步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小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应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33例小肝癌的患者资料,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采用修改后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进行疗效评价,采用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分级标准评价治疗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局部控制(CR+PR+SD)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平均随访19.3(2.3~30.8)个月。截止随访日期,共有33个病例含33个靶点纳入研究。其中18个病灶(54.5%)完全缓解,7个病灶(21.2%)部分缓解,5个病灶(15.2%)稳定,3个(9.1%)进展。总有效(CR+PR)率为75.8%,局部控制率为90.9%。1年局部控制率为100%,2年局部控制率为83.6%,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DPFS)为15.0个月。未照射肝脏体积≥ 1 000 ml、治疗前甲胎蛋白(AFP)<100 ng/ml、治疗后CTCAE分级≤ 1级均有助于延长生存期。V5与2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相关(P=0.015)。治疗后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肝损伤主要为1、2级不良反应,1例出现3级肝功能损伤在治疗半年后缓解,1例出现4级肝不良反应在治疗后1年治愈。结论 射波刀治疗小肝癌不良反应可耐受,局部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射波刀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5采用TACE及射波刀联合治疗的10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本组分析的108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8∶1;患者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52.6岁).所有患者在射波刀治疗前接受过1-11次TACE治疗(平均2.3次),末次TACE与射波刀治疗间隔14-84 d(平均32 d);射波刀治疗剂量:DT 35-60 Gy/3-6 Fraction3-7 d;随访时间3-19 mo(平均12.8 mo).随访期内,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0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70例、病灶稳定(stable disease,SD)18例,治疗近期有效率(CR+PR)83.3%,临床受益率(CR+PR+SD)100%;108例患者中65例射波刀治疗前血清AFP>400μg/L的病例治疗后1-12 wk AFP值下降>50%者42例,其中降至正常范围者28例,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射波刀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明确,且不良反应较轻,是肝癌综合治疗的安全、有效模式,其长期疗效及副反应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5 1岁。因“左腰部酸胀不适 2年余”就诊。临床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血沉正常。体检示左肾区轻微叩痛。腹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示 :左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气体铸型 ,形态与肾盂、输尿管一致。右侧肾盂及输尿管、膀胱显示正常 ,膀胱内未见气体影 (图 1)。CT扫描及MPR图像示 :未见正常左肾实质 ,左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为气体取代 ,边界为膜状薄壁 ,逐层观察示左输尿管接近膀胱层面为细索状结构 ,其内未见气体影 ,右肾及输尿管未发现明显异常 (图 2、3)。核素肾功能检查 :右肾肾小球滤过率 (GFR)及有效肾血浆流量 (ERPF)值轻度代偿性升高 (GFR 6 6 .1ml/min ,ERPF 4 2 4 .3ml/min) ,左肾此二值趋向于 0。诊断 :左肾及输尿管完全性气囊变畸形。讨论 肾脏发育异常临床并不少见 ,但肾及输尿管完全性气囊变则非常罕见。本例患者临床仅出现左腰部轻微不适而无其他特殊症状 ,血尿素及肌酐水平因为右侧肾脏功能代偿而维持正常左肾及输尿管完全性气囊变一例@张火俊!200433$上海长海医院放射科 @生晶!200433$上海长海医院放射科 @吕桃珍!200...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治疗诱发大鼠种植型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电化学治疗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 ,应用电化学疗法进行治疗 ,7d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变化 ,计算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电化学治疗前 ,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0 0± 6 )mm3 ,电化学治疗后 7d ,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2 5± 10 )mm3 ,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90± 11)mm3 (P <0 .0 5 ) ;治疗组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 9.6 2 5 %± 1.172 % ,荷瘤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为 3.5 2 3%± 0 .894 % (P <0 .0 1) ;治疗组病理检查 ,光镜下肿瘤细胞明显坏死。结论 电化学疗法能诱发细胞凋亡 ,促进肿瘤坏死 ,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9.
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后影像学特征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特征变化。方法 采用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应用CT、MRI观察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密度、边缘、强化、信号等影像学特征变化。结果 大鼠肝癌种植后7d,种植肝叶均可见类圆形、单发瘤灶影,大小约0.6~0.8cm,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后边缘强化;MRI扫描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电化学治疗后7d,CT平扫均为低密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MRI扫描T1WI为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T2WI为相对低信号。结论 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影像学特征分析有助于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端粒酶抑制剂3'-叠氮-3'-脱氧胸腺核苷(AZT)对大鼠种植性肝癌组织细胞凋亡及bax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材料和方法:对Walker-256荷瘤大鼠行直视下瘤内注射AZT6天后观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蛋白及PC-NA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AZT组及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439±0.802)%、(3.903±0.182)%,AZT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bax蛋白及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16.851±10.064)%和(54.234±24.589)%,AZT组bax蛋白及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为(39.279±17.041)%和(27.278±13.961)%,经AZT处理后bax蛋白表达被明显调高(P<0.05),PC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AZT能调高大鼠walker-256肿瘤组织bax蛋白的表达,抑制PCNA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