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8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调查2007年7月-2008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61株多重耐药不动杆菌中介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Ⅰ类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的分布.方法 利用blaOXA-51基因及16S rRNA-23S rRNA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琼脂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对61株不动杆菌的MIC,PCR筛选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以及整合子基因盒,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61株临床分离不动杆菌中55株为鲍曼不动杆菌、3株为3TU不动杆菌、l株13TU不动杆菌、1株醋酸钙不动杆菌、l株溶血不动杆菌.48株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均耐药,其中有47株检出armA基因;未检出rmtA、rmtB、rmtC、mad和npmA基因.armA基因阳性的菌株中Ⅰ类整合子阳性27株,分别携带arr-3、accA4、aacCl、catB8、aadA1和dfrA12基因.PFGE条带分析发现47株armA阳性菌株分为5个克隆,其中A、B为主要克隆,分布在我院多个科室中.结论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在多重耐药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armA基因不位于Ⅰ类整合子中,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携带耐药基因主要介导对氨基糖苷类及氯霉素的耐药性.PFGE结果显示armA基因阳性菌株在我院呈克隆播散,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11iummarneffei,PM)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于1956年在越南竹鼠中首先发现[1]。1973年,DiSalvo等[2]首次报道了人类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病,本病可发生于健康者,但更多见于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1988年,Piehl等[3]首次报道了首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之后该真菌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4],其误诊率及病死率极高。我国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本文回顾分析了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种现代诊疗及广谱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耐药细菌的发生已成为临床治疗非常棘手的难题。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医药成本,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水平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及全社会的重视与关注。而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不断增多。而老年病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基础疾病多,抗感染能力相对较低。一旦发生感染,既加大原发病的治疗难度,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又增加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5.
高危儿监测     
每一位准妈妈都希望自己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但是在胎儿的整个发育过程中以至出生到新生儿时期都会受到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脑损伤占高危儿的8~9%。高危儿保健的主要措施就是高危儿监测,通过监测早期发现脑损伤,早期康复治疗是减少高危儿残障的关键。1、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高危儿出生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本院3年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1~2003年分离的837株大肠埃希菌、216株克雷伯菌用标准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其ESBLs产生率;采用K-B法进行药敏检测。结果大肠埃希菌产ESBLs分离率为2001、2002、2003分别为12.27%、15.90%、30,85%;克雷伯菌产ESBLs分离率为2001、2002、2003分别为23.88%、28.81%、30.00%;产ESBLs株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结论近年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逐年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产ESBLs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喹啉环和第6位上氟原子为其结构特征,通过拮抗细菌的DNA旋转酶而阻断DNA复制,因而抗菌作用强.目前已广泛用于泌尿道、肠道、下呼吸道等感染的治疗,但是,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及合理应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选用了7种常用氟喹诺酮药物,调查了1016株常见病原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并就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2004年5月-2006年5月,应用柯达DR5000X线机,在体检拍胸片的过程中,发现此型DR机拍摄出激光像片有许多人为因素的伪影,极易造成诊断医师的误诊和患者心理上的恐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念珠菌引起深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近年来深部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现状,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血培养使用BacT ALERT 3D血培养检测仪,其他各种临床标本用沙堡培养基培养,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分离鉴定念珠菌;用ATB Fungus 2药敏卡对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年间从深部标本中共分离出念珠菌2256株,菌种分布依次为:白色念珠菌(72.61%)、光滑念珠菌(10.28%)、克柔念珠菌(9.40%)、热带念珠菌(4.97%)、其他念珠菌(2.74%);162株念珠菌药敏结果: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对所有念珠菌敏感度都很高,但各种真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白色念珠菌仍为主要的致病真菌,但非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准确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THEANTICANCEREFFECTANDANTI-DNATOPOISOMERASEIIEFFECTOFEXTRACTSOFCAMELLIAPTILOPHYLLACHANGANDCAMELLIASINENSISXieBinsfen;谢冰芬;Liu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