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心踝血管指数(CAVI)、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识别的关联性。方法:对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328名受试者,进行CAVI的重复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多元广义线性模型探索CAVI、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与颈动脉硬化的关联性。结果:高、中、低CAVI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90.9%、57.0%和19.8%,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CAVI最低组比较,中等和较高CAVI水平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2倍(OR:2.2,95%CI:1.0~4.9)和4.4倍(OR:4.4,95%CI:1.5~13.3);与低年龄组比较,中、高年龄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8.1倍(OR:8.1,95%CI:3.5~18.8)和52.3倍(OR:52.3,95%CI:14.9~183.5),CAVI水平及年龄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趋势性检验P〈0.001);与低龄且低CAVI人群比较,低龄高CAVI、高龄低CAVI和高龄高CAVI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6.6、17.3和57.1倍。结论:CAVI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方面与年龄间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毒分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HCMV UL54基因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HCMV pp65抗原的方法,对49份SLE患者血白细胞标本进行HCMV分离鉴定,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HCMV感染与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49份SLE患者血白细胞标本中,HCMV病毒分离后出现典型细胞病变的有3份,经PCR和IFA联合检测鉴定阳性的有12份,阳性率为24.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活动期患者的HCMV感染率为38.5%,显著高于SLE非活动期患者8.7%的HCMV感染率(OR=8.7,95% CI:1.4~53.3,P=0.019).结论 HCMV感染与SLE病情活动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从利用基因技术治疗高血压的可能性、针对RAS进行终生预防、传递治疗基因的各种载体、支持抗RAS基因治疗的证据和从实验阶段到实际应用所必须克服的主要障碍等方面讨论了高血压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心踝血管指数(CAVI)、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识别的关联性。方法:对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328名受试者,进行CAVI的重复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多元广义线性模型探索CAVI、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与颈动脉硬化的关联性。结果:高、中、低CAVI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90.9%、57.0%和19.8%,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CAVI最低组比较,中等和较高CAVI水平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2倍(OR:2.2,95%CI:1.0~4.9)和4.4倍(OR:4.4,95%CI:1.5~13.3);与低年龄组比较,中、高年龄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8.1倍(OR:8.1,95%CI:3.5~18.8)和52.3倍(OR:52.3, 95%CI:14.9~183.5),CAVI水平及年龄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趋势性检验P<0.001);与低龄且低CAVI人群比较,低龄高CAVI、高龄低CAVI和高龄高CAVI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6.6、17.3和57.1倍。结论:CAVI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方面与年龄间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利用基因技术治疗高血压的可能性、针对 RAS进行终生预防、传递治疗基因的各种载体、支持抗 RAS基因治疗的证据和从实验阶段到实际应用所必须克服的主要障碍等方面讨论了高血压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猪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构建稳定、高效表达的重组猪α干扰紊(rpoIFN-α)大肠杆菌表达菌株,并纯化鉴定该菌株表达的目的 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提取猪肝脏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猪α干扰素(poIFN-α)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鉴定后再亚克隆到pGEX-5X-1载体上,转化入E.coli BL21中后得到表达菌株,用IPTG诱导表达,收集的菌体超声破碎后取上清得粗制蛋白,用GST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产物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并在Hep-2/VSV系统上滴定效价.结果 重组质粒pGEX-5X-1/polFN-α经过EcoR 1和Xho Ⅰ限制性酶切后可见501 bp的目的 片段,提取质粒测序鉴定,结果与GeneBank中的序列一致.转化入E. coli BL21中32℃条件下经IPTG诱导5 h,提取总蛋白,SDS-PAGE检测显示带有GST标记的rpoIFN-α能高效表达,分子量约45 ku,可溶性rpoIFN-α约占菌体蛋白的0.35,Western-blot鉴定显示有特异性条带.效价滴定结果表明该rpoIFN-α具有抗病毒活性,纯化后效价为7.5×106 IU/ml,比活性达到1.1×107IU/mg.结论 成功克隆了polFN-α基因,并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具有抗病毒活性的rpoIFN-α.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感染状况,探讨HCMV活动性感染与SLE病情及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63例SLE患者,将外周血白细胞接种于人胚成纤维细胞(HF)进行病毒分离,再分别用问接免疫荧光(HF)、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F中HCMV pp65抗原及HCMV UL54 DNA,分析SLE患者的HCMV活动性感染率,以及与SLE病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之间的关系. 结果 ①SLE患者HCMV活动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27%与0%,P<0.05).②病情活动组SLE患者的HCMV活动性感染率明显高于非活动组(39%与13%,P<0.05).③HCMV活动性感染组的SLE患者尿蛋白定量(24 h)、红细胞沉降率(ESR)、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明显高于非活动性感染组[(1.7±1.3) g/d与(0.8±0.8) g/d,(64±38) mm/1 h与(38±29) mm/1 h,15±6与9±6,P<0.05].④HCMV活动性感染组SLE患者关节炎的发生率以及抗舣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β2糖蛋白1(β2-GPI)阳性率均高于非活动性感染组(35%与13%,47%与17%,53%与22%,47%与13%,P<0.05).⑤初发SLE患者的HCMV活动性感染率高于非初发患者(35%与22%),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SLE患者的HCMV活动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HCMV活动性感染可能导致SLE病情活动并且与SLE患者蛋白尿、关节炎以及抗dsDNA抗体、AnuA、β2-GP1等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HCMV活动性感染可能参与SLE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构成及不同年龄组患儿临床表现差异。方法将5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年龄分为A组(〈3岁)、B组(3岁~6岁)及C组(〉6岁)3组。(1)采用PCR法检测脑脊液常见病毒核酸,包括肠道病毒(EV)、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2)分析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1)32例核酸检测阳性(60.38%),其中EV 23例(43.40%),HSV 8例(15.09%),HCMV 1例(1.89%),未检出VZV。(2)A、B两组中有惊厥者明显多于C组(P〈0.01),C组以头痛为早期症状者23例(85.19%),而A、B两组分别只有1例和4例(P〈0.01)。HSV脑炎惊厥发生明显多于其他病毒性脑炎。结论证实合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以EV和HSV为主,HSV脑炎临床症状较严重,提示临床应加强病毒性脑炎病原检测工作,而PCFR检测患儿脑脊液中特异性病毒核酸片段符合临床快速、特异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