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房颤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建立适合汉族人群老年房颤患者的华法林给药模型,指导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法:对200例口服华法林抗凝的老年患者进行CYP2C9和VKORC1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房颤患者华法林日均稳定剂量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依据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年龄、身高、体质量、合并用药建立华法林稳定剂量计算公式。结果:INR稳定在2.0~3.0之间时,CYP2C9*1/*1基因型患者日均使用华法林剂量(3.87±0.71)mg显著高于CYP2C9*3基因型患者(1.05±0.59)mg;VKORC1-1639AA基因型患者日均使用华法林剂量(2.94±1.03)mg显著低于VKORC1-1639GA/GG基因型患者(5.76±1.12)mg。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华法林稳定剂量公式,建立的回归模型中包含年龄、体质量、合并用药、CYP2C9*3和VKORC1-1639基因型,该模型能解释约56.5%个体间华法林剂量差异。结论:基于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建立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公式,能帮助指导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型接骨板系统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9—2012-09应用微型接骨板系统治疗髋臼后壁骨折22例,所有患者均常规行骨盆X线片、CT及三维重建检查。结果本组22例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6.2个月。按Matta评价标准:解剖复位17例,满意复位5例,疗效优1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达90.9%,无一例内固定失败及损伤神经。结论微型接骨板系统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肯定的优点,可作为髋臼后壁骨折较好的外科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脓毒症/严重感染、外科术后、创伤和烧伤等疾病引起的以急性呼吸窘迫、严重低氧血症、肺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尽管近年来随着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应用、限制性的液体容量管理、各种脏器支持治疗技术的进步,但其病死率仍然高达30% ~ 50%.休克或者低血压状态也是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感染引起的脓毒性休克.ARDS常见的诱因包括严重感染、外科术后以及大面积的烧伤和创伤等,这些疾病往往会引起或者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脓毒性休克.因此,临床上ARDS合并休克的患者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缝隙连接蛋白40(connexin40,CX40)在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与肺血管通透性的相关性。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两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脂多糖组腹腔注射脂多糖建立肺水肿模型,两组小鼠注射后均饲养24 h,断颈处死取肺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以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中CX4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上每种检测方法每组各3只小鼠)。另将15只小鼠均分为3组,采用离体肺灌注系统,对照组在心肺离体后只给予普通灌流液灌注,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组在灌流液中加入PAF建立急性肺水肿模型,CX40抑制组则先在灌流液中加入CX40特异抑制性模拟肽gap2740进行灌注,15 min后再加入PAF继续灌注。通过离体肺灌注系统检测各组肺重量。结果:脂多糖组CX40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亦显示脂多糖组CX40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离体肺灌注实验中,使用PAF后小鼠肺重量急剧上升,出现剧烈肺水肿,但运用gap2740后,肺重量上升趋势明显缓解。结论:急性肺损伤时,虽然CX40表达降低,但其在功能上促进肺血管通透性的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武汉市第六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SDH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1∶1进行匹配,选取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无心瓣膜病史、心脏彩超检查基本正常者为对照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影响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做重要指标的定量解析。结果 160例SDHVD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116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钙化36例,单纯二尖瓣钙化8例;单纯瓣膜关闭不全66例,狭窄合并瓣膜关闭不全42例,单纯狭窄12例,瓣膜功能正常40例,单纯左心房扩大56例,单纯左心室扩大40例,左心房及左心室均扩大42例,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1者105例,射血分数(EF)比值<0.5者50例。心律失常145例,其中房颤35例,房室(束支)传导阻滞26例,房性/室性期前收缩81例。多因素分析发现,SDHVD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P=0.040,OR=2.024)、高血压(P=0.038,OR=2.832)、胆固醇(P=0.000,OR=3.180)。进一步的定量解析提示:胆固醇5.0 mmol/L以上,发生SDHVD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结论 SDHVD好发于主动脉瓣,主要表现为瓣膜关闭不全,常合并心房心室的扩大及心脏舒张功能不全。SDHVD常合并有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房颤与房室传导阻滞。SDHVD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血清高胆固醇。  相似文献   
6.
人凝血因子Ⅷ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友病A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基因治疗有可能最终治愈本病。但目前在血友病A的基因治疗研究中,FⅧ的表达量低,表达持续时间短,阻碍了将血友病A的基因治疗推向临床的进程。因而研究FⅧ基因表达的调控,以提高其表达水平,延长表达时间,是当前乃至今后血友病A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本文分别从转录前、转录以及转录后水平综述了近年来在FⅧ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纯合子Thr359Met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家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一个遗传性FⅦ缺乏症家系的基因突变模型。方法 检测FⅦ:Ag,FⅦ:C,F,Ⅶa,并对缺陷进行分型;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进行分析;用蛋白质分子模型模拟软件对基因突变的生物结构病理学进行分析。结果 先证FⅦ基因外显子8的11514位为纯合子C→T导致氨基酸Thr359Met;父母与及其子均为杂合子Thr359Met;Thr359Met导致CRM-型缺陷;蛋白质空间构型模拟分析发现,Thr359Met导致蛋白质空间构型发生改变,有较大侧链的Met置换了Thr后引起空间位阻,同时氢键数目也发生改变。结论 该遗传性FⅦ缺乏症家系为纯合子错义突变Thr359Met;推测此突变影响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型,从而生异常FⅦ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二联和三联抗凝治疗对出血事件、实验室指标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房颤并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对象均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术后予以抗凝治疗,二联治疗组(50例)予以二联抗凝方案,三联治疗组(50例)予以三联抗凝方案; 1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变化,治疗期间出血事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二联治疗组比较,三联治疗组血CRP[(16.81±4.49) mg/L比(7.86±1.64) mg/L]、PLT[(298.47±54.33)×10~9/L比(148.89±23.11)×10~9/L]、Fg[(5.59±1.41) g/L比(2.14±0.56) g/L]和D-D[(0.37±0.08) mg/L比(0.21±0.06) mg/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三联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二联治疗组(6.00%比22.00%,P=0.021);两组出血事件无显著差异(P=0.182)。结论: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实行三联抗凝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16SrDNA结合显色法芯片技术(玻璃芯片转尼龙膜显色法)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利用GenBank中细菌16SrDNA保守区序列,设计两对分枝杆菌属特异性通用引物,采用双重PCR法同时扩增16SrDNA的2个不同片段;根据已知16种分枝杆菌的16SrDNA序列,设计合成对应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先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所有标准菌株DNA,PCR产物分别与16种分枝杆菌探针的玻璃芯片杂交,通过尼龙膜显色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显色法芯片技术分析16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5种非分枝杆菌菌株,对其双重PCR、杂交、洗涤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双重PCR最佳退火温度为52℃,在该温度下除5株非分枝杆菌外均产生2条DNA片段,大小分别为272~280bp和183~192bp;杂交温度32℃、2×SSC洗涤5min、0.2×SSC洗涤1min,16种分枝杆菌的杂交效果最好,特异性达100%。结论用显色芯片法检测16SrDNA,可准确鉴别16种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