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40例急性脑梗死(ICVD)病人(观察组)及18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IL-8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大面积脑梗死组较中、小面积脑梗死组明显升高.结论 IL-8的变化与脑缺血面积大小呈正相关,脑缺血损伤引起IL-8的表达,而IL-8水平的升高又加重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其中 2 %~ 9%是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1)所致 ,即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SE)。病理上又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脑炎 ,病情多凶险 ,临床表现早期无特异性 ,易被误诊 ,病死率高达 70 % [1] 。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手段的提高 ,改善了预后。我院以 1995年2月至 1999年 5月收治了 9例HSE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13~ 4 2岁 ,平均 2 3岁。主要临床症状体征 :精神症状 6例 ,其中 2例由精神病院转入 ;胡言乱语、烦躁不安 5例 ;表情淡漠、言语动作减少 1例。体温…  相似文献   
4.
病例:患者,76岁,女性。于1999年2月8日因突发头痛,左面部麻木12h入院。头痛为全头持续性炸裂样剧痛,并向枕、项部放射,伴恶心未吐,无肢体麻木无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2年,5年前曾患“脑梗塞”治愈。体检:BP18/12.5kPa,神清,心界向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Western Blot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tau蛋白在Ser199/202位点磷酸化程度和总tau蛋白表达、以及CGRP对缺血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tau蛋白在Ser199/202位点磷酸化水平和总tau表达水平明显增高,CGRP治疗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和总tau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CGRP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程度和总tau表达水平,可能对缺血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误诊分析(附35例临床病理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结核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了35例生前被误诊、尸解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结果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9例,病毒性脑炎7例,乙型脑炎4例,脑肿瘤及脑积水各3例,视神经脊髓炎、脑脓肿、败血症各2例,麻疹、多发性脑脊髓瘤、淋巴瘤各1例.临床表现除脑膜刺激征、颅高压外,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损害症状.脑脊液改变为压力升高,细胞计数与蛋白含量增高,糖与氯化物降低.尸检发现脑膜病变为主,脑实质、脑室、脑血管、脊髓均有结核病变.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结核临床表现与结核病变性质、部位密切相关,认识其病理类型、临床症状多样性以及动态脑脊液观察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g2+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随机将107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Mg2+治疗组56例,非Mg2+治疗组51例,非Mg2+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Mg2+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立即静脉滴注25%硫酸镁20 ml.两组患者分别在发病后3 d内和治疗10 d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NSE浓度,同时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结果 Mg2+治疗组治疗后10 d血清NSE浓度较发病3 d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 d NFD评分较发病3 d内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g2+治疗急性脑出血可使脑损害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淋巴结外T细胞性淋巴瘤(T-ce ll Lymphoma,TCL)中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同CD56表达关系.方法:对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33例淋巴结外T细胞性淋巴瘤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s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表面抗原CD56的表达.结果:淋巴结外T细胞性淋巴瘤中EBERs和CD56表达率分别为63.6%(21/33)和24.2%(8/33),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EBERs和CD5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5)和26.7%(4/15).EBERs和CD56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表明EB病毒高度感染淋巴结外T细胞性淋巴瘤,可能是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EB病毒感染同CD56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淋巴结外 T 细胞性淋巴瘤( T- cell Lym phom a, T C L)中 Epstein- Barr 病毒( E 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同 C D56 表达关系。方法:对15 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33 例淋巴结外 T 细胞性淋巴瘤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E B E Rs 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表面抗原 C D56 的表达。结果:淋巴结外 T细胞性淋巴瘤中 E B E Rs和 C D56 表达率分别为 63.6% (21/33)和24.2% (8/33),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 E B E Rs 和 C D56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 (0/15)和26.7% (4/15)。 E B E Rs 和 C D56 表达无相关性( P> 0.05)。结论:表明 E B病毒高度感染淋巴结外 T细胞性淋巴瘤,可能是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 E B病毒感染同 C D56 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