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 冠心病猝死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工业发达国家发生。近30年来,我国由传染病引起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心血管死亡率显著升高,成为首要死亡原因,其中冠心病猝死似有增加趋势。1984年1月1日至1984年12月31日,我们在实施WHO MONICA方案同时,在北京70万自然人群中登记核实冠心病猝死125例,其中心肌梗塞猝死16例,现分析如下: 诊断标准及收集方法我们采用WHO Monica方案制定的冠心病死亡的诊断标准,以急性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死亡为冠心病猝死,并包括急性心肌梗塞的猝死。监测总人数709,977人,25~74岁为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分析了北京地区70万自然人群1986~1987两年中发生的22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的长短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病人发病至到达医院的中位数时间为2.7小时。时间拖延的构成为:病人发病至通知亲属或周围人的时间占总时间的8%;亲属或周围人得知其发病至决定去医院的时间占80%;从决定去医院至到达医院的时间占12%。此结果提示,目前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到得到医疗时间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效途径缩短病人发病至决定去医院的时间,而不在于大量投资改善冠心病急救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66对冠心猝死病例及其对照的吸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吸烟者发生冠心猝死的相对危险为2.2,其中小于每日10支的为2.0,大于每日10支的为2.3。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70万人群冠心病猝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报告1984-1985年北京地区70万自然人群中25-74岁年龄组冠心病猝死率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显示:冠心病死亡中约一半为猝死。男性猝死率高于女性。猝死者大部分有心血管病史,约一半有前驱症状,但特异性较差。本文就冠心病猝死诊断标准及院外心肺复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11省市35~64岁的男女两性27527人的体脂含量和分布特征及其与血压、血脂、血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男女两性的体重指数(BMI)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BMI高于男性(P=0.02);(2)男女两性的腰围臀围比(WHR)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WHR明显高于女性(P<0.01);(3)WHR、BMI基本呈北方高南方低的分布;(4)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后,BMI与各危险因素均独立相关,男性WHR与甘油三酯(TG)、S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独立相关,女性WHR与总胆固醇(TC)、HDL-C、TG和空腹血糖(FBS)独立相关;(5)WHR与血脂,尤其是TG的相关性明显强于BMI与血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我中心自1984年起对北京地区700,000自然人群中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死亡率进行了长期监测(MONICA方案)。其结果显示:在北京市城乡人群中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动态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城市总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而农村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城市总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呈上升趋势;在城乡、性别间也存在着差异,城市女性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农村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地区70万自然人群中,对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死亡率及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十年(1984~1993)监测。其结果显示:35~74岁男性年平均冠心病死亡率,90.1/10万,女性死亡率为53.9/10万;1993年死亡率比1984年男性增高17%,女性增高56%。1993年比1984年男性发病率增高36%,女性增高66%。同时期三次(1984~1985,1988~1989,1993年)在监测人群中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第三次与第一次相比男性吸烟率增长25%;男女两性平均收缩压均增长0.133kPa(1mmHg)(0.8%);平均总胆固醇水平男性上升11.2mg%(7.0%),女性上升7mp%(4.4%)。本研究提示:北京地区急性冠心病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这种趋势推测主要受发病率上升的影响,人群中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增加是影响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北京部分地区15年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北京地部分地区1984-1998年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变化趋势的方向、强度。方法:采用北京部分地区心脑血管病人群监测(MONICA研究)资料,分析主要疾病构成,心血管病死亡率(年龄标化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心血管病死亡率的年均变化率。结果1984-1998年心脑血管病死亡昆北京地区人群第1位的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46.0%),第2位死因为癌症(占总死亡人数的26.5%);本人群冠心病死亡比例15期间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年均0.52%)本人群总死亡率(年均-2.9%)、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心血管病为人群经1位死亡原因,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人群心血管病的预防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P波离散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患者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P波离散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将高血压患者分为 2组 (各 4 0例 ) ,运用 12导联心电图分别记录 2组的最大P波间期(Pmax) ,最小P波间期 (Pmin)及P波离散度 (Pd)Pd =Pmax-Pmin;运用超声心动图记录 2组的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Pd[(5 5± 11)vs (2 9± 8)ms],Pmax[(116± 9)vs (10 5± 9)ms],Pmin[(6 1± 12 )vs (75± 10 )ms]2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中P波离散度可作为心房心电不稳定性及心房颤动易发生的无创性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社区高胆固醇血症病人治疗控制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社区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基本状况 ,1998年秋季我们对北京大学社区 554名血清总胆固醇 (TC) >2 2 0mg/dl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本组病人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者较多 ,超重和有冠心病家族史者比例较高。 2 .95%的病人知道哪些食物含胆固醇高 ,而只有 37.2 %的男性和 4 4 .1%的女性目前饮食基本符合高脂血症膳食控制方案的要求。 3.TC >2 4 0mg/dl者 ,只有 2 1.6 %的男性和 2 4 .7%的女性最近 3个月在服降血脂药 ,未药物治疗的病人半数以上认为没有症状 ,治不治没关系。 4 .合并有冠心病的病人 6 0 %以上没服降血脂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