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为研究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血管生成机制,我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食管正常上皮、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分系统,并初步评价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5—2017年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67例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黏膜下深部浸润(距黏膜肌层≥200 μm)的表浅食管鳞癌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选取P<0.1的自变量建立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并对自变量赋分,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的临界值对267例病例进行风险分组,淋巴结转移率行多组间对比分析。 结果 267例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者中,71例(26.59%)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为中度或低度(P=0.015,OR=2.802,95%CI:1.225~6.409)、血管侵犯(P=0.043,OR=3.450,95%CI:1.040~11.445)、淋巴管侵犯(P<0.001,OR=36.985,95%CI:13.699~99.856)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黏膜肌层增生异常不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81,OR=2.005,95%CI:0.918~4.380),但P<0.1。根据上述4个因素建立评分系统,黏膜肌层增生异常赋1分、分化程度为中度或低度赋1分、血管侵犯赋2分、淋巴管侵犯赋5分,ROC曲线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界点为评分>2分,将267例病例分为低危组(评分0~1分,n=143)、中危组(评分2~5分,n=79)和高危组(评分6~9分,n=45),3组间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2,P<0.001),且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3组淋巴结转移率具有线性上升趋势(χ2=109.298,P<0.001)。 结论 中度和低度分化、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为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3个因素结合黏膜肌层增生异常构建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个体化指导临床决策,对术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fitonei,PMP)是一种以黏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膜或网膜种植而导致腹腔内大量胶冻状黏液腹水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临床罕见,女性为多,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腹腔穿刺出胶冻样液体应考虑该病。我们最近发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内镜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管癌术后良性食管吻合口狭窄因进食困难,患者痛苦,既往需再次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也可采用内镜下Savary—Gilliard探条扩张或球囊扩张治疗,但狭窄易复发,需反复治疗。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治疗良性吻合口狭窄则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一为比较不同方法的疗效,选择我院近年来分别应用食管探条扩张术和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食管癌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患者116例和2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而肠道准备的情况是决定该项检查是否顺利的必要条件。为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准确率,减少肠道准备的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耐受度及依从性,本研究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传统硫酸镁在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及受试者对该药物的接受程度进行比较,旨在寻找一种更为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1月-2016年11月确诊AC并接受POEM治疗的1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POEM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7例患儿均成功完成POEM,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62.65±35.54)min;17例患儿术后随访12~36个月,手术前后AC临床症状评分(Eckardt评分)分别为5(4.0-6.0)和0(0.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重减轻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POEM治疗儿童AC安全性高,短期疗效确切,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有待大样本量的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7.
孙荣  凌亭生 《淮海医药》2011,29(1):33-35
目的 观察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清洁肠管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进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组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观察用药过程中排便情况,肠腔清洗效果和气泡存在情况,比较服药前后3 d便性状及次数,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31例患者完成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食管后壁内镜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食管后壁行POEM,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的积分、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变化、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2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入选研究,其中26例患者顺利施行经食管后壁的POEM,平均手术时间68.8 min,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危及生命的手术并发症.26例患者术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较术前平均降低16.37 mm Hg(1 mmHg =0.133 kPa),术后1个月Eckardt评分均分较术前降低6.69分,仅1例患者仍有吞咽困难,Eckardt评分为4分,总有效率96.1% (25/26).1例患者术后出现反流症状.2例患者因贲门部严重疤痕形成而未能完成POEM手术.结论 经食管后壁POEM能即时有效地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短期疗效满意,其并发症尤其是气胸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明确转移的胃巨大间质瘤内镜切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经超声内镜和CT检查确认无转移灶的胃巨大间质瘤行内镜切除治疗,切除标本送检病理及免疫组化,记录内镜操作时间及出血、穿孔的发生情况.术后第2、6和12个月复查胃镜及超声胃镜,第12个月复查全腹部三期CT扫描,统计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10例内镜下成功切除,内镜切除成功率为83.3% (10/12);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的6例浆膜层均能保持完整性,无意外穿孔发生,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的4例术中采取主动穿孔,主动穿孔率为33.3% (4/12),穿孔后均能通过内镜下完成缝合;术中出血均超过100 ml,通过氩气、电凝及钛夹均能成功止血;8例最小横截面直径在3.5 cm以下的瘤体顺利经食管完整取出,另2例最小横截面直径超过3.5 cm的瘤体在胃腔内分割后通过贲门取出;9例瘤体最大直径小于5.0 cm者术后证实为低度危险胃间质瘤,另1例最大直径大于5.0 cm者证实为高度危险胃间质瘤;随访1年,所有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腹腔转移.2例内镜切除治疗失败者,瘤体最大直径均大于5.0 cm,因术中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转外科行手术治疗,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发生率为16.7% (2/12),术后病理均为高度危险胃间质瘤.结论 内镜下切除最大直径在5.0 cm以下且无转移的胃巨大间质瘤是安全而有效的,最小横截面直径小于3.5 cm的瘤体更适合经内镜切除,可通过贲门顺利取出.但最大直径超过5.0 cm的胃巨大间质瘤,高度危险的可能性大,术中易发生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内镜切除应谨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人食管鳞癌细胞株HIF-1α基因表达及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TE13分为试验组(加入含EGF 100 μg/L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和对照组(加入无血清DMEM培养液),分别于常氧及缺氧下培养.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IF-1α蛋白与血管内皮钙黏附素(sVE-cadherin)、层黏连蛋白(Laminin5γ2)、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蛋白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HIF-1α与sVE-cadherin、EphA2和MMP-2 RNA的表达,基质胶(Matrigel)三维培养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两组细胞的管状结构.结果 常氧和缺氧情况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Eca-109、TE13细胞HIF-1α蛋白与sVE-cadherin、Laminin5γ2、EphA2基因蛋白的表达及sVE-cadherin、EphA2 RNA水平的表达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MMP-2基因蛋白的表达及RNA水平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109、TE13细胞均可形成典型的管网状结构,试验组在EGF作用下数目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氧和缺氧情况下EGF均可促进Eca-109、TE13细胞HIF-1α蛋白与sVE-cadherin、EphA2等基因蛋白及RNA的表达,均可形成典型的管网状结构,且EGF能有效促进肿瘤细胞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