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腹腔化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膜转移病灶,正逐渐被应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通过腹腔化疗港可反复多次进行腹腔化疗,而化疗港的顺利使用是腹腔化疗持续进行的关键。本研究将探讨在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留置腹腔化疗港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腹腔化疗港留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应用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式。  结果  共有54例患者植入55个化疗港,平均使用时间为8.4(0.8~32.0)个月,共13例出现并发症(23.6%),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堵塞(7.3%)、严重疼痛(5.5%)、感染(3.6%)、反流(3.6%)、置针困难(1.8%)及皮下硬结(1.8%)。并发症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化疗港放置后2.1个月。分析未发现与并发症相关的高危因素(P > 0.05)。  结论  通过规范与细致的操作,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3.
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后疼痛综合征 1998年,Crombie[1]首次发表了慢性术后疼痛综合征(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synclrome,CP-SP)的文章,之前CPSP一直被认为是手术后不可避免的、正常的症状.CPSP是由特定发病因素-手术所引起的,继发于术后急性疼痛之后的一种不良的感觉和情感体验.CPSP一般指手术后疼痛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但不包括恶性肿瘤、慢性感染导致的疼痛及术前已存在的疼痛,还可伴随其它的神经源性症状,因此还可以定义为长期的急性神经源性疼痛[2-3].  相似文献   
4.
任晖  张丽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809-1810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探讨老年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的适宜浓度.[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Ⅰ~Ⅲ级,年龄65~80岁,按所用麻醉药物浓度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均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A组采用0.25%罗哌卡因20 mL,B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患者术中麻醉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最短,B组次之,A组最长,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持续时间C组最长,B组次之,A组最短,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满意度比较,B组、C组术中满意度高.A组术中轻微痛例数多,需加用麻醉性镇痛药镇痛,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一例喉返神经阻滞.[结论]借助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0.25%罗哌卡因20 mL、0.375%罗哌卡因20 mL和0.5%罗哌卡因20 mL均可满足手术的要求,但0.375%罗哌卡因20 mL更适合于老年患者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5.
任晖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778+788-I0001,78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平均发病率为0.47%,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更易发病,占住院患者首位,其病死率也较高,约达15.5%-43.0%.本病发展缓慢,主要临床袁现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各种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6.
王新林  王湘辉  任晖 《山东医药》2006,46(12):30-30
患者女,17岁。因右下腹部包块伴腹胀、食欲减退0.5 a,于2004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时查体:腹部膨隆,腹围66 cm,下腹部可触及一24 cm×22 cm×19 cm大小的包块(活动度差),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血清糖链多肽抗原-125(CA-125)300 U/L、甲胎球蛋白(AFP)500μg/L、乳酸脱氢酶(LDH)388 IU/L。B超检查示右侧胸腔积液、少量腹水、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染色体检测为46,X,de l(Y p)。胸水细胞学检黄囊瘤。术后给予化疗及放疗,存活8个月后死亡。讨论:卵黄囊瘤系由多能性生殖细胞或有潜能的胚胎癌细胞向胚胎外生长而形成的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青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患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2006年确诊的2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24例AD病人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Stan-fordA型AD多以突发胸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晕厥为首发表现,体征常见双上肢血压差别>20mmHg(1mmHg=0.133kPa)、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奔马律、心包积液等;B型AD多以突发背痛、腹痛、腰痛为首发症状,体征常见上下肢血压差距减小<10mmHg,背部、腹部血管杂音等。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UCG)、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如病人可耐受较长时间检查,首选MRI,否则选择CT或CTA。结论AD近年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AD症状呈多样性,不同类型AD有不同首发症状和相应体征。治疗上应注重收缩压的控制,加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非心脏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心律维持中的作用.方法:11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A组54例,B组56例.A组仅给予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B组在给予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的同时联合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终点为房颤动转复后至3、6、12个月时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及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B组阵发性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的维持比率在3月时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86.54% VS 82.35%,P>0.05),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与A组相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至6、12个月时仍维持窦性心律的比率高于A组(82.69% VS 62.75%;78.85% VS 60.78%,均P<0.05),同时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也低于A组(P<0.05).结论:在胺碘酮、沙坦类药物治疗非心脏瓣膜病所致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同时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其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口可能优于仅使用胺碘酮及沙坦类药物,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刘胜强  娄闯  袁博  任晖 《心脏杂志》2015,27(4):437-439
目的 比较急诊与限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收集随访资料完整的120例AMI患者,包括行急诊PCI治疗42例和行限期PCI治疗38例;而未行任何冠脉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或PCI术)4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AMI后1个月、6个月随访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HRV资料及心脏超声检查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MI后1、6个月时,与未行任何冠脉再灌注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PCI治疗组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及LVEF均显著提高,而且急诊PCI治疗组患者较限期PCI治疗组患者进一步提高,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急诊与限期PCI都可以改善提高AMI患者的HRV及心功能,尤以急诊PCI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电话随访健康指导对胃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指导对促进胃癌手术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在出院后3周内,干预组接受4次健康指导,对照组不接受健康指导。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问题,比较两组的胃癌特异症状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胃部不适、返流、饮食受限、焦虑等不适症状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进行出院后延伸的健康指导对减轻患者胃部不适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