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职业性药疹样皮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职业性药疹样皮炎 (occupationaldermatitismedicamentose like)是指接触某些工业化学物质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的变应性炎症反应 ,严重时可伴有内脏病变的职业性皮肤病。由于其形态特异 ,病情严重 ,致病物除相对集中在三氯乙烯外[1 14 ] ,还涉及有机溶剂甲醛[15] ,化工原料丙烯腈[16] ,农药甲胺磷[17] 、乐果[18] 、16 0 5 [19] ,以及药物中间体荒酸二甲酯[2 0 2 2 ] 等化学物 ,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近年有较多的病例报告 ,且大多非常严重甚至死亡 ,已将其列入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标准。为加强对… 相似文献
2.
毒鼠强的毒性与中毒治疗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毒鼠强在我国已禁止使用。但是中毒死亡事故却一再发生,而且近年中毒事故有大幅上升的趋势,仅1998年就报道了 7起[1-7]。1998年8月至1999年 2月,广东兴宁市罗岗镇某村一家族6户连续发生毒鼠强中毒,中毒29人,死亡1人。广东中毒急救中心对此进行了调查及处理。为有利于类似事件的及时处理,我们对毒鼠强的毒理学特点及中毒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1毒鼠强的毒理学特点 Wood和Bettye在1933年报告,磺酰胺(Sulfamide)和甲醛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透明、稳定的树脂;后被用作生产沙发靠垫… 相似文献
3.
10起三甲基氯化锡中毒事故及56例患者的血钾分析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目的探讨低血钾症作为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 chloride, TMT)中毒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检查指标的价值.方法对10起TMT中毒事故调查资料与56例中毒者的血清钾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低血钾症是三甲基氯化锡接触者和中毒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85.7%(48 /56)的中毒人员有低血钾症表现,54.5%(120/220)的TMT接触者血钾降低.多数中毒者的低血钾症可持续1周以上.结论血钾可以作为有机锡塑料稳定剂从业人员TMT 中毒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三甲基氯化锡引发低血钾症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chloride,TMT)引发低血钾症的机制。方法 给SD大鼠腹腔注射TMT,观察血浆钾、钠、氯及红细胞内钾的水平,红细胞膜Na 相似文献
5.
三氯乙烯及其代谢产物的豚鼠皮肤致敏试验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及其代谢产物三氯乙酸、三氯乙醇及水合三氯乙醛对豚鼠的皮肤致敏作用。方法 按豚鼠最大值试验 (GPMT)法 ,用三氯乙烯、三氯乙酸、三氯乙醇及水合三氯乙醛分别对白化豚鼠进行皮内和涂皮结合法致敏试验 ,并设阳性对照 (二硝基氯苯 )、溶剂对照 (橄榄油 )和福氏完全佐剂 (FCA)对照 ,观察各组动物皮肤的红斑和水肿等情况 ,求出致敏率和平均反应值。结果 三氯乙烯、三氯乙酸和二硝基氯苯的致敏率分别为 71 4%、5 8 3 %和10 0 % ,平均反应值分别为 2 3、1 1和 6 0。三氯乙醇和水合三氯乙醛的致敏率均为 0。结论 三氯乙烯是强度致敏物 ;三氯乙酸是中度致敏物 ;三氯乙醇及水合三氯乙醛未见致敏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甲基锡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锡及其多数无机化合物为低毒或微毒,但有机锡却多数有较大的毒性,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为主,且有机锡因为子结构不同,其毒性表现也不尽相同。有机锡化合物的通式为RnSnX4-n,式中R为锡所连接的烃基,n表示烃基数(n为1~4)。当R为甲基,n为3时,就是三甲基锡(trimethyltin,TMT)。X可为氯基、苯基等多种基团。TMT化合物毒性高,中毒后会产生激动、攻击行为、癫痫及低血钾症等多种临床表现,并可致死。TMT曾用作化学消毒剂和杀菌灭虫剂,引起中毒的TMT主要来源于作塑料稳定剂的甲基锡… 相似文献
7.
三甲基氯化锡引发低血钾症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研究用三甲基氯化锡(TMT-Cl)引发低血钾症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给SD大鼠腹腔注射TMT-Cl,观察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以及血钾、血钠、血氯水平与TMT-Cl的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关系。结果 TMT-Cl的LD50为14.7mg/kg。随着剂量的增加,血钾水平显著下降,死亡明显加快;10mg/kg组血钾随着染毒时间增加而不断下沉,至第6d达到最低为4.85mmol/L,第11d开始回升,但需到28d后才恢复至正常水平。血钾下降的速度及程度与中毒表现有关。染毒后0.5h动物血钠水平也明显下降,但24h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TMT-Cl可以制作大鼠低血钾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9.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编制说明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制订国家卫生标准《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方法收集整理自1947年以来的国内外有关文献,分析和总结我院1997年以来收治的167例住院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接触TCE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其发生发展规律与各亚型相符,是病人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此外,本病还具有以下特征:①发病机制属于Ⅳ型变态反应;②常有发热、肝损害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结论建议围绕上述3项特征定出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三甲基氯化锡引起低血钾症的肾脏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三甲基氯化锡(trim ethyltin ch loride,TMT)引起低血钾症的肾脏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经腹腔注射TMT 0、10.0、21.5 m g/kg,测定0.5 h、1 d、3 d、6 d和11 d血浆的钾。将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分别经腹腔注射TMT 0、10.0 m g/kg,测定1 d、6 d和11 d的24 h尿量和尿钾浓度。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经腹腔注射TMT 0、10.0 m g/kg,测定1 d、6 d和11 d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膜钠钾ATP酶的活力。结果大鼠腹腔注射TMT 10.0、21.5 m g/kg后0.5 h,血钾显著下降(P<0.05),6 d和11 d血钾仍低于正常水平(P<0.05);给予TMT 10.0 m g/kg后1 d、6 d和11 d,尿量先增后减、尿排总钾均显著增加(P<0.05);1 d、6 d和11 d肾小管上皮细胞膜钠钾ATP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MT引起低血钾症的主要原因是肾脏排钾持续增多,其机制与TMT引起肾小管细胞膜钠钾ATP酶活力下降,进而引起K 的重吸收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