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本研究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灯盏花素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脑含水量和MDA含量,提高SOD、CAT和GSH-Px活性,保护Na^+,K^+-ATP酶活性。提示灯盏花素可通过保护脑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害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判断肥胖的新标准——腰围指数的提出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出并评价将腰围指数作为判断腹型肥胖的一个简易指标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从2004年新疆博尔塔拉州高血压流行病学基线调查资料中,抽取资料完整且为空腹的样本3300例列入本次研究。肥胖的诊断根据亚洲成人超重和肥胖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0c)评价聊诊断成人腹型肥胖的准确性和最佳切点。结果控制性别、民族因素后,与身高的偏相关系数,腰围为0.17,腰围指数为-0.10,体重指数为0.04;与腰围的偏相关系数,腰围指数为0.72,体重指数为0.62。根据亚洲成人超重和肥胖标准,男女腰围指数诊断肥胖阈值在0.50~0.52时特异度为75%~89%、灵敏度为95%~97%,男女肥胖患者腰围指数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腰围指数≥0.5为腹型肥胖的诊断阈值,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代谢综合征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的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97.8%。结论在新疆博尔塔拉州30岁以上人群中,采用腰围指数预测腹型肥胖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月见草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月见草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本实验利用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了月见草油对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结果表明,月见草油(3.0ml/kg.d^-1)能明显提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LCAT活性,使血清HDL-C尤其HDL2-C水平提高,TC水平降低,同时月见草油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提示月见草油不仅可通过提高LCAT活性,促进HDL4-C向HDL2-C转转化,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1型糖蛋白B基因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构建用于治疗和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核酸疫苗,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糖蛋白B(HSV-1gpB)基因作为基因疫苗的可能性。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SV-1 SM44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SV-1gpB去除N端部分信号肽序列(39 bp)的基因片断(2 673 bp),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载体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gpB,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及测序鉴定。
结果:双酶切重组质粒pcDNA-gpB,电泳可见两条带,分别为目的基因(2 700 bp)和线性质粒pcDNA3(5 400 bp); 以重组质粒pcDNA-gpB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在2 700 bp位置扩增出特异的产物;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基因插入方向正确,与GenBank中登录的HSV-1 F株gpB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达99.5%。
结论:利用PCR技术从HSV-1 SM44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SV-1gpB去除N端部分信号肽序列(39 bp)的基因片断(2 673 bp), 成功地构建了HSV-1基因疫苗pcDNA-gpB。 相似文献
6.
7.
甲状旁腺激素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女性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部分汉族女性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东成年女性617例,年龄30~75岁,平均(47.82±13.57)岁,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护骨素基因型,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其腰椎侧位、股骨颈、粗隆间、大转子、ward s三角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结果617例受试对象中,PTH基因BB型447例(72.4%);Bb型157例(25.4%);和bb型13例(2.1%)。绝经前妇女PTH基因多态性频率与绝经后妇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是整个受试群体,还是将其分为绝经前及绝经后群体,其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nbeng平衡定律。经协方差分析校正了年龄、体质指数等因素后(对绝经后妇女人群,同时对绝经年限进行校正)发现,3种不同的基因型相互之间的BMD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H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妇女人群BMD关系不密切,不能作为筛查和预示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位点。 相似文献
8.
有机硒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防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有机硒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防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组后以白酒、橄榄油、吡唑的灌胃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研究有机硒对模型的防护作用。【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早期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在给予有机硒预防和治疗的3组大鼠中SOD活性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和模型组差异极为显著(P<0.01),同时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有机硒预先、同时灌胃均可以对肝细胞产生保护效应,有防止纤维化的发生,预先给予有机硒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老年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 mRNA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P-C)的变化。方法观察老年组大鼠(26月)及青年组大鼠(3月)光镜下肺组织结构、肺组织SP-C mRNA表达。结果老年组大鼠肺泡囊扩张、肺泡腔轻度扩大。肺组织SP-C mRNA表达降低,占青年组的50%。结论老年大鼠sP-C mRNA表达下降。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可能参与了肺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SARS并发肺纤维化和骨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SARS并发肺纤维化和骨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利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研究SARS康复人员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变化,用Ciphergen ProteinChip软件和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蛋白质组数据。【结果】SARS并发肺纤维化和骨缺血性坏死的康复人员血清中有3个特异性分子稳定上调,质荷比(M/Z)分别为5 023、8 606和10 641。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相比,SARS人群3个差异性蛋白质相对含量较高(P=0.02)。【结论】SARS并发肺纤维化和骨缺血性坏死患者可能存在血清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