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尿液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相关转录本1(lncRNA PCAT-1)评估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复发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进行治疗的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非浸润性膀胱癌组,选取同期在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受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尿液外泌体中lncRNA PCAT-1表达情况。分析尿液外泌体lncRNA PCAT-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尿液外泌体lncRNA PCAT-1与尿液脱落细胞学对非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价值、影响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评估非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价值及尿液外泌体lncRNA PCAT-1表达与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浸润性膀胱癌组患者尿液外泌体lncRNA PCA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尿液外泌体lncRNA PCAT-1表达与病理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尿液外泌体lncRNA PCAT-1诊断非浸润性膀胱癌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尿液脱落细胞学。采用Cox比例风险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病理分期及lncRNA PCAT-1均为影响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尿液外泌体lncRNA PCAT-1相对表达量5.14±1.04分为高表达组(23例)与低表达组(27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PCAT-1低表达量组生存期明显高于lncRNA PCAT-1高表达组。结论外泌体lncRNA PCAT-1在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尿液中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受检者明显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理分期明显相关。尿液外泌体lncRNA PCAT-1对评估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和自体静脉血管包绕在缝合口处观察吻合口处瘢痕增生的情况。方法:实验于2002-05/2003-05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创伤中心完成。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和血管组,每组30只。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大鼠,分别切断两侧坐骨神经,并切去2m m神经段造成缺损,一侧单纯行常规外膜缝合做为对照侧,另一侧常规外膜缝合后,吻合口及局部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均匀涂抹,做为实验侧;血管组同法切断大鼠坐骨神经,一侧单纯外膜缝合做为对照侧,另一侧常规外膜缝合后,吻合口及局部用自体静脉血管包绕,做为实验侧。两组标记后分笼喂养。术后4,8,12周分别对每组中10只大鼠神经修复处,进行局部观察,电生理检测,并切取神经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有髓神经纤维再生分析。结果:实验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8,12周时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和血管组肉眼形态学、组织学观察瘢痕明显少于单纯缝合组。②术后4,8,12周时电生理测试两组运动电位的潜伏期实验侧明显短于对照侧[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实验侧(2.41±0.32),(1.54±0.15),(1.31±0.25)ms,对照侧(3.96±0.72),(2.63±0.65),(2.0±0.72)m s;血管组:实验侧(2.20±0.51),(1.60±0.17),(1.15±0.75)m s,对照侧(4.02±0.51),(3.01±0.72),(2.7±0.65)ms,P<0.01],而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和血管组的动作电位的波幅实验侧明显高于对照侧[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实验侧(11.62±0.76),(15.7±0.88),(16.22±0.38)mV,对照侧(9.65±0.65),(12.3±0.65),(14.2±0.55)m s;血管组:实验侧(10.59±0.66),(15.91±0.72),(16.10±0.12)m V,对照侧(8.65±0.65),(13.0±0.55),(14.1±0.75)m s,P<0.01]。③组织图像分析系统显示两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率及有髓神经纤维所占面积比例实验侧明显优于对照侧[透明质酸钠凝胶组:(53.22±1.89)%,(76.55±1.32)%,(89.62±2.18)%和(45.36±1.69)%,(78.56±1.56)%,(87.61±0.52)血管组:(54.21±1.37)%,(75.21±1.56)%,(89.95±1.35)%和(46.67±1.56)%,(77.67±1.67)%,(87.72±1.96)%,P<0.01]。④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和血管组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中,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或局部缝合口用自体静脉血管包绕,可明显减少缝合口处瘢痕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饱和穿刺在临床疑诊为前列腺癌但首次活检阴性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因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或)直肠指检异常而接受前列腺12针穿刺活检、且结果为阴性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扩大穿刺组(采用12针扩大穿刺法)和饱和穿刺组(采用24针饱和穿刺法),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重复穿刺活检。对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周围神经阻滞术,穿刺活检过程中观察患者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总PSA水平、PSA密度、前列腺总体积及移行区体积、首次穿刺病理、直肠指诊情况、穿刺活检过程中患者VAS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饱和穿刺组前列腺体积>60ml者的穿刺阳性率高于扩大穿刺组(P-0.033),其穿刺总体阳性率亦高于扩大穿刺组(31.67%VS15.00%,P-0.031)。结论经直肠饱和穿刺活检可以提高临床疑诊前列腺癌但首次活检阴性者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患者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脑血管淀粉样病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发于脑叶浅表部位,且其形状各异。脑血管的变性出血具有多发性、复发性的特点。通过观察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MRI表现,可发现多发性斑点状低信号灶。结论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特点,这些特点通过MRI可以很好表现出来,有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青岛思达心脏医院就诊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福辛普利钠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2~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73.17%和68.29%,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90.24%和8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息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静息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G、CHO、LDL-C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TG、CHO、LDL-C和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DD和LVESD显著降低(P0.05),LVEF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炎性反应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A20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损伤中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A2 0基因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 ,oxLD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方法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2 0基因在oxLDL诱导内皮细胞中的表达。DOTAP脂质体转染pCAGGSEHA2 0和pMAMneo于原代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 ,经G4 18筛选 ,A2 0表达经免疫荧光鉴定。原位末端标记法、原位杂交检测转染前后oxLD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同型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 3)的表达情况。结果 A2 0基因在oxLDL诱导内皮细胞中不表达。oxLD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达 2 6 % ,A2 0基因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及caspase 3的表达。结论 A2 0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栓治疗的要点,防止抗栓不足所致的脑梗死等并发症。方法对我院1例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胸痛持续不缓解入院,急诊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确诊为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予肝素、氯吡格雷及拜阿司匹林三联抗栓,降压,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心力衰竭纠正后停用氯吡格雷及拜阿司匹林,并叠加使用华法林与低分子肝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吐词不清,左侧巴氏征阳性,后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结论房颤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易并发心源性脑栓塞,故抗栓方案的选择力求抗栓获益/出血风险最大化,并尽可能短期应用以减少急性期心脑血管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ICG清除试验(DDG分析仪检测法)是测定肝脏储备功能的新方法.本文旨在明确DDG检测在测定肝脏储备功能上的准确性,并讨论和评价基于DDG检测的肝脏储备功能与基于螺旋CT体积测定的半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情况与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意义.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1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及随访资料.对每例患者于规则性半肝切除术前通过ICG清除试验检测测定ICG 15min滞留率(R15),并于术前及术后对其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测定肝脏体积、残余肝体积,求出残余肝脏术后1个月增殖率以代表残余肝再生能力.同时比较R15和残余肝术后1个月增殖率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在6~8min内ICG清除试验检测,检测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意外情况.本研究原发性肝癌病例中129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另22例患者合并慢性肝炎,但无明显肝硬化.合并肝硬化组与未合并肝硬化组间R15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相关性分析得出,R15值与Child-Pugh分级评分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残余左半肝组和残余右半肝组再生增长率与DDG R15值之间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ICG清除试验指标(R15)能很好的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储备功能;R15的数值与肝脏的再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2015年3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被随机均分为胺碘酮组和联合治疗组(在胺碘酮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输出量(CO)、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浆脑钠肽(BNP)、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水平,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435。与胺碘酮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CO[(4.21±0.29)L/min比(4.41±0.32)L/min]、LVEF[(45.58±0.98)%比(46.12±1.16)%]均显著升高,LVESd[(55.03±3.02)mm比(53.46±3.14)mm]、LVEDd[(59.12±3.36)mm比(57.65±2.97)mm]、血清MMP-9[(163.96±17.83)μg/L比(154.69±16.72)μg/L]、血浆BNP[(821.84±216.42)pg/ml比(736.37±209.35)pg/ml]、ALD[(416.79±17.94)pg/ml比(408.96±16.87)pg/ml]和AngII[(165.72±19.81)pg/ml比(156.95±18.42)pg/m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治疗6个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340。结论: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BNP、MMP-9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经皮肾镜取石术与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MPCNL)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F20.8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系统行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155例,同期采用F8/9.8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系统行M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150例,并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伴有中等以下。肾积水的肾结石患者采用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重度肾积水的肾结石患者采用两种方法,MPCNL的手术时间长于PCNL(P〈0.01),结石清除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穿刺通道的损伤、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方面MPCNL高于PCNL(P〈0.05)。结论:PCNL与MPCNL均为肾结石的高效治疗方法,但采用F8/9,8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系统的MPCNL效率与肾积水程度有关,而采用F20.8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系统的PCNL效率与肾积水程度无关。制作皮肾通道的相关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采用高压水流冲洗碎石片的MPCNL相关并发症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