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5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517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110篇
基础医学   643篇
口腔科学   326篇
临床医学   2205篇
内科学   1149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322篇
特种医学   5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1457篇
综合类   4395篇
预防医学   1722篇
眼科学   188篇
药学   1614篇
  18篇
中国医学   1479篇
肿瘤学   3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713篇
  2013年   658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873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829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826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747篇
  2003年   700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447篇
  1997年   390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7篇
  1965年   7篇
  196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及对其龈沟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CAM-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s 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于宜宾市第二医院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直丝弓正畸治疗,试验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并计算治疗前后中切牙轴倾角、磨牙位移、上中切牙转矩差;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咀嚼效率和龈沟液中CAM-1、MMP-2、NO、IL-1β的含量,观察头影测量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后切牙轴倾角、磨牙位移、上中切牙转矩差、咀嚼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NB、SNA、SNB、Angle、U1/L1、OJ、OB、L1/MP、U1/SN、CAM-1、MMP-2、NO、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诉指标均减小(P<0.05);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P=0.491)。结论微型支抗体治疗口腔畸形的疗效好,对牙周组织的损伤小,有助于改善面部形态,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适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复康加味方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R)的影响。【方法】将6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标准抗Hp四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动力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胃复康加味方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p阳性率和病理组织改善情况以及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p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Hp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异型增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R、G-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PGⅠ、PGR、G-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血清PGⅡ水平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康加味方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虚气滞型)患者疗效显著,有明显的抗幽门螺杆菌、改善病理组织、促进胃窦黏膜修复和胃酸、胃泌素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法(2D-LC-UV)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并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万古霉素测定浓度的影响。方法 建立2D-LC-UV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方法验证后应用于226份治疗药物监测(TDM)样品的测定,并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测定结果进行对比。采用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法分析不同检测方法测定万古霉素浓度的差异。结果 2D-LC-UV与LC-MS/MS、CMIA的相关性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2D-LC-UV=0.88×XLC-MS/MS+1.38(R2=0.938 3),Y2D-LC-UV=1.03×XCMIA+0.22(R2=0.910 4),Bland-Altman分析显示2D-LC-UV与LC-MS/MS、CMIA的一致性均良好,平均偏差分别为3.64%和-2.40%。结论 2D-LC-UV法稳定可靠,可作为万古霉素TDM的测定方法。三种方法测定万古霉素浓度的...  相似文献   
5.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可累计结肠和直肠,临床表现为血便、里急后重和腹痛[1]。近年来,UC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增长趋势[2],我国为亚太地区高发国家,UC汇总发病率为1.21/10万人-年[3]。尽管激素及生物制剂的应用提高了UC的治疗效果,仍有30%的UC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4]。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是目前治疗UC的标准术式[5]。大多UC患者行IPAA术后会做保护性回肠造口,由于术前使用激素治疗导致皮肤菲薄,组织愈合能力差,术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较常见。我科于2021年2月份收治一例UC患者,行IPAA术后发生造口黏膜分离,粘贴造口袋困难,通过自制造口吸引器收集肠液,积极处理伤口,加强营养支持、个体化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最终康复出院。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孤立性房颤外科微创消融术同期行肺部占位切除术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微创孤立性房颤消融术同期行肺部占位切除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加以总结分析。其中双侧肺占位者2例,单侧肺占位者4例。结果:6 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二次开胸、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单纯行肺组织楔形切除术者 3 例,肺叶切除术者 1 例,肺癌根治术者2例。病理结果分别为:慢性肉芽肿4例,浸润性腺癌2例。出院前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5例,房扑心律1例。结论:通过合理的手术方案和手术路径,腔镜下同期处理孤立性房颤及肺部占位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疾病痛苦也能减少社会的医疗经济负担,此手术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近10年人际心理治疗领域研究文献动态,为我国该领域科研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限定主题词段为“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检索出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人际心理治疗领域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89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人际心理治疗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量的增长呈现波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在该领域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关键词分析显示近10年人际心理治疗领域研究热点按出现时间先后和持续时间依次集中在人际心理治疗、抑郁、认知行为治疗、协同护理等方面,关键词突现结果显示近10年人际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前沿趋势为团体人际治疗、指导性自我帮助等方向。结论 人际心理治疗相关研究稳步发展;我国学者应关注国际核心机构科研动态,掌握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我国人际心理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验中文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MSPSS)在老年癌症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中文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520份,中文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7;探索性因子中共提取出公因子3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5%;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GFI、CFI、IFI指标范围在0.855~0.921之间。结论 中文版社会支持量表在老年癌症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该人群感知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和人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s, uNK cells)比例、数量、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探讨uNK细胞在弓形虫感染致早孕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妊娠第6.5天给予孕鼠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建立孕早期弓形虫感染致流产小鼠模型,妊娠第9.5天分离小鼠子宫淋巴细胞。取人正常妊娠孕早期流产新鲜蜕膜组织,分离人子宫淋巴细胞,与弓形虫RH株速殖子体外共培养48 h(弓形虫与子宫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0.5∶1、1∶1、2∶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uNK细胞表型(CD122、NK1.1、DX5)、人uNK细胞表型(CD3、CD56、CD11b、CD27)及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表达水平。磁珠分选小鼠和人uNK细胞,以小鼠YAC⁃1或人K562细胞作为靶细胞、以小鼠或人u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释放法检测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分别为1∶1、5∶1、10∶1、20∶1时uNK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 妊娠第9.5天,弓形虫感染组小鼠流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83.02% vs. 3.51%;[χ2] = 71.359,P < 0.001)。与对照组比较,弓形虫感染组小鼠uNK细胞绝对数量显著降低[(4 547 ± 1 610)个/只 vs.(8 978 ± 3 339)个/只;U = 2.000,P < 0.05]、细胞表面NK1.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74.53 ± 8.37)% vs.(93.00 ± 1.11)%;U = 0.000,P < 0.05]、NK1.1⁃DX5⁃细胞比例显著上升[(20.10 ± 8.03)% vs.(5.04 ± 0.68)%;U = 0.000,P < 0.05]、NK1.1+DX5+细胞比例显著下降[(21.70 ± 12.48)% vs.(45.75 ± 2.26)%;U = 0.000,P < 0.05]、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6.74 ± 1.36)% vs.(8.13 ± 1.90)%;U = 0.000,P < 0.05],但TNF⁃α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67.98 ± 9.20)% vs.(52.93 ± 10.42)%;U = 2.000,P > 0.05]。弓形虫感染组小鼠uNK细胞表现出较强杀伤能力,且杀伤作用随着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升高逐渐增强;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为1∶1、5∶1、10∶1、20∶1时,感染组u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2.30%、4.32%、8.12%和12.65%,对照组分别为1.21%、1.63%、2.51%和3.22%。将人子宫淋巴细胞与弓形虫RH株速殖子共培养48 h后,弓形虫感染组人uNK细胞在子宫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弓形虫2∶1组 vs. 对照组:(6.61 ± 1.75)% vs.(17.48 ± 4.81)%;F = 7.307,P < 0.01]、绝对数量显著减少[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12 104 ± 5 726)个/孔 vs.(65 285 ± 21 810)个/孔;H =11.540,P < 0.01]。弓形虫感染组uNK细胞中,CD56brightCD16⁃调节型NK细胞亚群比例较对照组减少(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25.25 ± 5.90)% vs.(36.03 ± 4.51)%;F = 3.213,P > 0.05]、CD56dimCD16+杀伤型NK细胞亚群比例增加[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11.15 ± 2.15)% vs.(7.09 ± 2.24)%,F = 2.992,P > 0.05],两者比值显著降低[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2.37 ± 0.92)vs.(5.58 ± 2.39);H = 8.228,P < 0.05];CD11b+CD27⁃细胞比例显著上升[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30.28 ± 6.91)% vs.(17.48 ± 4.67)%;H = 6.556,P < 0.05],IFN⁃γ [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14.13 ± 1.28)% vs.(15.19 ± 1.64)%;F = 1.639,P > 0.05]、TNF⁃α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弓形虫2∶1组vs. 对照组:(54.76 ± 10.02)% vs.(50.33 ±3.67)%;F = 0.415,P > 0.05]。弓形虫感染组人uNK细胞具有较强杀伤能力,且杀伤作用随着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升高逐渐增强;效应细胞/靶细胞比例为1∶1、5∶1、10∶1、20∶1时,感染组u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11.90%、28.11%、49.91%和73.35%,对照组分别为11.21%、21.63%、33.51%和48.22%。结论 弓形虫感染对小鼠和人uNK细胞分化和分泌功能产生了不同影响,但均可引起小鼠和人uNK细胞绝对数量减少、杀伤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