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提取剂紫苏油对大鼠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苏油对大鼠血压的影响,为紫苏油的应用开发提供合理的实验依据。方法:以sprague-Dawley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牛黄降压丸组和紫苏油高(9.00g/kg)、中(4.50g/ks)、低(2.25g/ks)剂量组。对照组每天饮自来水,其余各组均饮20g/L盐水;剂量组每天给相应剂量的紫苏油,牛黄降压丸组给牛黄降压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生理盐水(各组均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5d后,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高、中剂量紫苏油组和模型组尾动脉收缩压分别为(120.8&;#177;11.6),(123.3&;#177;9.31),(141.7&;#177;13.7)mmHg。F检验显示,高(9.00g/kg)、中(4.50g/kg)剂量紫苏油组的血压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799与0.506),却显著低于模型组(P值分别为0.007与0.018),而对心率的影响不大。结论:紫苏油有抗高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苏油对大鼠血压的影响,为紫苏油的应用开发提供合理的实验依据。方法:以Sprague-Dawley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牛黄降压丸组和紫苏油高(9.00g/kg)、中(4.50g/kg)、低(2.25g/kg)剂量组。对照组每天饮自来水,其余各组均饮20g/L盐水;剂量组每天给相应剂量的紫苏油,牛黄降压丸组给牛黄降压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生理盐水(各组均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5d后,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高、中剂量紫苏油组和模型组尾动脉收缩压分别为(120.8±11.6),(123.3±9.31),(141.7±13.7)mmHg。F检验显示,高(9.00g/kg)、中(4.50g/kg)剂量紫苏油组的血压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799与0.506),却显著低于模型组(P值分别为0.007与0.018),而对心率的影响不大。结论:紫苏油有抗高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脊液漏的可能病因及相关的检查治疗方法。方法 行磁共振(MR)检查并通过三维多平面重建(3D-MPR)技术。结果 重建图像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及瘘口所在,对症治疗行肿瘤切除术和瘘口修补术。结论 MR检查结合3D-MPR后处理技术有利于相关临床诊治工作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内非蛛网膜下腔胆脂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非蛛网膜下腔胆脂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例位于脑实质内,2例位于脑室内,1例发生于硬脑膜.结果 3例脑实质内胆脂瘤, 2例呈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 FLAIR图像均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 1例边缘区域局部轻度强化.2例三脑室内胆脂瘤不同程度向侧脑室及第四脑室蔓延,形态不规则,呈长T1长T2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1例硬脑膜胆脂瘤位于右侧额顶区,呈短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 非蛛网膜下腔胆脂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可能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在薄叶黄芩成分分离的过程中,用反相HPLC分离葡萄糖醛酸黄酮甙,包括柱和溶媒系统等的条件选择:并发现当羟基和葡萄糖醛酸基的取代位置不同时,其保留时间的变化规律(简称构保关系)。例如,当羟基从4位变化到2位时,保留时间增大:2′,6,8位羟基的存在,保留时间依次增大;而当葡萄糖醛酸基从7位变化到8位时,保留时间相应变小。有人提出在相同位置上都存在有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一起时,是用HPLC不能得到很好分离的“临界群”,如易与羰基形成内氢键的5位羟基。本文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成功地分离到的7个葡萄糖醛酸黄酮甙,5位都存在有羟基。本文还介绍了两种不同型号的ODS柱对分离葡萄糖醛酸黄酮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胡枝子属植物中生物碱、黄酮、萜类、甾醇和有机酸等化学成分,综述其对肾功能不全、离体子宫的药理活性以及抗炎、抗早孕和止育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全面评价胡枝子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宽叶荨麻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多种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a,6β-二羟基胡萝卜苷(Ⅰ)、2a,3a,19a-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Ⅱ)、2,3,4,9-四氢-1 H-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Ⅲ)、2,3,4,9-四氢-1-甲基-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Ⅳ)、东莨菪素(Ⅴ)、对羟基桂皮酸(Ⅵ)、对甲氧基苯甲酸(Ⅶ)、己二酸(Ⅷ).结论 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南山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南山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方法 对南山茶叶体积分数 95% 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南山茶叶中分离并得到了 10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 1 )、槲皮素 -3-<>O- β -<>D- 葡萄糖苷( 2 )、 槲皮素 -3-<>O- β-<>D- 半乳 糖苷( 3 )、山柰酚 -3-<>O- β -<>D- 芸香糖苷( 4 )、山柰酚 -3-<>O- β -<>D- 葡萄糖苷( 5 )、东莨菪素( 6 )、茵芋苷( 7 )、 羽扇豆烷醇( 8 )、 β- 谷甾醇( 9 )和胡萝卜苷( 10 )。 结论 化合物 1 ~ 8 均为首次从南山茶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2 ~8 为首次从山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1989年3月-2009年3月我们收治胃癌并急性穿孔患者31例,占同期胃癌患者的5.3%(31/580)。现结合临床和文献资料,就其诊断、治疗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桑叶、桑椹、桑枝、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桑辛素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桑椹、桑枝、桑白皮95%乙醇提取物及乙醇提取后水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桑辛素的质量浓度在0.0250.050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桑叶、桑椹、桑枝、桑白皮95%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60%、7.19%、10.53%、18.38%,乙醇提取后水提取物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6%、0.60%、0.40%、0.01%。结论:桑白皮中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最高,有效部分为乙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