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清铁死亡标记物与绝经后女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148例女性,其中生育期女性22例,围绝经期女性11例,绝经后女性115例。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将绝经后女性分为认知障碍组(n=77)和无认知障碍组(n=38),比较两组血清铁死亡标记物有无差异,应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绝经后女性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估相关因素对绝经后女性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生育期和围绝经期女性相比,绝经后女性MoCA评分明显较低,血清ACSL4、System Xc-、GPX4、GSH、ROS、LPO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无认知障碍组相比,认知障碍组绝经后女性受教育年限短、患高血压的比例高,且血清ACSL4、System Xc-、GPX4、GSH、ROS、LPO及MDA水平明显升高 (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年限和血清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与认知障碍独立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两者联合对预测女性是否患认知障碍具有中度诊断价值(AUC: 0.764, 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血清铁死亡标志物ACSL4、System Xc-、GPX4、GSH、ROS、LPO及MDA水平明显升高,其中GSH与女性认知障碍发生独立相关,与受教育年限联合有望成为绝经后女性认知障碍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患者早期淡漠与情感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NICE患者244例,其中男性156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为63.1±9.7岁。根据入院时淡漠评估量表-临床医师版(AES-C)评分分为情感淡漠(≥33分,n=64) 组和非淡漠(<33分,n=180)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血检验结果以及影像学资料,于发病2周内完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听觉语词学习测验(AVLT)、数字广度实验(DST)、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ST)、数字连线测验(TMT)、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D、HAMA)等评估。利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之间资料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淡漠的因素。结果 NICE后早期淡漠的发生率为26.2%,与非淡漠组相比,淡漠组患者的年龄较高而 BMI和受教育年限较低(所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病史无显著性差异(所有P>0.05)。入院时首次血检验结果提示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TOAST病因分型未发现两组患者的病因存在差异(P>0.05)。使用Fazekas白质评分对白质损伤进行量化结果提示,淡漠组患者的脑白质损伤明显高于非淡漠组(P=0.004)。认知功能检测结果提示,与非淡漠组相比,淡漠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MoCA<26)明显更高(46% vs 59%, P<0.05)。淡漠组患者的言语流畅性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和定向能力均明显减退(所有P<0.05),两组之间视空间、执行功能以及命名能力无显著差异(所有P>0.05)。此外,淡漠组PSQI、HAMA、HAMD得分均高于非淡漠组,且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AMD得分、年龄以及TMT-A用时为卒中后淡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期淡漠的NICE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高,且更易出现睡眠障碍以及焦虑和抑郁状态。HAMD得分、年龄以及TMT-A用时为卒中后淡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回顾分析并总结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认知功能转归及脑组织代谢物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点。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75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和17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认知功能,1H-MRS检测左侧海马和左侧额叶代谢物[包括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肌醇(m I)、谷氨酸复合物(Glx)]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左侧海马和左侧额叶Glx/Cr比值均降低(P=0.030,0.030)。至随访结束时,MCI组7例(9.33%)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55例(73.33%)认知功能无变化、13例(17.33%)逆转为认知功能正常;正常对照组13例(13/17)认知功能功能无变化,2例(2/17)进展为轻度认知损害,无一例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不同认知功能转化亚组中仅MCI-MCI组患者Glx/Cr比值高于MCI-AD组(P=0.040)。结论左侧海马和左侧额叶Glx/Cr比值降低可能是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认知功能恶化较敏感的生物学指标,尚待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药理学作用。方法:将48例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d),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治疗前和用药2个月后分别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同时测定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和vonWillebrand因子(vWF)水平。结果:用药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用药后ET和vWF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NO和PGI2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ET和vWF水平下降、PGI2水平增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100mg/d相比,氯吡格雷75mg/d能更有效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预防脑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转入大鼠海马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中,获得NSCs-BDNF基因工程干细胞并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区NSCs,检测其增殖、分化等特性;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BDNF,转染NSCs,获得NSCs-BDNF基因工程干细胞,检测其BDNF的表达和活性;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NSCs-BDNF移植入模型缺血侧海马,进行组织学和行为学检测.结果 NSCs-BDNF移植后可以观察到动物行为学的改善,术后4周Longa评分1.343±0.293,脑切片可以观察到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数目的增加,术后4周存活率87.5%±6.6%,较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s-BDNF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认知障碍(FCD)是指患者主诉存在持续的认知下降, 认知下降具备内部不一致性特征, 并且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CD在临床很常见, 但存在普遍认识不足、诊断率低的现状。在老龄化社会认知障碍高发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后的公共卫生问题背景下, FCD的识别和规范诊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FCD的概念演变、临床表现与诊断进行阐述, 分析其与相似疾病概念的关系, 探讨其临床诊断的重要性, 并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元认知受损被认为是FCD的关键机制, 非药物治疗可能对FCD尤其重要, 药物治疗尚有待研究。客观、标准化的诊断工具是FCD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临床常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作为华法林抗凝监测指标,不同治疗目的有不同目标INR值。当脑栓塞后二级预防需将INR控制在2.0~3.0时,国人的华法林维持剂量约在3.0 mg[1]。现遇到1例需要高剂量及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华法林敏感性有差异的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男,60岁,因突发口齿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1 d于2012年1月17日入院。1 d前在行走时突觉说话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0岁,半职业画家.亚裔,出生并生活于美国.30岁结婚,此次为旅游来中国.患者情绪低落,睡眠浅,多梦,入睡困难,梦魇,早醒,焦虑恐惧,车祸经过闪回,回避车祸相关场景,不敢与人谈起车祸经过,病程2周(2周前车祸导致脊柱外伤).  相似文献   
10.
内囊预警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囊预警综合征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低,但易进展为急性脑梗死。本文就内囊预警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等研究及目前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及早诊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