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和广州工农人群中营养因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在北京和广州35~54岁工人农民中进行心血管病基线调查时的膳食调查813例资料,对比分析北京和广州工农男女共八个组的营养素摄入量和血脂水平,并在北京和广州两大组人群内分析有关营养因素和血脂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年龄、性别、工农、体重指数及饮酒量等混杂变量的条件下,“膳食脂质分值”与血清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显著正关联,饱和脂肪酸在北京人群内、膳食胆固醇在广州人群内与血清总胆固醇呈显著正关联。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关联,而碳水化合物则呈负关联。未见上述各营养素与血清甘油三酯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高血压较低发区广东的三个人群膳食结构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较低发区的广东三个人群膳食结构特点,以利于找出预防高血压合理的膳食模型。方法:应用食物频数法,对广东三个主要地方方言及地理环境不同的25岁以上成人共926人,进行膳食营养因素的分析。结果:平均每人每天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为:蛋白质热量占总热量摄入的17.5%,脂肪占20.1%,碳水化合物占61.2%;本文显示广东人群的饮食特点是较高优质蛋白质和较低钠摄入。结论:提示该膳食模式有利于广东人群的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背景:由于危险因素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disease,AS)/冠心病存在协同/交互作用,危险因素常趋向交集(聚集性)及表现以某种组合而导致AS/冠心病,如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及腰臀比的增加与某些危险因素水平的增高相关,但这些结果主要来源于高AS/冠心病患病率的西方人群。目的:探讨在低AS、低冠心病患病率女性人群中BMI、腰臀比的线性组合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的线性组合是否存在更高的相关性及相关特征,以便进一步认识AS/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初步探讨血脂指标预测BMI、腰臀比的重要性。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于1995年对广东省479例女性对象进行调查,所有步骤遵循中澳合作项目研究方案。主要观察指标:479例女性研究对象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分析结果。结果:①BMI、腰臀比、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分别为(21.61±3.39)kg/m2,0.80±0.06,(4.24±0.79),(1.13±0.57),(1.31±0.32)mmol/L。②BMI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0.11265,P<0.05;r=0.30519,P<0.01)。BMI与HDL-C呈负相关(r=-0.15809,P<0.01)。腰臀比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正相  相似文献   
4.
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将探讨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血清尿酸水平是否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在中美心肺血管病合并研究项目的南方队列人群中,选择广州市城乡1987-1988年和1993年-1994年均参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基线血压值低于正常高限(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5mmHg),且两周内未服降压药共3041人(含男性1426人,女性1615人)平均年龄46.4岁(35-64岁,测量血压,血清尿酸浓度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数据处理使用SAS系统,结果:该研究人群血尿酸水平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以四分位数法分层。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男女两性的六年高血压发病率也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人群六年高血压发病率与基线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逐步加入年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饮酒,收缩压和舒压等因素后,其相关强度逐步减弱至消失。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发病率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尚缺乏足够证据说明血清尿酸水平是影响高血压发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广州城乡人群血压及其影响因素十年前后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城乡人群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10年间血压的变化趋势及影响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标准化研究方法,对广州地区城乡35-54岁自然人群分别于1983-1984年和1993-1994年进行血压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10年间平均收缩压升高了3.4-6.4mmHg,舒张压升高了2.3-4.0mmHg,体重指数和总胆固醇亦有增高的趋势,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人群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为体重指数。结论:广州城乡人群血压及其影响因素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迫切需要在全民范围加强高血压的宣传教育,合理饮食,减少肥胖,高脂摄入,紧张等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国中年人群TC/HDL C比值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4组队列人群(北京、广州两地工人和农民)中选择基线年龄35~59岁、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且资料完整者10121名为研究对象(男性4921名,女性5200名),平均随访15.9年。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77例,出血性脑卒中125例。将TC/HDL C比值分为<3.0、3.0~、3.5~、4.0~和≥4.5五组,缺血性脑卒中年龄调整发病率(1/10万人年)依次为144.1、169.4、166.7、226.9和282.2,比值≥4.0增高明显;Cox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地区以及舒张压、血糖、吸烟和饮酒等变量后,TC/HDL- C比值4.0~及≥4.5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性显著高于参照组(TC/HDL-C<3.0),RR分别为1.59(1.06~2.38)和1.87(1.30~2.68);TC/HDL-C比值、TC、LDL-C对缺血性脑卒中均有独立预测作用,TC/HDL-C比值五分位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性关联曲线呈线性,而TC和LDL C五分位相应关联曲线呈“J”形。TC/HDL-C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未见明显关联趋势。结论血清TC/HDL-C比值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有独立的预测作用,且预测能力可能优于TC或LDL-C。  相似文献   
7.
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队列人群 10年的前瞻性研究 ,分析静息心率与血压的关系 ,评价静息心率是否是影响高血压发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用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 1983~ 1984和 1993~ 1994年 2次对年龄 35~ 6 5岁的队列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调查 ,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身高、体质量、疾病史、吸烟、饮酒史、血压、心率等 ,其中男性 2 2 0 8人 ,女性 2 6 86人。【结果】男、女两性静息心率与收缩压、舒张压都有明显相关性 ;且无论男女 ,基线静息心率较快者 ,10年后高血压发生率较高 ,并呈线性关系 ;但是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 ,排除年龄、基线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 (BMI)、饮酒等因素后 ,男性基线心率增快仍然能预测高血压的发生率 ,而女性基线心率不能预测日后高血压的发生 ,似乎基线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更大。【结论】静息心率确实与血压水平有关 ,并且能预测未来高血压的发病率 ,特别表现在男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研究营养与高血压、冠心病(CHD)和脑卒中的关系,我们于1982年和1983年秋季对广州造船厂(工人)和番禺大石(农民)535人进行膳食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风湿性心脏病(RHD)仍是我国当前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它严重危害着青壮年一代的健康和生命。广州番禺心血管病防治区于1978年在全县范围开展了成人RHD的调查和全面的防治研究。为了解其自然病史、临床演变和防治效果、修订防治计划、总结防治经验,我们于1982年5月对初查患者进行了4年随访复查。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