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文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用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颗粒小泡非突触部位胞吐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1—24小时之后,术侧延髓后角浅层大颗粒小泡胞吐比对照侧明显增多(P<0.01),术后3—9天复又下降(近似对照动物),术后14—15天又急剧上升(P<0.01)。这些胞吐大部分出现于延髓后角浅层四种轴突终末的非突触部位,少最也发生于树突及轴突中。从术后第6天开始,术侧P物质明显减弱,而甲硫-脑腓肽略有增强。研究结果提示;1)后角浅层胞吐增多,P物质下降及脑腓肽增高,反映了中枢内不同神经元对去传入神经的功能调整作用;2)大颗粒小泡在非突触部位释放神经肽,弥散地作用于远距离的受体,可能起着神经调制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俊敏  朱培纯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17(2):121-126,T022,T023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胶原酶注入尾壳核诱导的脑出血模型大鼠前脑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脑出血后大鼠脑内此因子明显上调 ,除了病灶周围、海马及额叶、扣带皮质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 ,还见室管膜细胞、伸展细胞以及脑室周围器官 (穹窿下器、连合下器、正中隆起 )等处的细胞表达增强。另外 ,软脑膜细胞、脑蛛网膜细胞、软脑膜下胶质界膜星形胶质细胞也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出血后脑内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上调提示它可拮抗神经元的减少与溃变、保持神经元的存活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根据实验结果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和转运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很多实验证明各种脑损伤和中枢神经疾病都能促进神经干细胞或祖细胞向非嗅球区域迁移,本研究将成年大鼠一侧大脑皮层血管去除,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前脑室下区正在分裂的细胞、神经元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结果证明:损伤侧及对侧的背外侧脑室下区各类祖细胞明显增多并向胼胝体迁移,在胼胝体内它们分别形成迁移路至损伤部位;迁移路内的各种祖细胞具有典型的不成熟的迁移细胞特点,胞体细长,一般首尾各有一突起,其引导突皆朝向损伤区。本研究结果提示去皮层血管增殖的前脑室下区神经元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通过放射状迁移路至损伤部位可能参与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4.
阿片肽在后角镇痛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通过突触前抑制一级传入纤维P物质释放的结果,然而始终未获得形态学的证实。鉴于一级传入纤维存在大量阿片受体的事实,曾提出阿片肽突触前抑制可能是通过非突触的轴-轴作用。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详细观察了大鼠延髓后角浅层亮氨酸脑啡肽(L-ENK)轴突终末的突触结构和胞吐释放。电镜观察显示,延髓后角ENK终末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终末除了含圆形小清亮囊泡外,还有较多的大颗粒小泡(一般7个以上),主要分布于Ⅰ层,很少看到此类终末形成突触;第二类终末,一般含较多圆形清亮小泡和少量大颗粒小泡(一般不超过3个),它们分布于Ⅰ层和Ⅱ层,此类终末主要形成轴-树突触和少量的轴-体突触。只见到一例轴-轴突触,其突触后成分为未标记的R型终末,此外还见到ENK阳性树突成为中央终末的突触后成分。在去传入神经条件下,上述各类终末皆可见到ENK阳性大颗粒小泡的胞吐形成,它们皆位于非突触区,而在突触部位可见到清亮小泡胞吐像,上述结果提示后角ENK非突触部位释放可能是哭触后抑制一级传入纤维P物质释放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成年哺乳动物脑室下区(SVZ)富有神经干细胞、神经细胞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它们能生成新的神经细胞、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SVZ中的神经细胞祖细胞能形成切线形式的嘴侧迁移流(RMS)到嗅球,在嗅球分化成成熟的中间神经元。近年来证明成年动物实验性脑损伤和变性疾病都能引起SVZ细胞增生并能向非嗅球区迁移。本研究将成年大鼠一侧大脑皮层血管去除,15d和30d后取前脑作冠状及矢状连续切片,用BrdU和PCNA抗体显示前脑室下区正在分裂的细胞;用Tuj1抗体显示神经元祖细胞;用GFAP和vimentin抗体显示胶质细胞祖细胞。结果证明去除一侧皮层血管引起术侧及其对侧的背外侧脑室下区(dl-SVZ)的上述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向胼胝体迁移,在胼胝体内形成放射形式迁移路至损伤部位。本研究表明背外侧脑室下区的范围应包括背外侧角、外侧伸展和侧脑室上壁的SVZ,它们是切线形式和放射形式两种不同方向的迁移路祖细胞的共同源地。  相似文献   
6.
面部皮肤区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的躯体定位投射,在电生理方面,曾被广泛地研究过,在形态学方面,多是通过切断三叉神经根的方法,间接地论证了二者的局部定位关系。近年来Grant等发现切断三叉神经周围支后,分布在三叉神经主核及脊束核的中枢突终末也产生溃变;同时,Rustoioni报告切断大鼠三叉神经三个分支,脊束核胶状质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消失,他们不仅以此实验方法成功地追示了三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中枢的分布,而且进一步阐述了三叉神经各分支在脊束核的定位投射。但是,直接从面部皮肤投射到脊束核的实验形态学研究则极为罕见。我们用ACP方法,研究了大鼠面部各区皮肤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胶状质层的躯体定位投射。本文重点报道大鼠面部皮肤与该核  相似文献   
7.
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血管活性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培纯  芦子跃 《解剖学报》1993,24(2):130-133,T001,2
  相似文献   
8.
分别切断分布于大鼠头面部的周围神经,观察在胶状质内酸性磷酸酶活性消失的部位,以追踪它们的一级传入纤维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及脊髓后角胶状质的节段联系。各神经切断后酶活性的消失区如下:眶上神经在颈髓第一节胶状质最外侧处;眶下神经主要在延髓胶状质中央及外侧;颏神经在延髓及第一颈节胶状质最内侧处;耳颞神经主要在第一、二颈髓胶状质的近内侧处;面神经主要在第二颈髓胶状质中央近内侧处;迷走神经在第一、二颈髓胶状质近内侧或近中央处;耳大神经及颈皮神经见于上四颈节胶状质,主要在第二颈髓的中央处。以上实验结果证明,分布于头面部穴位的周围神经一级躯体感觉纤维皆终止于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及脊髓后角的胶状质,几乎各神经都与第一、二颈节胶状质有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对脑出血大鼠脑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R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胶原酶诱导的脑出血大鼠脑内FGFR1在给药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后脑内FGFR1主要在病灶周围、扣带皮质、海马缰核表达,阳性细胞主要有神经元,给药组比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三七总皂甙可通过上调bFGFR1的表达,从而促进脑出血后脑内神经元的存活及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0.
司银楚  朱培纯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17(2):161-165,T027
本研究采用去除大鼠皮层血管建立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去除皮层血管后 ,发现大鼠前脑大细胞基底核胆碱能神经元的ACh E、Ch AT、BDNF、trk B及其 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果说明 ,去皮层血管后造成的大细胞基底核的损害是继发皮质损害的逆行性变性 ,大鼠去皮层血管后 ,皮质、海马等处神经元靶源性的 BDNF、trk B及其 m RNA的表达降低 ,逆行性运输到大细胞基底核的胆碱能神经元的 BDNF减少 ,导致大细胞基底核神经元的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