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中医药诊治代谢综合征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体检结合生化全套检查的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南京市胸科医院及南京市部分社区的人群进行相关检查,筛查出代谢综合征人群,并进行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调查统计该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果:(1)高血压合并MS组人群中,在60岁之前,男性以痰湿、湿热体质为主,女性以气郁体质为主;60岁以后,男性以气虚及阴虚体质为主,女性则以阳虚和阴虚体质多见。(2)血脂紊乱合并MS组人群中,在60岁之前,男性以气虚、痰湿及湿热体质为主,而女性以痰湿体质为主,伴见气郁体质;至60岁以后,男性以气虚和阴虚体质多见,女性以阳虚和阴虚体质多见。(3)高血糖合并MS组人群中,男性的体质总体以虚损为主,气虚、阳虚、阴虚体质均可见到,伴见湿热体质;女性在50岁之前以气郁体质为主,至60岁以后以虚损(阳虚、阴虚)为主,伴见痰湿体质。结论:南京地区MS人群的中医体质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中的分布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吴承玉教授创建藏象辨证理论体系,将藏象辨证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辨治,通过病证结合,从症辨证,明辨病位,详审病性,使复杂难治的三阴性乳腺癌的辨证更为简便、精准。肝、脾、肾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病位,气滞、痰、瘀、火毒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病性。运用藏象辨证原理指导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病证结合施治,使三阴性乳腺癌的中医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提高肝癌临床辨治水平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将"藏象辨证体系"应用于肝癌疾病辨证,构建肝癌辨证思维新模式,该思维模式突出"从症辨证、病证结合"的原则,强调以肝癌病位、病性特征的获取和识别为研究基础,以病位结合病性的内涵贯穿辨证始终,可用于临床各种错综复杂的肝癌病证的诊断,使肝癌病证辨治更加灵活准确,更加符合临床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探讨“方”与“证”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方法:整理《伤寒论》中有症有方的条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245 条数据进行训练,建立方证知识库,先选择100 条作为测试样本,然后分别以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小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的症状表现输入模型,进行“症状”到“药物”的预测分析。结果:模型预测正确率79%,对桂枝汤证及麻黄汤证各药物的预测误差均在0.1 以内;对小柴胡汤、白虎汤证中主药的预测误差在0.1 以内,对其它药物的预测误差在0.3 以内。结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能较好的模拟方证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该思路可进一步应用于方证辨证论治体系中,为方证规范化及中医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生殖类疾患在中医藏象学上多由肾所主,肾中精气是其主生殖的重要物质基础,为生殖繁衍之本。根据古今中医文献,对"肾主生殖"的内涵、肾精与生殖、肾精与天癸进行阐述,运用"中医藏象辨证体系"列述生殖与五脏的相关性,总结出精血的生成与秘藏是多脏腑、多环节、动态调控的过程。"五脏之虚,穷必及肾",揭示出生殖虽由肾所主,亦常与他脏关系密切,他脏均能各自通过肾脏来主生殖,临诊当注重结合他脏辨治,审证求因,以治其要。  相似文献   
6.
吴承玉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30余年,在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肺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卓著。临证时详辨病证,重视调和阴阳,善顾护脾胃,注重通畅腑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清肝利湿解酒汤对酒精性脂肪肝(AFL)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造模组,采用白酒灌胃、高脂饲料加硫酸亚铁喂食法制备AFL大鼠模型.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益肝灵片组(0.042 g·kg-1)、清肝利湿解酒汤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g·kg-1),在造模同时,除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连续灌胃给予相应药物6周,于给药6周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肝指数,采用酶标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肝利湿解酒汤中、高剂量组均显著降低肝指数(3.18 +0.42)%,(3.13±0.38)%;降低血清TG(1.09±0.20),(1.04±0.14) mmol·L-1,TC(1.54±0.14),(1.51±0.21)mmol· L-1,LDL-C(0.15 +0.02),(0.14±0.01)mmol· L-1;AST(194.10±16.43),(171.50±11.40) U·L-1,ALT(57.70±5.62),(50.80±3.52)U·L-1;GGT(2.80±0.40),(1.80±0.40)U·L-1;MDA(6.50±1.32),(4.70±1.05)μmol·L-1;肝组织MDA(3.07±0.72),(2.07±0.65) nmol· mg-1;显著升高体重(316.47±29.47),(320.71±32.04)g,血清HDL-C (0.55±0.07),(0.56±0.07) mmol· L-1;血清SOD(43.67±2.38),(48.00±1.56)U·mL-1,肝组织SOD(57.31±3.12),(60.67±1.97)U·m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清肝利湿解酒汤具有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精诚计划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培养模式对中医专业学生方剂基本功的影响.方法 对中医基础课程模块进行整合,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医辨治学总论》、《中医辨治学各论》;以中医学专业09级为研究对象,09中医1班采用“精诚计划”培养模式,09中医2班采用现行一般模式;第四学期末考试后对方剂学基本功相关的选择题、方歌测试、填空题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精诚计划”培养模式下,选择题合格率、填空题合格率、总成绩合格率、方歌测试达标率均高于现行一般模式.结论 “精诚计划”培养模式注重基本功训练、促进中医基础知识的贯通、更好地体现方剂方证对应特点,更进一步夯实学生方剂基本功,更好地实现《方剂学》课程对临床类课程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9.
健脾疏肝方调治防震减灾工作者疲劳性亚健康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方干预防震减灾工作者疲劳性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疲劳性亚健康采用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2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根据体质情况进行膳食起居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脾疏肝方,1剂/d。疗程均为8周。记录疲劳量表-14(FS-14)评分,记录肝郁脾虚证主要症状记分,进行治疗前后体质辨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评价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S-14躯体疲劳、精神疲劳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S-14评分疗效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为77.4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疲乏无力,困倦,胸胁胀满,情绪低落,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等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肝郁脾虚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2.5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平和体质占37.1%,观察组平和体质占69.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及健康状况主观感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疏肝方能降低抗震减灾工作者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型)FS-14躯体疲劳、精神疲劳及总分,降低肝郁脾虚主要症状评分,能促使疲劳性亚健康者体质向平和体质转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吴承玉  李文 《中医学报》2011,(6):671-672
目的:探究"肾主纳气"理论的历史源流.方法:梳理、归纳、整理春秋战国、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有关"肾主纳气"理论的发展轨迹.结果和结论: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该理论的萌芽阶段,汉代开创了补肾纳气法治疗喘证之先河,宋代明确提出"肾不纳气",明清时期该理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