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完全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98篇 |
出版年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髌骨关节炎患者按照K L分级分组和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组时髌软骨横向弛豫时间(T2值)的应用价值。方法72例患者按照K L分为正常、轻度和重度骨关节炎(OA)组;按照BMI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髌软骨用横断面四回波SE序列扫描,测量髌软骨T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轻度组和重度组骨关节炎患者T2值分别为(37.9±4.9)、(48.5±7.5)、(51.7±5.2)ms,轻度和重度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对髌软骨的T2值有明显的影响(P<0.001),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按照骨关节炎K L分级时T2值变化不敏感;按照BMI分组时,T2值的差别反映了髌股关节炎时髌软骨结构成分改变程度,提示BMI可能是引起T2值增加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医妇科学PBL教学模拟病例设计原则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13-14
PBL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病例的选择与设计关系到中医妇科学PBL教学的成败。结合实践及相关文献,提出客观科学性、典型针对性、有序层次性、启发挑战性、开放松散性及复杂关联性为中医妇科学PBL模拟病例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综合治疗在预后不良胰腺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在预后不良胰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3例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胰腺癌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和治疗方式下的生存状况.结果 (1)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与消瘦、腰背疼痛、糖链抗原19-9(CA19-9)数值和肿瘤的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如出现消瘦、腰背疼痛、CA19-9>37 U/ml和TNM分期为Ⅲ期和Ⅳ期的患者定义为预后不良组.(2)根据对肿瘤的治疗状况,将患者分为胰腺肿瘤切除组,姑息性治疗组(包括术中125I放射性粒子或氟尿嘧啶植入剂植入、全身化疗、外照射放射治疗和介入化疗),未针对肿瘤治疗组(包括单纯探查、内引流和营养支持的患者),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0、8.3、6.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3.5%、22.5%、11.8%,5年生存率分别为5.8%、0、0.(3)分析预后不良组病例,在出现消瘦、腰背疼痛、CA19-9>37 U/ml和TNM分期为Ⅲ期和Ⅳ期的患者中,胰腺肿瘤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12.0、11.0、12.0、7.0个月,姑息性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7、7.5、8.6和8.0个月,末针对胰腺癌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0、3.0、4.0和4.6个月.结论 积极合理地开展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不良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肾主生殖的现代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2):113-114
“肾主生殖”是《内经》对生殖生理的高度概括。系统回顾近年来中医药对“肾主生殖”在理论、实验及临床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重视整体调节、突出局部微循环调节、深入机制探讨、规范动物模型、借助生殖技术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进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PLGA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多孔PLGA[poly(1actide-CO-glycolide)]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2只,分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和PLGA导管组。两组动物分别人工造成右侧10mm的坐骨神经缺损后,PLGA导管组采用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和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PGA)按75:25的比例制成多孔PLGA管修复坐骨神经缺损。自体神经移植组采用坐骨神经进行桥接。术后4、8、12周,分别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术后12周行快蓝(Fast Blue)逆行示踪观察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脊髓神经元数目及行胫前肌湿质量测量;半薄和超薄切片观察再生纤维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比较,术后4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8周和12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体神经组优于PLGA管组。PLGA组DRG及脊髓中快蓝标记的神经元数目及胫前肌湿质量均不及自体神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面积再生有髓纤维数目、直径和髓鞘厚度在PLGA管组与自体神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PLGA导管对坐骨神经缺损有一定的修复效果,但不及自体神经。 相似文献
6.
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4):243-244
慢性心衰按其临床表现为归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病范畴,其病机多为久病正气虚、心气心阳不振、心脉淤阻,为本虚标实之效。本虚乃肾阳亏虚,标实为瘀血阻闭心脉。因心阳根于肾之命门之火,心肾阴阳相济,救治疗慢性心衰宜从温补肾气、肾阳入手,用补肾法治血法治之。 相似文献
7.
8.
胰腺癌的外科姑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姑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肿瘤相关症状,如黄疸、消化道梗阻和疼痛等。姑息治疗一般由介入科、肿瘤内科或其他专业的医师完成,但随着外科技术、经验的逐步增加,在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治疗中,外科治疗已经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有积极的观点认为,在胰腺癌的治疗中,首先应选择外科治疗,手术中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如肿瘤不可切除,则进行姑息手术,缓解或预防肿瘤引起的相应症状,并为以后的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SAG1基因功能片段的克隆、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重组、表达与纯化弓形虫速殖子主要表面抗原1(SAG1)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多肽,分析其抗原性.方法 根据SAG1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截除其前端的信号肽和后端的疏水区,只扩增650 bp的功能区域;将该片段重组入带有His标签的pET-30a(+)质粒,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其在E.coli中表达,调整诱导表达时间、IPTG浓度等条件,高效稳定地表达出目的 蛋白;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 蛋白,Western-blot检验纯化后蛋白的抗原性.结果 成功构建pET-30a(+)/SAG1重组质粒,使其在E.coli中高效稳定地可溶性表达,并确定出在0.5 mmol/L IPTG浓度下诱导12 h为最佳表达条件,Western-blot显示纯化后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 获得了可溶性的弓形虫SAG1基因功能片段表达的产物,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0.
常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HBV DNA定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探讨定量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于膜显色结果判读的DNA芯片检测该地区147例不同HBV感染者HBV基因型,荧光定量PCR(FQ-PCR)法定量测定HBV DNA。结果B型63例(42.86%),C型80例(54.42%),B、C混合型1例(0.68%)、B、D混合型3例(2.04%)。69例慢性乙型肝炎中B型33例、C型34例,63例肝癌患者检出B型15例、C型46例,两组C基因型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患者组B、C型HBV DNA含量(分别为3.58±2.23log10copies/ml和4.82±1.98log10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HBV DNA含量(分别为5.92±2.38log10copies/ml和6.13±1.49log10copies/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州地区HBV DNA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肝癌患者中C基因型较多,降低病毒载量对治疗可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