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49篇
  免费   9675篇
  国内免费   6541篇
耳鼻咽喉   943篇
儿科学   1299篇
妇产科学   874篇
基础医学   9154篇
口腔科学   1704篇
临床医学   11908篇
内科学   12317篇
皮肤病学   942篇
神经病学   4154篇
特种医学   40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9700篇
综合类   21490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294篇
眼科学   2142篇
药学   11410篇
  78篇
中国医学   7132篇
肿瘤学   6994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432篇
  2022年   2642篇
  2021年   3947篇
  2020年   3568篇
  2019年   2388篇
  2018年   2427篇
  2017年   2917篇
  2016年   2309篇
  2015年   4203篇
  2014年   5454篇
  2013年   5420篇
  2012年   8321篇
  2011年   8880篇
  2010年   6752篇
  2009年   5482篇
  2008年   6442篇
  2007年   6400篇
  2006年   5935篇
  2005年   5592篇
  2004年   3860篇
  2003年   3409篇
  2002年   2697篇
  2001年   2309篇
  2000年   2260篇
  1999年   1894篇
  1998年   1114篇
  1997年   1053篇
  1996年   797篇
  1995年   743篇
  1994年   704篇
  1993年   417篇
  1992年   485篇
  1991年   441篇
  1990年   383篇
  1989年   326篇
  1988年   246篇
  1987年   237篇
  1986年   181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4篇
  1964年   17篇
  1963年   14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AECOPD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耳穴压豆(王不留行籽)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3个月评价肺功能,干预后临床症状和COPD评估测试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结果] 耳穴压豆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accounted for the predicted value,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压豆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8%)高于对照组(64.3%),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治疗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可显著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且耳穴压豆疗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胸腺法新中乙腈、二氯甲烷、醋酸乙酯、苯和苯甲醚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DB-624(30 m×0.53 mm×3 μm)毛细管色谱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为氮气;载气体积流量为2.0 mL·min-1;分流比为10:1;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0℃,保持6 min,以8℃·min-1的速率升温至90℃,保持2 min,再以20℃·min-1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5 min;采用顶空进样方式,顶空加热箱温度80℃,样品瓶平衡时间30 min。进行系统适用性、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线性关系和范围、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耐用性考察。结果 注射用胸腺法新中5种残留溶剂在各自线性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7%~106.3%;精密度、稳定性、耐用性均符合要求。5批胸腺法新中均未检出5种有机溶剂。结论 建立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重现性和耐用性好,可用于注射用胸腺法新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目标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接收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干预组(给予目标为导向的护理),各55例,比较2组患者3个月后的疾病认知及行为水平、心功能及生活质量(MLHFQ)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后,6MWT干预组为(442.64±131.53),高于对照组的(332.58±119.82),t=4.588,P<0.001;干预组的BNP为(539.54±193.57),低于对照组的(812.37±127.65),t=-8.726,P<0.001;干预组的LVEF为(54.46±5.86),高于对照组的(48.58±3.47),t=6.40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疾病认知评分为(51.46±3.73),高于对照组的(45.62±3.25),t=8.754,P<0.001;干预组的行为评分为(50.11±3.32),高于对照组的(36.38±3.14),t=-22.28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MLHFQ评分为(18.45±8.69),低于对照组的(41.25±7.15),t=-15.02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目标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转变患者日常行为,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方面,我国一些典型地区在组织管理、服务流程、服务方式、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其中,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群血压或血糖控制率较高,规范管理人群控制效果明显高于总体人群。调研发现的问题是,部分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人群就医费用水平较低,甚至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8—2020年武汉市单胎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发生趋势。方法 根据国家出生缺陷监测的质量管理要求,采集2008—2020年湖北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监测数据,筛选武汉市户籍的单胎产妇纳入分析,描述不同人群的出生缺陷分布情况与发生趋势。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1145单胎围生儿,其中出生缺陷患者1526例,发生率为11.64‰。武汉市总体出生缺陷发生率由2008年的20.62‰显著下降至2018年的8.36‰,年度变化百分比为-7.9%,该趋势在2018年出现拐点,但2018—2020年的上升趋势不显著。武汉市出生缺陷前5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1.96‰)、多指(趾)(1.78‰)、外耳其他畸形(1.57‰)、并指(趾)(0.72‰)、唇腭裂(0.58‰)。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由2008年的2.84‰下降至2020年的1.43‰,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3.8%;外耳其他畸形发生率由2008年的4.50‰下降至2020年的0.10‰,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19.3%。结论 2008—2018年武汉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逐年降低,但2018年之后有上升趋势,需引起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虽然逐年下降,但稳居出生缺陷顺位第一位,仍然是防控的重难点。此外,需要关注高危人群的出生缺陷防控,做好孕前保健与优生指导工作,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Alcohol consumption causes significant liver damage, including hepatitis, fibrosis, cirrhosis, and even primary liver carcinoma. Metadoxine (MTDX) is considered to be a beneficial treatment for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 because it accelerates the metabolism and elimination of ethanol.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the rat model of ALD was developed by feeding with 50% ethanol at the dose of 5 g/kg, and samples of serum and liver tissue were collected to test the levels of liver injury and inflammation and evaluate the hepatoprotective function of MTDX in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iltration of immune cells was performed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hepatoprotective mechanism of MTDX in the ALD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TDX attenuated liver injury, evidenced by decreased levels of alanine transamin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Meanwhile, the liver proinflammatory environment was improved after MTDX treatment, evidenced by decreased levels of TNF-α, IL-6, and NLRP3 in the liver tissue. Furthermore, inhibited infiltrations of macrophages and neutrophils were observed in MTDX-treated ALD rats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ALD rat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TDX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the progression of ALD,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might be related to its function of attenuating liver inflammation by inhibiting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Re-TURBT)在降低Ta和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率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86例诊断为Ta和T1期的NMIBC患者。患者接受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为对照组(40例),接受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为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首次电切术中均联合了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统计观察组二次电切的阳性率及肿瘤分期分级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的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最大径、肿瘤个数、首次电切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电切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11例(23.91%)检出残余癌,5例出现临床分期升级,4例病理分级升级。观察组术后2年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年总进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e-TURBT可明显降低Ta和T1期NMIBC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率,同时可获得更准确的肿瘤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索并总结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运动方案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制订和规范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和管理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使用PIPOST工具明确循证问题,设置检索策略以及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检索国内外常见数据库中涉及妇科恶性肿瘤相关下肢淋巴水肿运动方面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证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由2名经过循证护理系统培训的人员独立完成对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5篇系统评价,4篇指南,4篇原始研究,3篇专家共识。从禁忌人群、运动评估、运动方案、运动强度、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共6个方面汇总24条证据。结论汇总并分析了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运动方案的最佳证据,提供了具体建议,为规范运用和实践妇科恶性肿瘤相关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运动方案提供可靠的循证证据支持和参考意见,从而降低患者淋巴水肿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阐明一起疑似由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奶源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的病原学特征,为查明暴发源头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198例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奶制品和病例标本,进行菌株分离和鉴定。 分离到的蜡样芽胞杆菌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全基因组测序以及毒力基因分析。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  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9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符合食源性疾病暴发定义。 共分离到25株蜡样芽胞杆菌(5株来自奶制品,20株分离自病例标本)。 PFGE分型分析显示,13株病例标本菌株与5株奶源性菌株条带具有高度相似性。 25株蜡样芽胞杆菌对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和亚胺培南均敏感,但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完全耐药。  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疑似由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引起,应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