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8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33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825篇
内科学   479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3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94篇
综合类   1946篇
预防医学   877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723篇
中国医学   635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驻景丸加减方对形觉剥夺性近视小鼠视网膜自噬的影响。

方法: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近视模型组以及中药干预组,每组10只。除了阴性对照组外,近视模型组、中药干预组小鼠均使用半透明EP管遮盖右眼制成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模型; 中药干预组灌胃驻景丸加减方混悬液0.546g/(kg·d)(0.15mL/d),阴性对照组、近视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0.15mL/d),共4wk。分别于实验开始、实验结束,使用带状检影镜测量小鼠右眼屈光度,A超测量小鼠右眼眼轴长度。实验结束时,取所有小鼠右眼进行检测,免疫荧光法定位和检测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活性与迁移; 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自噬小体形成情况; 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视网膜组织自噬标志物LC3Ⅱ和p62蛋白定量及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实验结束时小鼠右眼屈光度示,近视模型组、中药干预组形成相对近视,近视模型组、中药干预组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实验结束时,近视模型组、中药干预组眼轴长度较阴性对照组眼轴长度显著增加(P<0.01)。免疫荧光法定位和检测Iba1示,近视模型组视网膜中Iba1的平均光密度增加趋势最明显,阴性对照组增高趋势次之,中药干预组有降低趋势,近视模型组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中药干预组较近视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且发现近视模型组、中药干预组Iba1向神经节细胞层迁移。透射电镜示,近视模型组、中药干预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观察到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q-PCR检测结果示,LC3Ⅱ、p62表达在中药干预组增加趋势最明显、近视模型组其次、阴性对照组最低。

结论:驻景丸加减方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强FDM小鼠视网膜自噬。  相似文献   

2.
3.
一男性尸体,约55岁,身高170.0cm,身体消瘦。笔者在解剖其腹腔时发现,腹腔内大部分器官形态位置正常,而乙状结肠位置异常,其上方降结肠位置基本正常,长度21.0cm,至左侧髂嵴最高点上缘高度续以乙状结肠起始,继而此乙状结肠随其系膜自降结肠最下端开始斜行转向右侧越过脊柱至右髂窝,全长19.5cm,其下端上方紧邻盲肠和阑尾,继而向下越过骨盆上口移行为直肠(图1)。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完成医保患者各种支付的精细化管理,让医院各专科合理诊疗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而达到平衡医保基金的支出。方法 通过计分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以医院医保管理评价为问题背景,详细描述了应用AHP解决综合排名问题的计算方法及结果比较。结果 AHP使用综合处理的方法依据决策者的两两比较矩阵计算标准的优先级wi和决策方案的优先级rij,更接近医院医保管理实际情况。结论 采用AHP方法完成医院医保管理评价,让医院医保管理更加精细化,使得评价更公平,有效促进了医院对于各临床专科在医保方面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在接种两剂已上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人群中序贯加强免疫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后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为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开放性试验设计,筛选入组360例已接种两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3~4个月、6~8个月、11~13个月的18周岁及以上研究对象并接种1剂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研究用疫苗接种前、接种后14 d血样,用于体液免疫检测,收集研究用疫苗接种后1个月内的所有不良事件。 结果 本研究入组360例研究对象,按研究对象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间隔时间分3组(A组91~120 d,B组181~240 d,C组331~390 d),各组120例,无研究对象脱落。三组年龄均值分别为38.13、40.22和45.73岁,各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16,P<0.001),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C组和A、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 IgG GMC(几何平均浓度)免疫前分别为4.81、4.23、2.12 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54,P<0.001),C组和A、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三组免疫后 IgG GMC 分别为106.69、124.05、80.04 A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28,P=0.133)。三组 IgG 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4.17%、87.50%、7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1,P=0.214)。免疫前血清针对Delta变异株和原型株不同组别的中和抗体滴度比较,三组原型株中和抗体GMT(几何平均滴度)为1∶2.18、1∶2.18、1∶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1,P=0.990);三组Delta变异株中和抗体GMT为1∶2.09、1∶2.17、1∶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8,P=0.686)。免疫后血清三组原型株中和抗体 GMT为1∶31.09、1∶34.90、1∶2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62,P=0.106);三组Delta变异株中和抗体GMT为1∶61.46、1∶77.44、1∶43.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05,P=0.123)。序贯加强免疫后血清对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和原型株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达到82.78%、83.33%。三组 SARS-CoV-2原型株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6.67%、87.50%、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0,P=0.026),其中C组低于A组和B组;三组 SARS-CoV-2 Delta变异株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7.50%、84.17%、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83,P=0.075)。发生不良事件人数为124人,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为34.44%。各组发生率分别为35.83%、40.83%和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7,P=0.064),所有研究对象出现的不良事件以接种部位不良事件为主,主要表现为疫苗接种部位疼痛(23.89%);全身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疲劳/乏力(6.94%),未发生与疫苗接种有关的SAEs。结论 接种两剂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序贯加强免疫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较长间隔期的免疫前IgG和免疫后原型株中和抗体阳转率较低,不同间隔期的免疫后IgG 、Delta变异株和原型株中和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基础免疫后6~8个月为最佳的接种间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血清瘦素变化与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于该院住院并接受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体重指数(BMI) = 24 kg/m2为标准,分为超重组(BMI ≥ 24 kg/m2n = 21)和正常体重组(BMI < 24 kg/m2n = 22);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前后及术后药物干预后血清瘦素水平、手术前后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术后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术前:超重组TAG和LDL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超重组TAG和LDL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超重组术前HDL、TC、TAG和LDL等血脂水平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6个月,超重组血清瘦素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期间,超重组结石复发1例,正常体重组无结石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清瘦素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明显降低,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6个月亦无明显增高,术后结石复发病例少,血清瘦素可能作为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检测指标,对于术后结石复发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治疗老年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术后感染患者53例,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正常剂量组20例、高剂量组33例,正常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采用正常剂量的、高剂量的替加环素。观察指标有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检测结果、病原菌清除率、病死率等。 结果高剂量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7.88%,明显高于正常剂量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的第7次给药后的谷浓度、中浓度、峰浓度(Cmin、C1/2t、Cmax) 、AUC0-24、AUIC值及PK/PD达标率显著高于正常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的治疗高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明显提高,病死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加环素在治疗老年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术后感染中有一定优势,高剂量替加环素不会加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改良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磷酸酶(BA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采取的置换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髋关节前入路组(对照组)和改良小切口入路组(观察组),每组各5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变化及血清PINP、BGP、BAP含量水平变化情况,两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 VAS评分、术后下地时间分别为(13.08±1.26)cm、(99.43±15.48)min、(162.59±25.29)mL、(4.48±1.04)分、(1.93±0.69)d,均低于对照组[(15.42±1.38)cm、(101.39±14.44)min、(173.84±25.29)mL、(6.42±1.04)分、(2.73±0.6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PINP、BAP、BGP含量水平分别为(1024.39±89.21)pg/L、(40.87±4.92)ng/mL,(9.77±1.42)ng/mL,高于对照组患者[(848.72±53.46)pg/L、(33.54±4.76)ng/mL,(8.58±1.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分别为(79.76±6.36)、(85.46±7.03)分,高于对照组[(71.27±8.93)、(79.68±7.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6.36%,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45%,低于对照组的1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能更好地改善围手术期不良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骨代谢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梨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08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50例病人(55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A组,46例病人(53髋)行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记录对比2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最大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下肢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病人影像学指标情况(外展角、前倾角、偏心距)和生存质量情况(以SF-36量表表示)。结果A组病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长于B组(P < 0.05~P < 0.01);A组病人术后1、3、7 d的HISS评分低于B组,VAS评分高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14、30、90、180 d的HIS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30、90 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显著优于A组,术后30 d单腿站立测试时间长于A组,术后90 d的6 min步行测试距离优于A组(P < 0.05),其他时间点2组病人下肢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小于B组,偏心距大于B组(P < 0.05);B组病人SF-36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总健康程度得分均优于A组(P <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经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术式,符合快速康复理念,但手术时长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三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绝经后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非甾体类药物(NSAID)+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予以NSAID+玻璃酸钠+依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评分、腰骨密度值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1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高于治疗前(P0.05);而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而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SAID、玻璃酸钠、依降钙素联合应用于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治疗,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还能提高活动度及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于临床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