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15篇
  免费   987篇
  国内免费   632篇
耳鼻咽喉   110篇
儿科学   153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809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2721篇
内科学   1299篇
皮肤病学   209篇
神经病学   552篇
特种医学   7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1501篇
综合类   5537篇
预防医学   2123篇
眼科学   233篇
药学   2101篇
  16篇
中国医学   2086篇
肿瘤学   47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1028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862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945篇
  2008年   926篇
  2007年   1200篇
  2006年   1113篇
  2005年   1203篇
  2004年   1009篇
  2003年   913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627篇
  1999年   690篇
  1998年   547篇
  1997年   531篇
  1996年   576篇
  1995年   415篇
  1994年   370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266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7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1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脓毒症(sepsis)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临床上针对脓毒症的治疗用药多以西药为主,长期使用存在抗生素耐药、激素不良反应和费用高昂等问题。因此,探寻新型、高效、安全、廉价的药物和治疗模式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中医药凭借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的独特优势,在脓毒症的预防和治疗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中医药与脓毒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较多。该文通过筛选相关临床研究与文献,从脓毒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发病机制,NF-κB信号通路和中医药对脓毒症的干预等方面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研究发现一些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中药复方和中药注射液可以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调节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效抑制NF-κB介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等炎症因子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各脏器损伤,改善预后。但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研究也存在促炎-抗炎平衡机制模糊、药代动力学不明及药物安全性评价较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性给国民健康、社会发展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这种不利局面下,中医药在KOA的临床防治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根据“辨证施治”理念的指导对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然而中医学在传统认知上作为经验医学的集成,现有的KOA中医药基础研究结果尚未完全阐明其客观化、现代化的属性,阻碍了中医药防治KOA科学内涵的揭示以及全面、系统的临床研究的开展和新药研发,如何开展完善、合理、可行的基础研究以进行KOA中医药客观化和现代化探索成为研究者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难题。随着系统生物学知识结构和研究手段的完善与更新,其与中医药的结合已经成为阐释并创新中医药理论内核、突破中医药研究瓶颈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目前KOA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现状与不足,突出系统生物学在目前KOA中医药研究中的关键作用及应用趋势,以期为今后KOA的中医药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卫强营弱"既是营卫不和的具体表现之一,又为太阳病中风证的病机,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营卫的概念及关系、主方作用及服药后护理的分析,明确其涵义为卫气与邪交争之势盛,营阴不守,自泄成汗而减弱。  相似文献   
4.
踝关节扭伤是人体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很多患者扭伤后会出现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踝关节支具是目前临床常用的FAI干预措施之一,但其疗效尚存争议。该文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Clinical Trial Register(CCTR)3个数据库中与踝关节支具治疗FAI相关的文献,对踝关节支具在改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功能、运动学指标和平衡能力及降低再扭伤发生率等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微生物组学与人类宿主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又一研究热点。Lederberg等~([1])首次提出"Microbiome"概念,定义为人体内共生、共栖、致病的微生物,这些遗传信息的总和称为"微生物组"。微生物与人类宿主共同进化,微生物组包含着大量人类独特的代谢功能~([2])。随着2007年人类微生物组项目开展,口腔、鼻腔、肠道、阴道和皮肤的微生物研究相继开展,而呼吸道微生态并不包括在人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究《王仲奇医案·泄泻》中治疗泄泻的用药配伍特色。方法:从《王仲奇医案》中选取泄泻病案,提取方药信息,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整理归纳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运用SPSS 22.0对用药情况进行相关数据挖掘分析,阐述王氏辨治泄泻经验,综合分析其辨治方药规律特色。结果: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五味药物分别是:茯苓、白术、佩兰、肉豆蔻、益智仁。性味归经方面,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温、寒、平居多,归经以脾、胃、肝、肺经为主。药类频数分析反映补虚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理气药为最常用的药物类别。聚类结果分析包括:C1:枳壳、大腹皮;C2:防风、禹余粮、罂粟壳;C3:白芍、益智仁;C4:神曲、大麦;C5:石斛、化橘红;C6:枳壳、大腹皮、陈皮、白豆蔻、半夏;C7:蒲公英、鸡内金;C8:白术、肉豆蔻、茯苓;C9:佩兰。结论:《王仲奇医案》所载泄泻以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及脾肾阳虚证为主;数据挖掘分析王仲奇治疗泄泻用药规律的总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牙周炎患者实施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90例牙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应用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对照组(45例,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IL-8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56%)与对照组(1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实施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的疗效更佳,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3~6岁儿童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采用普查形式对黄浦区12所幼儿园的3 27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并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黄浦区3~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1.4%,龋均为2.39,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5.5%;乳牙患龋状况和龋齿充填情况随年龄增加而提升,男、女患龋率和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岁儿童82.7%的龋齿集中在1/3儿童;最容易患龋的牙位为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相比,黄浦区3岁、4岁、5岁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均低于全国城市水平,龋齿充填构成比高于全国城市水平。【结论】上海市黄浦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状况和充填情况好于全国水平,但龋患仍处于高流行水平,龋损充填依然不足。表明应进一步加强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特别是龋病高危儿童的监测和防治,并且乳牙龋病预防关口需前移3岁以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双氢青蒿素抑制银屑病样小鼠皮肤炎症反应,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双氢青蒿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将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双氢青蒿素于咪喹莫特处理前1 h灌胃处理。结果:PASI临床评分和小鼠背部皮肤大体变化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明显抑制小鼠红斑、银屑和皮肤厚度,呈剂量依赖性,且PASI临床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明显抑制表皮增厚,钉状突起明显缩短,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使小鼠皮肤中Ki67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相对于模型组,双氢青蒿素处理小鼠在银屑病诱导后的第3天和第6天小鼠皮损组织中的IL-1β、IL-18、IL-6以及CXCL-1表达显著下降,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计量依赖性(P0.05);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明显抑制银屑病小鼠皮损中NF-κB(p65)和p-p38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P0.05),磷酸化ERK的表达在双氢青蒿素高剂量组表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反应,其可能机制是通过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