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8岁,因“间断右上腹痛3年余”于2020-08-22入院。既往在外院诊断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经抗感染等治疗后好转出院。此后每年发病1~2次,近期复查B超提示胆囊结石明显增大,为求治疗入住内二科。患者无特殊不适,既往有结肠腺瘤行内镜下切除史。查体无特殊。血常规、大小便常规、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乙肝两对半、多项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均正常;心脏彩超、胸部CT及肺功能检测未见异常。腹部B超提示胆囊壁厚4 mm,胆囊内强回声,直径最大18 mm,考虑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营养不良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以SGA评分、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BMI五项作为营养评价指标,分为A组(营养不良评分≥3)和B组(营养不良评分〈3),分别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进行对照分析,并以相同方案(2HREZ/4HEZ)治疗A组和B组病人,观察两组病人的疾病转归情况。结果营养不良肺结核病人CD3、CD4和NK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营养不良评分越高,下降越明显,治愈时间也越长。结论肺结核病人存在细胞免疫受损程度和营养不良严重程度正相关,并将影响到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逐渐得到普及应用。2002年2月-2005年6月,我们共行髋关节置换术67例,住院期间出现不同程度手术并发症1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HBV G1613A和C1653T变异对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展、病毒体外复制力及核心启动子(CP)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58例研究对象,包括65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1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73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从患者血清中提取HBV DNA,PCR扩增HBV DNA全长基因组,统计G1613A、C1653T和G1613A+C1653T变异的发生率.构建相应载体进行体外功能实验,观察病毒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对病毒复制力及其CP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258例患者中共检出B、C、D三种基因型,其检出率分别是22.2%、76.2%和1.6%.G1613A、C1653T及G1613A+C1653T变异发生率随疾病程度加重依次升高.AHB、CHB和ACLF患者上述3种变异的检出率分别为13.70%、31.80%和45.20%(P<0.01),2.30%、16.30%和27.40%(P<0.01),2.29%、12.07%和23.29%(P<0.05).与野生株相比,G1613A变异株复制力升高6%,HBsAg降低15%,HBeAg表达呈阴性,CP转录活性降低16.2%;C1653T变异株复制力升高10%,HBsAg升高55%,HBeAg与野生株接近,CP转录活性升高17.1%;G1613A+C1653T变异株复制力升高7%,HBsAg升高66%,HBeAg升高227%,但对CP转录活性没有影响.结论 G1613A、C1653T在CP区的变异可增加HBV复制力,影响CP转录活性和HBV抗原的表达,G1613A+C1653T联合变异可能对这些功能产生协同作用,推测这三种变异与乙肝重症化发生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60℃加热1 h可有效灭活埃博拉病毒的观点,探讨用该条件加热处理对常规临床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对40例受检者用枸橼酸钠抗凝管和EDTA-K2抗凝管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分为2份,检测未进行加热灭活处理(灭活前)和进行了加热灭活处理(灭活后)样本的生物化学、免疫、凝血和血常规指标,比较热灭活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灭活前相比,灭活后样本的生物化学和免疫项目中总蛋白、总胆红素、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钠、钾、氯、C-反应蛋白、尿素氮、葡萄糖、HBs 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有较显著降低,但下降幅度不到80%且灭活前、后数据存在相关性(r0.80,P0.01),用回归方程校正后检测数据仍具有参考价值;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胆碱酯酶和肌酸激酶的测定值下降非常明显(P均0.01),且灭活前后2组数据无显著相关性。凝血检测项目中,D-二聚体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均受到热灭活严重影响。血常规项目中,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样本须要事先稀释。结论 60℃加热1 h灭活处理对部分生物化学、免疫和血常规项目无明显影响,部分项目检测值明显降低,但其中有6项指标经校正后仍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我国肝衰竭的主要类型,其病情发展迅速、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ACLF的主要病因,其中HBV前C(PC)/核心启动子(CP)区基因变异与ACLF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重点介绍HBV PC/CP区基本结构和功能、PC/CP区变异后生物学特性的改变、ACLF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PC/CP区变异与ACLF疾病进展的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肛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900例肛肠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术后再出血46例,尿潴留11例,感染6例,严重水肿疼痛8例,肛门狭窄1例。结论肛肠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占3%,只要规范术中处理,术后多观察,重视创面局部的处理,早期积极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HBsAg和抗HBs双阳性(简称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病毒S基因主要亲水区(MHR)新增N-糖基化突变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09年7月-2015年6月在解放军302医院就诊的284例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通过巢式PCR方法扩增血清样本HBV S基因全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MHR新增糖基化突变和其他临床指标与HCC发生的相关性并动态分析18例双阳性HCC患者临床确诊HCC前后S区新增N-糖基化的突变情况.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40岁、HBsAg>中位数、HBeAg阴性和MRH新增N-糖基化突变是双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发展为HCC的危险因素(分别为OR=4.281,95%CI 1.843~9.941,P=0.001;OR=3.146,95%CI 1.633~6.060,P=0.001;OR=2.097,95%CI 1.010~4.357,P=0.047;OR=4.381,95%CI 1.842~10.417,P=0.001),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HBs>中位数、抗HBe阳性和HBV DNA水平与HCC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8例双阳性HCC患者样本中有8例在发生HCC 1~4年前已携有新增N-糖基化突变.结论 在双阳性患者中HBV S基因MHR区新增N-糖基化突变与HCC发生密切相关,HBsAg和抗HBs双阳性叠加MHR新增糖基化突变可作为慢性HBV感染患者HCC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稳定复制中国流行株C基因型HBV的小鼠模型.方法 将携带1.3倍C基因型HBV基因组(adr血清型)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8-1.3HBV-C转导人肝癌细胞HuH7,采用ELISA法评估HBV抗原(HBsAg、HBeAg)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筛选高表达的重组病毒,经尾静脉注射入6~8周龄C57BL/6小鼠体内,建立HBV-C复制小鼠模型(实验组,n=8);同时建立文献已报道HBV-D复制小鼠模型(对照组,n=7,rAAV8-1.3HBV-D,ayw血清型).动态监测两组小鼠血清(眼底静脉丛采血)HBV DNA载量和HBsAg、HBeAg的抗原表达量;于第9周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分析HBsAg和HBcAg的表达.结果 重组病毒rAAV8-1.3HBV-C体外转导人肝癌细胞HuH7,72h后细胞上清中可检测到HBsAg和HBeAg的表达.小鼠注射重组病毒后第2、3、5、7、9周,血清HBV DNA存在稳定复制,血清HBeAg表达水平较稳定,但血清HBsAg表达存在波动.两组小鼠肝组织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结构异常,但可检测到HBsAg和HBcAg蛋白.结论 利用高嗜肝性重组8型腺相关病毒载体携带1.3倍C基因型HBV基因组体内转导C57BL/6小鼠,成功地建立了稳定复制并持续表达C基因型HBV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汪学智  王琳  夏凡  容芳  黄鹏宇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57-3358
目的 比较初治菌阳老年肺结核患者使用标准化疗方案时,静脉与口服两种不同方法应用利福平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 将100例初治菌阳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强化期分别用HEZ加利福平注射液和HEZ加利福平胶囊方案治疗.分另观察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率、结核症状好转率、痰菌阴转率、X线胸片吸收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3 d内消化道反应率分别为14%和82%(P<0.05);1周末肝功能异常率分别为16%和12%(P>0.05);2周末肝功能异常率分别为36%和30%(P>0.05);1周内结核症状好转率分别为96%和70%(P<0.05;2周末胸片显吸率分别为80%和32%(P<0.05);2月末痰涂片阴转率分别为52%和34%(P>0.05);6月末痰涂片阴转率分别为96%和82%(P<0.05);疗程内方案更改率分别为14%和82%(P<0.05).结论 初治老年肺结核患者强化期静脉较口服应用利福平疗效指标优化,消化道反应减少,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增加,标准方案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