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慢性疾病和死亡原因,目前已占全球致死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五大负担的疾病。因此许多学者纷纷通过COPD动物模型的构建和研究,以期进一步阐明COPD发病的遗传背景、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并由此进行防治药物的探索与筛选。本文就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和其他理化因素等诱导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导循证护理在观察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多因素的护理研究,减轻或消除患者患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住院患者160例,分实验组(循证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实施传统的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引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了解住院治疗中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针对其负性情绪,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出院时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患者患病时的心理状态、对冠心病危险因素、治疗的依从性和健康生活行为的认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患病时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心理等,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了解、治疗的依从性和健康生活行为的认识.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促进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对冠心病患病治疗中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延缓病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院内外误、漏诊占5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占84.7%,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至(69.06±15.26)mmHg,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鄄a)O2]明显增大(37.53±19.47)mmHg,D鄄二聚体(D鄄dimer)≥0.5mg/L者占97.3%,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肺动脉压升高占58.8%,右心室增大占50.0%,右室壁增厚8例,提示存在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确诊手段不断完善,其中CT肺血管造影(CTPA)阳性率100%,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显像)阳性率96%。结论:误、漏诊率高仍是PTE诊断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血气分析、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方便快捷的筛选指标,CTPA、V/Q显像等无创性检查对诊断PTE准确可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颈外静脉注入自体血栓建立大鼠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模型,观察急性PTE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变化和表达,及其在PTE后肺组织病理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PTE组及假手术(sham)组.于制模后2 h、6 h、24 h及72 h处死大鼠.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MP-9和VEGF浓度;考马斯亮兰法测定BALF中总蛋白浓度并进行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MP-9和VEGF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病理结果:PTE组栓塞区肺组织有肺损伤改变;sham组未见上述病理变化;②血清学结果:PTE组MMP-9和VEGF浓度在6 h、24 h和72 h显著高于sham组(P<0.01);③BALF结果:PTE组MMP-9浓度24 h时显著高于sham组(P<0.01);VEGF 2 h和24 h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P<0.01);PTE组BALF中总蛋白浓度和细胞数2 h和24 h组均显著高于sham组(P值均<0.01);④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TE组MMP-9和VEGF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结论 急性PTE可引起肺损伤.PTE可引起血液中MMP-9和VEGF细胞因子释放及其肺组织中显著表达,促进炎性细胞和蛋白渗出,参与PTE相关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凝血-纤溶功能异常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立宇  王辰  庞宝森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4):1081-108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因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致慢性缺氧,可继发红细胞增多和血黏滞度增高,引起血流高黏、高聚、高凝及微血栓形成。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纤溶功能异常进一步恶化,对病情进展的影响已经为临床高度关注。研究同时发现COPD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关系密切,其合并深静脉血栓(DVT)甚至肺血栓栓塞症(PTE)已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验性兔肺血栓栓塞症 (PTE)后凝血纤溶系统、肺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尿激酶对凝血纤溶系统及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 4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栓塞组及尿激酶组 ,每组 8只。单纯栓塞组及尿激酶组经兔股静脉注入自体血凝块制备兔PTE模型。尿激酶组用尿激酶治疗动态观察尿激酶治疗前后兔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和血浆中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的变化。结果 解剖肺脏栓塞部位肉眼观 ,见肺表面点片状出血灶 ;镜下肺动脉血管内可见注入的血凝块与继发的血栓形成 ,肺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肺泡和间质内有局灶出血。肺栓塞后血D 二聚体 (D dimer)、ET 1、vWF水平明显增高 ,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NO、抗凝血酶Ⅲ (AT Ⅲ )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PTE兔经尿激酶治疗后肺脏病理改变减轻 ,D dimer水平在栓塞后 1及 2h高于栓塞前 (P <0 0 5 ) ,4h后降至栓塞前水平 ;t PA、NO及AT Ⅲ在肺栓塞后低于栓塞前 (P <0 0 5 ) ;ET 1在栓塞后 2h高于栓塞前(P <0 0 5 ) ,4h降至栓塞前水平。结论 PTE对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及肺血管内皮功能均有重要影响。PTE兔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可维持机体凝血纤溶系统的平衡及保护肺血  相似文献   
7.
重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u-PA)是一种较新的溶栓剂,为重组单链糖蛋白产物。目前,ru-PA用于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研究尚不多见。我们拟通过经颈外静脉注入^125I-标记的加热血栓,建立大鼠PTE模型,对比ru-PA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不同方案的溶栓效果以及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维A酸对大鼠实验性阻塞性肺气肿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观察维A酸 (RA)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大鼠的预防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Wistar大鼠 36只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用药组 ,每组 12只 ,模型组和用药组大鼠进行熏香烟实验 ,用药组同时用RA进行预防。吸烟实验结束后 ,观察各组大鼠的病理及肺功能情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和MMP 9的活性变化 ,免疫组化法观察MMP 2和MMP 9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肺功能指标 0 3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0 3 )、FEV0 3 /FVC(用力肺活量 )和功能残气量 (FRC)分别为 [(5 1± 0 4 )ml、(71± 10 )ml/s、(7 2± 2 2 )ml],与正常对照组 [(6 0± 0 3)ml、(87± 3)ml/s、(2 9± 1 1)m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模型组MMP 2和MMP 9的活性分别为 [(1 0 6± 0 2 3)ng/ml、(0 96 0± 0 2 30 )ng/ml],其表达与正常对照组 [(0 5 3± 0 17)ng/ml、(0 30 0± 0 0 90 )ng/m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用药组肺功能指标分别为 [(5 2± 0 4 )ml、(81± 5 )ml/s、(6 1± 2 7)ml/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用药组MMP 2和MMP 9的活性 [(0 83± 0 2 3)ng/ml、(0 5 70± 0 0 10 )ng/ml]和表达与模型组比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我们通过痰诱导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痰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O)、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及其与气流受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在气道的持续存在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恶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缺氧又是COPD患者病情进行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介导大鼠气道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导致肺血管结构重建.体外及动物实验均表明,氨溴索可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本研究意在观察氨溴索对慢性缺氧大鼠血液及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