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及自然流产组织检测数据的回顾性分析,阐述年龄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进而评估高龄患者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的有效性。方法对我中心2014.01-2016.12期间PGS患者胚胎及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分布频数进行计算比对;并将PGS患者及自然流产患者按照年龄分为n30岁,30岁≤n35岁,35岁≤n40岁,n40岁4个组,计算各组胚胎及流产组织染色体正常/异常数(率);统计分析各组PGS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胚胎及流产组织中染色体异常占比分别为59.02%及52.28%。依照4个年龄分组,胚胎及流产组织中染色体非整倍性比率分别为56%、61%、65%、78%和44.55%、46.05%、81.32%、85%。4组PGS患者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n40岁组流产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PGS能有效避免因染色体异常胚胎植入而引起的自然流产;随女性年龄增长,胚胎染色体非整倍性增加;PGS能帮助高龄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卵巢高反应患者全胚冷冻后首次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中心接收的年龄<35岁卵巢高反应全胚冷冻患者首次行FET的861个周期资料。根据首次FET时间分为3组:取卵术后第1次月经周期组(A组,n=140);取卵术后第2次月经周期组(B组,n=415);取卵术后≥第3次月经周期组(C组,n=306)。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FET周期临床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FET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ET子宫内膜准备方案方面,A组的自然周期(NC)及诱发排卵周期(OI)占比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激素替代周期(HRT)占比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而三种方案的占比在B组及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间的双侧卵巢大小、盆腔液体阳性患者占比及卵巢内含血体患者占比有显著性差异,且均为A组>B组>C组(P<0.05)。3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中出现妊娠后卵巢不全扭转3例,其中2例经手法复位后好转,1例经阴道B超引导下卵巢囊肿穿刺抽吸术后好转。结论卵巢高反应患者全胚冷冻后首次FET时间并不明显影响妊娠结局;但取卵术后第1次月经周期间卵巢体积大,有发生卵巢扭转的危险,因此,从安全角度,建议FET选择在卵巢恢复1月后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症患者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并于术后行IVF-ET助孕的不孕症患者共93例,记录其术中、术后及IVF-ET过程中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未孕组和妊娠组,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术后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术中EFI评分,行多因素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术中EFI评分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的术后AMH水平和术中EF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基本资料相似的情况下,术中EFI评分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独立因素,EFI评分越高,妊娠率越高。单用EF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9(95%CI:0.604~0.814),其预测妊娠结局的敏感度为0.867,特异度为0.521,其最佳阈值为5.5分。EFI评分和术后AMH联合预测妊娠结局的AUC为0.793(95%CI:0.626~0.833),其预测的敏感度为0.867,特异度为0.521。EFI评分单独预测和联合术后AMH值预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术中EFI评分可用于预测术后IVF-ET妊娠结局,当EFI评分>5.5分时,患者妊娠率明显增加,临床对于EFI评分较低的患者,IVF-ET助孕前要给予充分的评估并慎重选择促排卵方案及移植策略,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与新鲜胚胎移植的新生儿出生结局。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单胎活产的3 9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的不同分为鲜胚移植组(2632例)和FET组(1 329例);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自然妊娠分娩单胎活产的1 5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FET组和鲜胚移植组的助孕资料,以及3组新生儿的分娩孕周、出生体重、早产率、低出生体重比例、极低出生体重比例及巨大儿比例等。结果 FET组患者的平均年龄[(29.76±4.11)岁]显著低于鲜胚移植组[(30.60±4.22)岁](P0.05)。FET组和鲜胚移植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 329.52±553.95)g和(3 247.89±508.00)g]均显著小于自然分娩组[(3 388.89±461.00)g],但FET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鲜胚移植组(P均0.05)。FET组的早产率(8.50%)、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5.79%)显著低于鲜胚移植组(分别为10.22%、7.33%),而巨大儿出生率(11.44%)显著高于鲜胚移植组(6.50%)和自然分娩组(5.33%)(P均0.05)。FET组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3.60%)(P0.05)。校正年龄因素后,上述差异依然存在。结论 FET助孕后的新生儿结局有优于鲜胚移植周期的趋势,但仍劣于自然妊娠;FET周期巨大儿出生率的增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EP)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接受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冻融胚胎移植(FET)助孕后发生异位妊娠病例的助孕指征、助孕方式、异位妊娠类型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71新鲜助孕周期(IVF-ET,ICSI),417个冷冻周期(FET),1025个周期临床妊娠,其中宫内妊娠980个周期,妊娠成功率46.8%,异位妊娠45个周期(宫内宫外同时妊娠3个周期),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06%:其中输卵管因素实施IVF-ET后发生异位妊娠37个周期,占82.22%。年龄、移植胚胎个数与本次助孕后异位妊娠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IVF输卵管因素是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移植管距宫底位置、取卵数、移植前内膜厚度与EP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2年6月~2009年6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160例临床妊娠中宫内外复合妊娠9例,发生率为0.78%.7例宫内外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后5例继续妊娠.结论 输卵管病变是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好发因素.及早、全面的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有利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早期诊断,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行输卵管切除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两种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单胎子代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通过FET获得单胎活产儿的976个周期。根据不同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两组:自然周期(NC)组(n=544);激素替代周期(HRT)组(n=43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体重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不孕类型、不孕因素、不孕年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占比、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移植胚胎数、移植次数、移植胚胎胎龄、辅助孵化(AH);比较两组的巨大儿发生率、低体重儿发生率、早产率、出生性别比、剖宫产率、平均出生孕周、平均出生体重及平均出生身长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案一般资料中,HRT组AMH水平[(4.51±3.62)ng/ml vs.(3.51±2.10)ng/ml]、PCOS患者占比(19.91%vs.5.33%)、移植胚胎数[(1.65±0.52)vs.(1.57±0.51)]及移植卵裂期胚胎占比(56.02%vs.53.68%)均显著高于NC组(P<0.05)。围产期结局中,HRT组剖宫产率(77.78%vs.70.77%)、巨大儿发生率(8.10%vs.4.96%)及早产率(7.41%vs.5.88%)均显著高于NC组(P<0.05);而两组间低体重儿发生率、出生性别比、平均出生孕周、平均出生体重及平均出生身长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两组间早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HRT组巨大儿发生率[OR=1.42,95%CI(1.12,2.05)]及剖宫产率[OR=1.30,95%CI(1.23,1.56)]仍显著高于NC组(P<0.05)。结论相较于HRT方案,NC方案的FET患者单胎子代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更低,围产期结局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超促排卵周期中,体重指数(BMI)对因预防OHSS取消新鲜胚胎移植(简称周期取消)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2018年在本中心就诊的719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MI值(亚洲标准)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BMI<24 kg/m2),超重组(24≤BMI<28 kg/m2),肥胖组(BMI≥28 kg/m2)4组,同时以不同促排卵方案分为GnRH-a长方案亚组和GnRH-A拮抗剂方案亚组,探究各组女性BMI对周期取消的独立影响作用。结果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肥胖组和低体重组相比发现,肥胖组移植取消可能性显著降低(OR3.61;95%CI:0.84~15.54);与低体重组相比,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移植取消可能性呈下降趋势(OR2.33;95%CI:0.56~9.75)、(OR1.76;95%CI:0.46~6.80)。进一步分层分析提示,在长方案组,与低体重组相比,超重组移植取消可能性明显降低(OR2.86;95%CI:1.29~6.33),肥胖组和低体重组相比,移植取消可能性亦明显降低(OR2.77;95%CI:1.16~6.63),有统计学意义;在拮抗剂组,和低体重组相比,超重〖JP2〗组及肥胖组移植取消可能性呈下降趋势(OR2.31;95%CI:0.65~8.25)、(OR1.83;95%CI:0.48~6.99)。结论 PCOS患者中,BMI越低周期取消的可能性越高,这种趋势在长方案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拮抗剂组则不明显。因此,PCOS患者在选择促排卵治疗方案时,除了常规考虑患者卵巢功能,年龄等情况,女性BMI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