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β细胞功能检查是否能真正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往研究发现,β细胞功能的检查结果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方案的指导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部分原因可能是受到高血糖时葡萄糖毒性的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检测结果不能反映真正的β细胞功能。本研究假设在经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后检测到的β细胞功能可能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更大的价值并予以验证。研究结果提示在非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β细胞功能的水平与治疗方案选择间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ACE)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性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176名 2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 16内含子插入 /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D)型多态性 ,利用B型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的情况 ,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筛选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1)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组ACE基因DD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组 (DD基因型频率 :0 .5 0vs 0 .18;D等位基因频率 :0 .71vs0 .38;P <0 .0 1)。 (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ACE基因DD型、年龄、合并高血压及男性是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危险因素 (OR分别为 3 .86 9,1.0 81,2 .44 7,2 .173,P <0 .0 5 )。 (3)在控制了年龄、性别、高血压后的危险性分层分析显示 ,ACE基因DD型是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病相关 ,且其作用独立于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近4年我国T2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治疗情况变化。 方法 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网”项目组于2009-2012年连续4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参加本横断面研究,按照《数据采集标准操作流程(SOP)》询问患者。收集了解患者人口学信息、治疗方案、血糖控制情况,并填写至《监测网登记表》。以HbAlc〈7.0%为达标。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09-2012年参加调研的T2DM患者分别为143123、172199、238656和223114例;至少有1种伴随疾病比例分别为63.8%、54.7%、52.1%和48.6%;平均HbAlc水平分别为7.97%、7.89%、7.85和7.74%;HbAlc达标率分别为35.28%、32.33%、31.77%和30.15。最常见的合并伴随疾病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结论 我国T2DM患者HbAlc总体达标率低;约50%的T2DM患者合并至少1种伴随疾病。因此,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未服用甲状腺激素的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未服用甲状腺激素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并分析其与是否服用二甲双胍的关系。结果未服用二甲双胍组与服用二甲双胍组的血清FT3(4.65±0.68vs4.59±0.67pmol/L)、FT4(17.88±3.26vs17.75±2.85pmol/L)、TT3(1.79±0.42vs1.77±0.38nmol/L)、TT4(107.9±22.1vs109.2±22.1nmol/L)和lnTSH(0.49±0.83vs0.47±0.87mU/L)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服用甲状腺激素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16189T→C变异与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线粒体DNA16189T→C变异在2型糖尿病(DM)人群中的发生率和该基因变异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以及对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对383例随机抽取的无亲缘关系的2型DM患者及151例无糖尿病的正常对照者进行筛查。结果(1)2型DM患者中mtDNA16189T→C变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P<0.0001);(2)母亲有糖尿病的2型DM患者中mtDNA16189T→C变异的发生率高于无母系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27%,P=0.012);(3)在2型DM患者中,与mtDNA16189T→C变异阴性组相比,mtDNA16189T→C变异阳性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1.5μU/L±2.5μU/Lvs1.2μU/L±1.2μU/L,经对数转化后为0.24μU/L±0.07μU/Lvs0.2μU/L±0.07μU/L,P=0.031),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4.58±0.76vs-4.42±0.75,P=0.03)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6.52±10.69vs5.03±6.35,经对数转化后1.47±0.76vs1.30±0.75,P=0.04)。(4)在正常对照组中,mtDNA16189T→C变异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围比、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mtDNA16189T→C变异是2型DM的易感基因之一,它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的能量代谢,使ATP产生受阻,从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摄取和糖代谢,导致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正"大夫,您快帮我看看我是不是得糖尿病足了?"王大妈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担忧。许多糖尿病患者都"谈‘糖尿病足’色变",因为大家知道得了糖尿病足就可能面临截肢,由此带来的肢体病痛和心理病痛,以及未来发生残疾,会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其实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避免的今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POEMS综合征患者合并的内分泌异常的特点,为在合并内分泌系统异常的患者中识别出POEMS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以“POEMS综合征”为词检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案数据库,共纳入23例患者。使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入组患者平均年龄47岁,男女比例为1.88 ∶1,首发症状以多发神经病变(56.5%)最为多见,从首发症状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30个月。就诊于神经内科的患者例数最多,诊断的中位时间最短。患者各项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多发神经病变100.0%、器官肿大82.6%、内分泌异常95.7%、浆细胞克隆性增生52.2%、皮肤改变91.3%,临床体征有视乳头水肿45.5%、血管外负荷增加43.5%、血小板升高43.5%、Castleman病17.4%。在内分泌系统异常中,泌乳素水平异常的发生率最高,为60.0%,其次分别为甲状腺轴及肾上腺轴功能异常。在内分泌系统受累的患者中,2个靶腺受累的发生率最高,占36.5%。结论:内分泌系统异常是POEMS综合征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者以及泌乳素水平或糖耐量异常者,尤其是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者,应提高警惕,关注多发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减少POEMS综合征的误诊、漏诊,同时,对POEMS综合征患者需全面评估各个内分泌系统的异常,以使患者得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基动脉硬化性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76名2型糖尿病患ACE基因16内了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型多态性,利用B型超声检测糖尿病患颈动脉硬化性病变的情况,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2型糖尿病患颈动脉硬化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与T2DM患者治疗方案之间的关系。方法331例T2DM患者分为4组:生活方式干预组58例、非促泌剂类口服降糖药治疗组110例、促泌剂类口服降糖药治疗组70例和胰岛素治疗组93例。经过2周不同治疗方案的血糖强化控制后,测定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结果(1)组间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中位数)、BMI、WHR、人院前平均2hPG、出院前平均2hPG、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AIR)和葡萄糖处置指数(DI)有统计学差异;(2)年龄、糖尿病病程、BMI、入院前平均FPG、入院前平均2hPG、出院前平均2hPG、LN—AIR(4.53±0.69vs4.22±0.74)和DI有统计学差异;(3)非胰岛素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问的糖尿病病程、年龄、BMI、入院前平均FPG和2hPG以及AIR有统计学差异;(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BMI和入院前平均2hPG与是否需胰岛素治疗的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不同病程T2DM患者的BMI和入院前平均2hPG与是否使用胰岛素相关;AIR状态和DI不是决定治疗方案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将已合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口服吡格列酮,每日30mg;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各118例,疗程12周。结果 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有明显下降(P<0. 01);糖化血红蛋白2组均有下降,试验组为-1. 06%,对照组为-0. 51%,均P<0. 01。2组胰岛素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了0. 11mmol·L-1 (P<0. 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了0. 21mmol·L-1(P<0. 01),血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 01),体重指数升高了0. 36 (P<0. 01)。试验组中,仅1例因中度肝功能异常退出试验,水肿较常见,程度轻。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2组相近。结论 口服降糖药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盐酸吡格列酮30mg,可显著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高血压状态,病人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