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伴有或不伴有腹水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10月-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就诊的HBLC患者57例,其中无腹水30例(HBLC-WOA),有腹水但无SBP 27例(HBLCWA),并纳入28例健康志愿者(HC),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比较两组肝硬化患者间肠道菌群的分布差异。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3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间各物种相对丰度差异的比较采用多重假设检验,采用Benjamini和Hochberg错误发现率(fdr)进行调整,Pfdr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不同条件下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相似性分析(ANOSIM)和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Adonis)。结果伴随腹水的出现,HBLC患者粪便微生物群的多样性降低(P=0. 042)。PCo A结果显示,HBLC-WOA组、HBLC-WA组与H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LC-WOA vs HC,ANOSIM:R=0. 159,P=0. 001,Adonis:R2=0. 067,P=0. 001; HBLC-WA vs HC,ANOSIM:R=0. 323,P=0. 001,Adonis:R2=0. 107,P=0. 001)。在属水平上,与HC组比较,HBLC-WA组罕见小球菌属和假丁弧菌属的丰度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 01、0. 001),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和韦荣球菌属的丰度显著增加(P值分别为0. 05、0. 001、0. 01)。大肠埃希菌属和韦荣球菌属均与CTP评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均呈正相关,与血清Alb水平均呈负相关(P值均0. 05)。假丁弧菌属、norank_f_毛螺菌科、unclassified_f_毛螺菌科、布劳特氏菌属与Alb水平均呈正相关,与CTP评分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P值均0. 05)。KEGG通路分析显示,伴随腹水的出现,与转录相关蛋白、α-亚油酸代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细菌侵袭上皮细胞和胆汁分泌通路相关的菌群丰度逐渐上升(Pfdr值均0. 05),而与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相关的菌群丰度逐渐下降(Pfdr0. 05)。且细菌侵袭上皮细胞通路与大肠埃希菌属的丰度呈正相关(P 0. 001),肠杆菌属丰度与胆汁分泌通路呈正相关(P 0. 001)。结论 HBLC-WA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以硬壁菌门的罕见小球菌属和假丁弧菌属丰度降低,变形菌门的肠杆菌属和大肠埃希菌属丰度增加为特征,肠杆菌可能参与胆汁分泌通路,大肠埃希菌可能参与上皮细胞的细菌侵袭通路,提示对于无SBP的HBLC-WA患者,调节肠道菌群的同时,可能也要考虑SBP的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药物性肝损伤(DILI)多以急性肝损伤为主要表现,直接以肝硬化失代偿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较少见。现报道中药治疗甲氨蝶呤致DILI合并肝硬化失代偿上消化道出血1例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后1个月余"于2016年3月3日来本院初诊。患者2016年1月24日因突发上消化道出血于当地医院住院,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院。自诉此次上消化道出血前未曾呕血,但发现黑便1个月余。既往有高血  相似文献   
3.
祛湿化瘀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祛湿化瘀方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采用Wistar 雄性大鼠,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在造模2周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祛湿化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灌胃用药2周.观察大鼠体重、肝指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以及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明显大泡样脂肪变性;肝组织TG、FFA含量以及血清ALT、AST、GGT活性显著升高.祛湿化瘀方各剂量组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显著减轻;肝组织 TG、FFA含量和血清ALT、AST、GGT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组降低ALT的作用显著强于中、低剂量组.结论:祛湿化瘀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肝硬化死亡患者的感染特征及中医证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143例肝硬化伴或不伴感染的死亡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肝硬化病因、中医证型、实验室指标、并发症、感染部位及感染病原体等,并计算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终末期肝病血清钠模型(MELD-Na)评分。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143例患者肝硬化病因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血吸虫感染位列其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腹腔积液(85.31%)、原发性肝癌(57.34%)、慢加急性肝衰竭(54.55%)、急性肾损伤(50.35%)、胸腔积液(45.45%)、肝性脑病(42.66%)、门静脉血栓(39.16%)、门脉高压相关消化道出血(32.87%)等。直接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循环衰竭、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及呼吸衰竭。感染发生率为72.73%,感染部位包括肺部、腹腔、尿路、皮肤/软组织...  相似文献   
5.
运用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胶原染色、免疫组化、电镜等病理形态学方法观察旋复花汤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和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作用。结果发现旋复花汤能有效阻断大鼠肝纤维化和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证明活血化瘀为主方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性,提示(1)肝纤维化过程中有“血瘀”之存在。(2)肝窦毛细血管化可能是肝纤维化“血瘀”证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静脉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分别给予中药联合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静脉和单纯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静脉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血钠、尿钠、肝功能及彩色多普勒测定腹水量和门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腹水消退的总有效率为86.7%,而对照组为59.2%,且对照组中没有腹水消退I级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后肝功能明显改善,门脉血流量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联合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静脉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效,比单纯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静脉治疗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影响肝脏胶原代谢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IFN-γ5万U/只,im,bid,共4 wk.观察大鼠的体质量、肝脾重质量等一般情况.大鼠肝脏HE染色与丽春红胶原染色,分级分期观察肝组织的炎性坏死与胶原纤维沉积变化.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析肝组织间质型胶原酶(interstitialcollagenase,MMP-1)活性,检测肝组织I型前胶原[a1(1)]基因表达.结果:模型大鼠肝脏胶原纤维间隔形成,肝小叶与肝窦内胶原增生沉积明显;脾脏明显增大;血清ALT活性升高;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上升,MMP-1活性轻度上升,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明显增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γ-于扰素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29.8±u.0μg@g-1,vs 44.7±14.2μg@g-1,P<O.05),减轻肝脏内胶原纤维增生沉积,降低血清ALT活性(478.4±156.4 nkat@L-1,vs 1055.2±l28.4 nkat@L-1,P<0.05),提高肝组织MMP-1活性(39.8±6.5 u,vs 32.O±2.8 U,P<0.05),降低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84.8±9.5%,vs 112.3±8.7%,P<0.05).结论:IFN-γ有良好的治疗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纠正纤维化肝脏异常胶原代谢,即抑制肝脏纤维过度增生,促进增生沉积的胶原降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扶正化瘀319方(下称319方)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常见病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4周12次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型后分为模型对照组与319方治疗组,用药4周;获取血清与肝组织,作病理组织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组化、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肝功能观测。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外周胞浆很薄,有许多小窗孔,内皮下未见基底膜。模型组大鼠肝窦扭曲、狭窄,内皮细胞胞浆窗孔减少或消失,有明显的基底膜出现;肝组织可见出血性坏死,门脉区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向小叶内伸展,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增高;肝窦壁第Ⅷ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LM及Ⅳ型胶原阳性染色较正常大鼠均显著增强,且范围较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19方治疗组肝窦扭曲、狭窄程度及内皮窗孔减少和消失程度轻,基底膜较薄或不连续,部分肝窦结构接近正常;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轻,肝组织内纤维间隔明显减少,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窦壁第Ⅷ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LM及Ⅳ型胶原阳性染色均显著减弱,分布面积图像分析结果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319方可显著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常见病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等许多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病理过程,是肝病治疗中的一大难点。本课题组在既往工作(包括国家“八五”攻关)基础上,重点开展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及其药理(抗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临床研究采用严密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及平行对照的方法,着重以活检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这一“金标准”进行疗效判断,同时结合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观察。经21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例(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06例,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 cells,BECs)增生在胆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BDL的方法制作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模型,5周后杀鼠取材,观察内容包括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lL)、总胆汁酸(TB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观测Ⅰ型胶原(Col Ⅰ)、Ⅳ型胶原(Col Ⅳ)、层粘蛋白(LN)、纤连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肝组织片激光显微切割(LCM)获取BEC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ECs表达Procollagen α1(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结果 1、胆管结扎模型大鼠血清TBiL和TBA含量均值分别为假手术组大鼠的22倍和3倍(P<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是假手术组的4倍(P<0.01);2、模型组大鼠BECs增生非常显著,肝实质细胞比例显著减少;3、模型组大鼠在增生胆管周围的LM表达显著增加;FN不但在肝窦内有阳性染色,还强烈地表达于增生的胆管周围;肝窦壁的Col Ⅰ阳性染色增强,增殖的BECs周围未见明显阳性染色;肝窦壁ColⅣ表达未见明显变化,但强烈表达于增殖的BECs周围的基底膜上;α-SMA阳性染色见于汇管区周围的肌成纤维细胞上,且这些肌成纤维细胞常常围绕在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周围.4、模型组大鼠BECs的Procol α1(Ⅳ)、PDGF-B、TGF-β1及CTGF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均为P<0.001).结论 BECs增生是BDL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的启动因素和中心病理环节,抑制胆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及其细胞生物学病理变化应是抗胆汁性肝纤维化治疗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