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体瘤组织内普遍存在低氧现象,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是缺氧条件下传递缺氧信号、介导缺氧效应的关键转录因子;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一个多步骤有序可高度调节的过程,EMT的发生与多种蛋白分子、微环境及Micro RNA等有关,涉及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研究证实,低氧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刺猬信号通路(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Hedgehog)、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et)信号通路及多种转录因子等途径参与肿瘤EMT调控,目前通过抑制HIF来达到阻断EMT过程的研究日益增多且初见成效,揭示低氧诱导的EMT途径可能成为日后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对于预防和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6年以来,对474例患者的食道行胃镜检查并全部取样活检,以病理诊断为依据,共诊断食道炎300例,食道炎检出率63.3%。有典型症状43例,占14.3%。257例缺乏食道炎症状,占85.6%。按轻、中、重三度分类法,轻度:32.3%,中度:56.3%,重度:11.3%。40例做电镜检查,100例做盐酸滴注试验。 食道炎胃镜下所见:1、色调改变。多数食道炎较正常粘膜色调明显加深,可呈深红色,深黄色、明显白色等。单纯色调改变多是轻度食道炎。2、血管透见。轻度食道炎可见血管纹模糊、紊乱、密集或稀疏。重度食道炎血管透见消失。3、粘膜增厚、粗糙感,常呈颗粒状。缺乏正常粘膜光泽和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转化性治疗初始不可切除KRAS基因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与预后可能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仅有肝转移的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外科评估无法行手术治疗,经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转化治疗后疗效评价为CR+PR+SD,并接受原发肿瘤病灶根治术,同时行或不行转移灶手术治疗的患者18例。总结评估其转化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关系。结果西妥昔单抗中位治疗时间12周,其中CR0例,PR11例。18例经过转化性治疗后,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原发灶切缘无癌细胞(RO)切除18例;肝转移病灶RO切除11例,局部治疗7例。生存分析显示:18例中,12例出现复发转移,5例死亡。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20.80个月,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9.59~37.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病灶数目、大小、治疗前的CEA状态、治疗后早期肿瘤缓解与患者PFS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KRAS野生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多种化疗方案转化性治疗安全有效,提高了肝转移灶RO切除率,使其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CPT-11) 联合奥沙利铂(LOHP) 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 月- 2012 年7 月在我院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三线治疗的31 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伊立替康180 mg/m 2 静脉滴注2 h,奥沙利铂85 mg/m 2 静脉滴注2 h,21 d 为1 个周期。每1 周期后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常用术语评定标准(CTCAE)3.0 版进行不良反应分级,每2 周期后按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版评价疗效,统计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Kaplan-Meier 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31 例中完全缓解(CR)1 例(3.2%),部分缓解(PR)6例(19.4%),稳定(SD)19 例(61.3%),进展(PD)5 例(16.1%),有效率(CR+PR)22.6%,疾病控制率(CR+PR+SD)83.9%。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5.0 个月(95% CI :3.2 ~ 6.8),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7.8 个月(95% CI :6.7 ~8.9)。严重不良反应包括粒细胞减少3 级以上5 例(16.1%),白细胞减少3 级以上6 例(19.4%),血小板减少3 级以上3 例(9.7%),贫血3 级以上2 例(6.5%),腹泻3 级以上2 例(6.5%)。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青岛市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聚集性,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数据保障和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0-2018年青岛市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特征和聚集性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8年,青岛市猩红热发病率在1.72/10万~15.74/10万之间波动,疫情呈明显季节分布,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4月至6月为次高峰,年平均发病率超过全市年均发病率(10.96/10万)的区市有市南区(20.83/10万)、市北区(28.05/10万)、崂山区(16.66/10万)、李沧区(23.43/10万)和城阳区 (11.50/10万);猩红热聚集发生有明显季节分布,聚集发生前三位的区市是市北区(136起,46.74%),市南区(61起,20.96%),城阳区(28起,9.62%)。 结论 青岛市猩红热疫情流行强度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疫情高低与人口密度大小、适龄儿童多少、学校和托幼机构密集程度以及跨社区流动性强弱等因素有关,需完善综合防范措施控制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4 - 2018年青岛市手足口病社区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分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 - 2018年青岛市手足口病社区暴发疫情资料,运用SPSS18.0和ArcGis10等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样本。结果 2014 - 2018年青岛市93.75%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发生在社区(30起)。7 - 8月份为发病高峰(63.33%),高发人群为2~6岁散居儿童(61.25%),疫情均发生在城乡结合部(100.00%)。其他型肠道病毒为优势毒株(70.00%)。结论 社区暴发已成为青岛地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主导,建议逐步形成“学校 - 家庭 - 社区”群防群控的模式,可以大大提升暴发疫情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7.
腹水葡萄糖含量测定对结核性与癌性腹水的鉴别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我院收治的87例确诊的腹水病人进行了腹水葡萄糖、胆固醇和铁蛋白含量测定。发现腹水葡萄糖含量为鉴别结核性与癌性腹水的敏感指标,最佳界限值为3.7mmol/L,低于此值为结核性腹水,高于此值为癌性腹水,正确诊断率达93.3%。腹水铁蛋白含量对二者鉴别仅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青岛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感染情况及漏报情况,指导布病防控工作。 方法 对2014年青岛各县(市、区)就诊的怀疑为布病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患者血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测布鲁氏菌抗体。 结果 共检测508例,血清阳性率为35.43%,不同性别检测血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40~60岁人群阳性率最高(53.89%);职业分布以羊只饲养人员最高(61.11%);平度市阳性率最高(34.44%)。 结论 青岛市存在布病流行,应加强防控,提高职业人群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ARIMA模型对青岛市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趋势进行预测,为该病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PSSl8.0软件对青岛市2008年1月-2013年2月的手足口病逐月发病数建立ARIMA模型。结果建立ARI—MA(1,0,0)(1,1,0),摸型,其中BIC=12.338,Ljung—Box统计量检验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结论ARIMA模型可用于手足口病发病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猪胆汁戊型肝炎病毒(HEV)携带率、基因型和中和抗原位点变异。方法在中国4个地区屠宰场采集成年商品猪的胆汁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HEV RNA;采用巢式RT-PCR扩增HEV ORF2区部分基因片段,进行基因分型和中和抗原位点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猪胆汁标本HEV RNA总阳性率为8.6%(46/532),4个地区阳性率在3.0%-12.5%之间。19株HEV基因分型成功,均为基因4型,其中11株HEV基因亚型分型成功,均为4a亚型。在该11株HEV的21个中和抗原位点中,2株HEV在ORF2区分别发生第487位氨基酸突变(Ser487Tyr)和第564位氨基酸突变(Thr564Pro)。结论中国部分地区猪胆汁HEV携带率较高,为中国人群中优势流行的基因4型,且部分中和抗原位点发生突变;应加强猪群HEV的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