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昆明市2010—2014年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昆明市某高校2010—2014年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大学生静脉血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本研究共调查3 938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7.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近一年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学生知晓率较低。2010—2014年性行为发生率为10.0%。单因素分析发现,男生、>25岁、来自省外的学生、在婚和2012年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更高;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来自省外的学生更易发生性行为,2011—2014年性行为发生率均高于2010年。首次性行为、近一年固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4.6%和47.3%。2010—2014年无HIV抗体阳性者,HCV抗体阳性率为0.05%,梅毒阳性率为0.03%。结论该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应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同时,开展性健康教育应根据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特点来选择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市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s)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地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目标人群,进行面对面的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作统计学处理,运用逐步向前法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安全性行为的因素。结果共得到有效样本426名,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与商业性性伴最近一个月的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为16.2%,与男友(配偶)最近一月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率为8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文化程度、近一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频率、是否知道上次AIDS检测结果,是FSWs与商业性性伴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的危险因素。低档场所FSWs与不同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与亲密伴侣发生性行为时,由于亲密关系等因素,常常忽略无保护性行为的危险。结论低档场所FSWs在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虽无保护性行为的发生率很低,但不能忽视其重复率。提示在低档场所FSWs的艾滋病干预中,应针对不同性伴而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并及时告知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昆明市的大学目前对性健康知识的正确掌握情况和性知识的来源,为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对云南省昆明市5所高校950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性健康知识的正确率男女生,城乡,省内外,汉族与其他民族同学的认识上有显著差异(P<0.05).学生第一次谈论性话题的对象最多的是同伴,了解性知识的年纪大部分是在初中,学校课堂仍然学生获得性健康知识的首要途径.结论应该均衡男女生对性健康知识的教育,加强农村地区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性健康知识教育,使其对"性"有正确的认识.加强家庭对"性健康"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逐级整群抽样,选取云南省昆明市5所高校1 000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性行为者占10.8%,以性别、来自省份、年级等可能影响发生性行为的因素分别与是否发生性行为做单因素卡方检验发现,安全套使用情况和艾滋病的自愿监测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来自省外(OR=3.60)、通过家庭教育第一次了解生殖系统(OR=118.50)、通过电视网络第一次了解生殖系统(OR=9.64)、对恋爱态度表示无所谓(OR=0.02)、第一次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OR=293.82)、认为只与自己的男女朋友发生性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毒是错的(OR=0.11)、不知道只与自己的男女朋友发生性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毒(OR=0.23)、有恋爱经历,但分手(OR=0.29)是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比较普遍,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从多渠道加强性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昆明市中学生自杀行为现况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昆明市5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1 164名学生进行集体匿名自填问卷调查,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有效人数1 163人,其中男生548人,占47.1%;女生615人,占52.8%,年龄11~18岁,平均(15.17±1.838)岁;有153人考虑过自杀,占13.1%比例.对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家庭因素分析后发现,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状况均对中学生自杀行为有影响.结论自杀行为在中学生中较为常见,受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等家庭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加强综合干预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状仍存在性教育滞后现象.以至于大部分大学生对性基本知识缺乏,存在性、性心理障碍和不良的性行为等问题,在以昆明医学院院级精品课程<艾滋病病与药物滥用>为背景,为了建立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性健康教育和开展有益的性心理咨询,笔者对云南省7所在校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3年某高校大学生性行为状况及性别差异,为探索与完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近3年毕业生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调查2344人,性行为发生率依次为3.3%(26/791)、12.7%(96/755)和15.8%(125/792);最近1年危险性行为发生率依次为0.2%(2/797)、0.9%(7/755)和1.4%(11/792),呈增长趋势。结论该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危险性行为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艾滋病等性病在该人群中传播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性安全知识教育,提倡推迟第一次性行为时间。  相似文献   
8.
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适宜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保障西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章在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包括“六个体系”和“两个机制”的农村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一个适应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且有效、可行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云南省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吸烟状况,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通过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彝族社区可邑村,然后按分层抽样调查134名15岁及以上村民的吸烟情况,同时收集相关社会经济特征信息.[结果]被调查的人群中总吸烟人数为72(53.7%)名,男性高于女性,其中男性35岁~45岁组吸烟构成比最高(88.9%),高中文化程度者吸烟构成比最高(90.0%),文盲者最低(66.7%);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受他人影响和社交需要:对吸烟的认识方面,男女赞同抽烟的人数分别为62(73.8%)、32(64%)名,认为抽烟危害大的分别为51(60.7%)、1 3(26.O%)名,认为被动吸烟无危害的分别是43(51.2%)、23(46.0%)名;有戒烟一次以上的30(41.7%)人,从没有戒过烟的29(40.3%)人.[结论]少数民族社区的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昆明市中小学生肥胖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玉惠  韩云涛 《中国校医》1997,11(5):342-343
为弄清我市单纯性肥胖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我们于1996年1~3月对昆明市四所学校562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身高、体重及有关指标的调查。1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在昆明市区随机抽取一中、二十三中、春城小学和大观小学,共调查5622人,年龄范围7~18岁,其中男生2929人,女生2693人(小学一年级学生因故未调查,故7岁年龄组样本较少)。2调查内容和方法2.1测试指标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脉搏、血压。检查均按《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检测细则》规定要求进行。2.2肥胖的筛选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和国家教委制订的《营养评价参考标准(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