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组和外周静脉输液技术组,各30例。分析两组临床疗效、1 h死亡情况、输液通道建立时间、首次给药时间、血压回升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抢救室停留时间及常压下、加压后的输液速度。结果两组抢救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液通道建立时间、首次给药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及抢救室停留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常压下输液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较外周静脉输液技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剂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脓毒症患者并随机分为中长链脂肪乳组和鱼油组,肠外营养支持方案中长链脂肪乳组给予中长链脂肪乳剂1.2 g·kg-1·d-1静脉滴注,每日一次;鱼油组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0.24 g·kg-1·d-1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余与中长链脂肪乳组肠外营养治疗方案成分相同,共7 d,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检测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和第7天外周血中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子-α(TNF-α)]和T 细胞亚群的变化(CD3+、CD4+、CD8+、CD4+/CD8+)。结果治疗后第7天,鱼油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中的CRP、IL-1β、IL-6均较第1天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0.78、72.26、115.08,P均<0.05);中长链脂肪乳组与治疗第1天相比,CRP和IL-6明显下降、IL-1β和TNF-α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8.36、64.85、77.13、59.56, P均<0.05)。鱼油组第7天各项炎症反应指标均低于中长链脂肪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56、134.72、56.85、42.18, P均<0.05)。鱼油组第7天CD3+、CD4+、CD4+/CD8+较第1天明显升高,CD8+较第1天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3.03、71.62、-29.37、35.04, P均<0.05)。中长链脂肪乳组第7天CD3+、CD4+、CD4+/CD8+较第1天明显升高,CD8+较第1天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24、65.73、-25.68、30.17, P均<0.05)。且第7天时,两组间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73、10.60、-15.38、7.25, P均<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剂可能会减轻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两种冰冻全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挑取白细胞法和裂解红细胞法获得人冰冻全血中的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分别分析DNA的收获量和OD260/0D280比值,同时,用PCR/SNP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对两种方法获得的模板DNA进行SNP分析。结果挑取白细胞法DNA收获率高,纯度高,裂解红细胞法得到的DNA的产量和纯度相对较低;用PCR/SNP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表明挑取白细胞法和裂解红细胞法制备的DNA模板可进行有效的体外扩增,但挑取白细胞法目的条带特异,而裂解红细胞法有扩增条带但有非特异带。结论对冰冻全血推荐采用挑取白细胞法进行大规模血样DNA的提取,建立高质量的DNA库,用于复杂疾病的基因检测和疾病SNP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硫化修饰的碱基特异性引物与高保真DNA聚合酶所构成的对单核苷酸多态性敏感的分子开关系统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中的特异性。方法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3’未端配对及不配对的3’末端硫化修饰引物,进行不同保真度DNA聚合酶介导的引物延伸反应。结果Taq酶介导的碱基特异引物延伸反应扩增产物出现非特异性带,而单核苷酸多态性敏感分子开关介导的引物延伸反应未出现非特异性带。结论单核苷酸多态性敏感分子开关是一种特异性强,可靠性高的可用于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的新方法,可在单碱基水平对遗传病相关基因进行特异性检测。  相似文献   
5.
核化线粒体组学与转基因人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十世纪遗传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人类从生物化学和遗传学角度探索基因及其产物的分子机制开辟了新途径。然而,现有基因工程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因伦理学上的原因并不完全适用于涉及人类自身的生物医学研究。因此,有待新技术与方法的建立以使基因工程策略能更好地用于人类基因组水平的研究。本文提出一种转基因人分析法即以人类染色体DNA与线粒体DNA的重组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这种研究线粒体DNA与染色体DNA的相互作用的科学称之为核化线粒体组学。利用核化线粒体组学方法,一个长度为16kb与人类线粒体参考序列NC-001807具有94%同源性的人类古线粒体已组装完成,其无疑将对现代医学与进化研究具有不可估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脑钠肽(BNP)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ICU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41例,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22例)和死亡组(19例),在入ICU当日予以连续的BIS监测,记录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于监测当日取静脉血检测GFAP和BNP的水平;分析BIS与GCS评分及GFAP、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入住ICU时间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4、3.86,均P0.05)。死亡组患者的BIS、GCS评分均低于生存组,GFAP和BNP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2.87、2.35、3.61,均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BIS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3.21,P0.05),与GFAP和BNP水平呈负相关(r=-2.79、-3.49,均P0.05)。结论 BIS、GFAP和BNP水平能反映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其预后有很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7.
有性生殖物种的单亲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科技的进步,如转基因技术与细胞核转移技术,不但改变了生物学与医药学的研究模式,更加深了和革新着我们对人类自身生物学特性的认识。通过定义线粒体DNA为转基因,我们曾提出核化线粒体组学与转基因人的新概念。鉴于有关克隆人的技术安全性与伦理学的争论。探讨了是否存在天然克隆人的可能性及检验这一可能性的相关研究途径;同时还探讨了单亲繁殖在遗传诊断中可能具有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乏症——艾滋病主要由于HIV-1病毒感染,在体内快速繁殖并导致宿主白细胞的大量破坏所致。在HIV进入白细胞过程中,结构正常的CCR5蛋白质起到促进HIV入胞的通道蛋白的功能。临床观察表明,CCR5的不同基因型个体对HIV的易感性有明显差异,在CCR5的几种基因变异型中,CCR5-△32的杂合子HIV携带者从病毒携带状态转变为艾滋病患者的时间较正常CCR5野生型人群长,  相似文献   
9.
甲基化遁逸与保守氨基酸的进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甲基化造成的大量C→T转换,为进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突变,而同时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则逐渐丧失了遗传上的保守性。与此相反,由G至A的原发性转换可能甚少,相应密码子所对应的氨基酸则相对稳定,从而使可避免甲基化的GDN和DGN三联密码成为保守氨基酸进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两种提取冰冻全血基因组DNA的方法,即分离白细胞法和裂解红细胞法所获得基因组DNA的质量。方法 分别测定所获DNA的效率和纯度,同时,笔者用PCR/SNP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对两种方法获得的模板DNA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分离白细胞法DNA产量与纯度均高,裂解红细胞法获得的DNA产量、纯度相对较低;PCR/SNP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表明:分离白细胞法和裂解红细胞法制备的DNA模板,均可在体外进行有效的PCR扩增。但分离白细胞法获得的目的DNA带特异性凸显,而裂解红细胞法获得的目的带特异性相对较差。结论 预先分离纯化白细胞是从冰冻全血中获得较高纯度DNA和有效提高DNA产量的重要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