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DNMT3b 在人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和意义及与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分别检测 DNMT3b 基因在 38 例手术切除人膀胱癌组织和38例相应癌旁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转移和TNM分期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DNMT3b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 在38例膀胱癌组织中,DNMT3b 高表达率为 63.16%,而在对应的38例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率为13.16%,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DNMT3b 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P=0.002)、肿瘤大小(P<0.001)、T分期(P<0.001)、淋巴转移(P=0.039)和TNM分期(P<0.001)相关,而与性别、年龄无明确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DNMT3b 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0.008)和TNM 分级(P=0.042)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NMT3b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缩短,与低表达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21)。结论 DNMT3b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原发肿瘤范围、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密切相关,结果提示DNMT3b有望成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标志物和肿瘤防治的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9月,对1例睾丸非精原细胞瘤行右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20 d行经腹膜外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采用右侧下腹部腹直肌外侧缘纵行切口,置入"两环一套法"自制开口器建立单孔腹腔镜通道。手术步骤及清扫范围同开放保留神经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手术范围。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7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 ml,无须输血。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2/11淋巴结为阳性。术后2 d肠蠕动恢复,4 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10 d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AFP降至正常(2.82μg/L),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对切口美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经腹膜外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可行,美容效果较好,短期随访显示肿瘤控制及性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4.
腔内剜除法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目的 评价腔内剜除法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U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前列腺双极汽化电切术中结合镜鞘及电切袢的应用,于前列腺尖部寻找到增生腺体和外科包膜的界面,沿此间隙将增生腺体从外科包膜上环状剥离、剜除,切碎。通过临床1000例应用研究,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安全性及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及拔除尿管时间和预后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采用新的切割方法前列腺尖部被完整剜除,无需修整,尖部尿道成为由外科包膜构成的喇叭口状自然界面,经过剜除的增生腺体,界面清楚,血供减少,利于快速切除,不易出现包膜损伤,切除效率明显提高。1000例手术顺利,术后发生短期尿道刺激症者150例,发生膀胱颈挛缩6例,尿道狭窄10例。手术时间、出血量随着前列腺体积和重量的增加而相应延长或增加,与前列腺体积、重量呈正相关(P〈0.05)。随访6~18个月,无死亡病例,无再次手术及永久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剜除术是TUVP术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技术,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 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人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立手术入路.手术过程包括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完成后,开放构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结果 手术总时间9.5 h,LESS部分5.5h.术中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没有增加其它通道,最终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术中失血约600ml,输注红细胞400ml.清扫的盆腔淋巴结均为阴性.尿道及输尿管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围手术期未发生水电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术后3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新膀胱容量约280ml.残余尿10ml,最大尿流率11.1 ml/s.结论 尽管LESs手术有着更长的学习曲线,但有望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更加微创更美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探讨SATB1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3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4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7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ATB1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SATB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两者有差异(P<0.05);SATB1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是否发生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ATB1基因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临床分期及其是否发生转移有关,且有望成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和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2018年4—12月按1∶1的比例将符合入组条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通过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本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周岁,性别不限;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和CT检查确诊最大径≤2 cm的单侧单发上尿路结石,或单侧肾多发结石且最大径之和≤2 cm;③术前无泌尿系感染或感染已经控制;④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患侧合并泌尿系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输尿管狭窄等;②肾盏憩室结石;③肾下盏结石同时肾下盏肾盂夹角<30°;④合并肾功能不全;⑤妊娠或哺乳期;⑥心肺功能异常;⑦确诊为出血体质或处于高凝状态。试验组术中使用PU3022A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对照组使用Flex-X^2可重复纤维输尿管软镜行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的术中手术视频图像质量(以李克特量表为基础并结合临床实践工作制订图像质量评价量表,以此对术中影像资料进行评级,并计算每组图像质量优良率)、碎石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3例患者,其中90例完成试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各3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单发结石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5.0)mm与(8.7±3.0)mm,P=0.023],男女比例(29/16与29/16,P=1.000)、年龄[(45.1±9.3)岁与(44.5±8.5)岁,P=0.583]、身高[(164.8±7.8)cm与(164.8±9.0)cm,P=0.978]、体重[(65.3±9.6)kg与(67.5±13.0)kg,P=0.359]、中重度积水比例[31.1%(14/45)与26.7%(12/45),P=0.816]、结石部位(上盏6例与3例,P=0.485;中盏7例与4例,P=0.334;下盏16例与17例,P=0.827;肾盂15例与11例,P=0.352;输尿管24例与25例,P=0.832)、合并高血压病(10例与12例,P=0.623)、合并糖尿病(4例与5例,P=0.7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效果方面,试验组术中手术视频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45/45),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5.6%(7/4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碎石成功率为68.9%(31/45),对照组碎石成功率为71.1%(32/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8)。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下降值[(3.91±9.71)g/L与(3.62±8.40)g/L,P=0.880]、术前血肌酐[(84.46±20.00)μmol/L与(83.52±24.58)μmol/L,P=0.451]、术后血肌酐[(92.38±25.38)μmol/L与(89.03±25.71)μmol/L,P=0.53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3/45)与6.7%(3/45),P=1.00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相似。在手术图像质量方面,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明显优于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割法不同层面组织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切割法(TU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时能否贴着外科包膜面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方法 对51例行TUERP的BPH患者,术中取剜除组织深部(切片1)、剜除组织表面(切片2)及术后前列腺窝组织(切片3)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分析.结果 切片1组织形态较为多样,其中腺体增生为主10例;间质(平滑肌)增生为主2例;纤维、腺体、平滑肌均增生35例;纤维、腺体、平滑肌均增生且伴有炎症4例.切片2近中心侧腺体或间质较丰富,近创面侧很少见到腺体,以纤维组织为主.切片3主要有两种形态:钳取标本量少时以纤维组织为主,几乎见不到腺体;钳取标本量多、部位较深时以纤维组织为主,可以见到受压变形的腺体.结论 TUERP确实能贴着外科包膜面如开放手术般剜除增生腺体.剜除法的应用,弥补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切割慢、需反复止血、难以切到外科包膜面等不足,巩固了TURP治疗BPH的"金标准"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 3岁男孩,确诊为膀胱横纹肌肉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手术包括先行腹腔镜下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膀胱切除,下腹部小切口取出标本,再行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 手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为6h,其中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部分时间约3.5 h.术中出血量约50 ml,术中输入200 ml浓缩红细胞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双侧盆腔淋巴结各清扫6个,均为阴性,术中输尿管及尿道切缘均为阴性.患儿术后3 d恢复肠蠕动.盆腔引流管于术后7d拔除,新膀胱造瘘管于术后14 d拔除,术后25 d行经尿道膀胱造影,确定无造影剂外漏后拔除导尿管及双侧输尿管支架管.患儿拔除导尿管后1周左右基本恢复白天控尿及排尿功能.5个月后复查,提示新膀胱容量约为110ml,膀胱残余尿量约10ml,最大尿流率约12ml/s.围手术期未见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无尿漏、输尿管返流及肠梗阻发生.结论 随着手术经验的丰富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小儿膀胱癌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40例经尿道Urobeam940nm半导体激光剜除术腔内微创治疗BPH的初步经验,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011年6月~2012年3月,由具有丰富的TURP操作经验并熟练掌握腔内剜除术的专家教授对40例患者行经尿道Urobeam94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统计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4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年龄(69.00±9.61)岁,合并高血压病15例、冠心病3例、脑血管意外4例、心律失常2例、肾功能不全2例、COPD 2例、糖尿病9例,2例患者术前2天停用阿司匹林、波立维。术前患者前列腺体积(71.74±37.43)ml,IPSS(22.50±5.74)分,QOL(4.32±0.76)分,最大尿流率(10.47±1.27)ml/s,残余尿量(15.95±29.58)ml,PSA(4.29±2.35)ng/L,术前、术后Hb和Na+分别为(129.45±12.41VS 120.32±16.36)g/L,(141.17±2.70VS 138.19±4.25)mmol/L,术中包膜穿孔2例(5%),无1例输血,未发生死亡、TURS、膀胱损伤、直肠损伤、闭孔神经反射等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44.60±9.30)min,其中剜除时间(19.42±4.77)min,组织粉碎时间(25.17±5.26)min,膀胱冲洗时间(21.92±3.71)h,留置尿管时间(27.50±7.96)h,术后住院时间(4.95±0.95)天。术后1个月时随访,IPSS、QOL、Qmax、PVR分别为:(5.87±1.81)分、(1.65±0.53)分、(19.69±2.22)ml/s、(4.07±12.75)ml;3个月时随访,IPSS、QOL、Qmax、PVR分别为:(5.37±1.51)分、(1.35±0.48)分、(20.92±2.11)ml/s、(1.25±3.10)ml。随访3个月,短暂性尿失禁3例(7.5%),尿道膀胱刺激征激光组5例(12.5%),术后均未出现拔除尿管后尿潴留、长期尿失禁、尿道狭窄、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尿道Urobeam940nm半导体激光腔内剜除术BPH安全、有效,是未来BPH腔内微创治疗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