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是胶原ⅩⅧ的羧基末端片断,一级结构包括184个氨基酸,分子量20道尔顿,是目前被研究最广泛的内生性血管生成的抑制因子之一,但就其机制及临床应用方面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究,现将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是胶原ⅩⅧ的羧基末端片断,一级结构包括184个氨基酸,分子量20道尔顿,是目前被研究最广泛的内生性血管生成的抑制因子之一,但就其机制及临床应用方面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究,现将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ES的发现1971年Folkman博士[1]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提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假说———血管生成假说,即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新生血管形成,阻断血管生成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这一假说后被多方验证并得到公认,使抗血管生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条新的途径和手段。ES的发现与血管抑素(angiostatin)的发现基于同一个现象———“原位肿瘤可以抑制转移灶形成”现象,Folkman博士认为这意味着肿瘤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天然的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内部促血管生成因子相对较多,而外周循环中抑制血管生成的因子较多(可能因为刺激因子在血循环中很快被清除),从而抑制了转移灶的发展。基于这种假说,ES首次被从鼠的成血管细胞瘤株的培养液中分离提纯出来。2 ES的生产Folkman实验室率先在荷瘤小鼠尿液中内提纯出了几微克ES蛋白,通过研究其氨基酸序列,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了重组的鼠ES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85例(294膝)关节镜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与其疗效分析。方法:285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手术,并在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进行。结果:术后经过平均(31.3±14.8)个月的随访,285例患者中37例(38膝)失访,余248例(256膝)患者Lysholm总分与手术前比较显著提高(84.8±5.0、54.6±6.4,P<0.001);Lysholm中的疼痛单项评分与手术前比较亦显著提高(19.7±4.7、6.7±3.0,P<0.001)。结论:关节镜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创伤小、疗效佳,可以最大限度保存正常软骨,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是胶原ⅩⅧ的羧基末端片断,一级结构包括184个氨基酸,分子量20道尔顿,是目前被研究最广泛的内生性血管生成的抑制因子之一,但就其机制及临床应用方面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究,现将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背景:异种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预后的主要问题。然而,对异种骨移植中免疫因子表达和调节的认识尚少。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重要的免疫因子,与移植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目的:观察异种骨移植局部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对这些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对象:雄性Balb/c小鼠72只,体质量20~25g,随机分为3组,复合松质骨载体组,单纯松质骨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4只。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复合松质骨载体组小鼠左侧股部肌间隙植入复合转化生长因子β的松质骨载体;单纯松质骨载体组植入单纯松质骨载体;空白对照组仅行手术,不植入材料。术后4,7,14和21d观察各组小鼠植骨或手术区周围组织中增殖细胞记数;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植骨局部多种免疫因子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移植骨局部组织学观察及细胞密度测定;移植骨局部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①各组小鼠移植骨局部组织学观察及细胞密度测定:7d时,复合松质骨骨粒组较单纯牛松质骨骨粒组增殖组织中细胞密度明显高[(470.63±132.89),(311.46±93.69)个/视野,P<0.01];但14,21d时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②各组小鼠移植骨局部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异种骨移植后的7,14d,复合了转化生长因子β的异种骨移植局部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6蛋白质表达分别较单纯异种骨低(7d白细胞介素1α:42.55±9.65比67.95±17.82,白细胞介素6:48.26±11.17比77.21±15.16;14d白细胞介素1αmRNA:84.77±7.42比112.94±7.02,白细胞介素6:78.10±17.22比121.18±15.44,P<0.01),但对肿瘤坏死因子α而言,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异种骨移植局部,多种细胞可以表达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和蛋白质,且这种表达受到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节。提示了转化生长因子β调节异种骨移植免疫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7.
阿霉素毫微粒肝动脉灌注后在荷肝肿瘤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阿霉素毫微粒(NADM)与游离阿霉素(FADM)经肝动脉灌注后荷肝肿瘤鼠体内的药物分布,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SD纯系大鼠30只,建立W256移植性肝癌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只动物,经肝动脉以2mg/kg药物剂量分别注入NADM与FADM,每组于给药后1小时,5小时,15小时各处死5只大鼠,分别提取血浆,肝,心,脾,肺,肾,肝肿瘤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RP-HPLC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霉素纳米微粒经动脉给药对免肝肿瘤的疗效.方法 将阿霉素纳米微粒(小粒径脂质体与毫微粒)与碘油制成乳剂,建立兔肝VX-2移植癌改良模型并随机分为六组,经肝动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NS)、碘油(Lipi)、游离丝裂霉素(ADM,2mg/kg)、游离阿霉素加空白纳米微粒(ADM+NP,2mg/kg)、阿霉素纳米微粒组(NADM,2mg/kg)与阿霉素纳米微粒-碘油乳剂(Lip-NADM,2mg/kg).结果 经Lip-NADM治疗的兔生存期显著延长(P<0.01),与其它各组相比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更为明显(P<0.01),肿瘤坏死更广泛,更彻底.结论 与其它各组相比,Lip-NADM经动脉给药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微种植体植入角度对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微种植体植入角度对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为微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不同植入角度的微种植体-上颌全牙弓有限元模型,对各模型施加2.5N内收前牙的作用力,对微种植体所受等效应力进行比较.结果:微种植体与牙槽骨表面的夹角增加,微种植体所受等效应力明显减小.结论:微种植体植入角度的增加,有利于微种植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强支抗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3例安氏Ⅱ类,上颌拥挤量5~7mm,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移动的临床病例。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上颌第一磨牙和中切牙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达到了预期矫治效果。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比较上颌第一磨牙和腭平面的夹角(6/ANS—PNS)、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到过翼上颌裂点作眶耳平面的垂线之间的距离(6-coronal/PTV)、上颌第一磨牙根尖到PTV的距离(6-apical/PTV)、上颌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到PTV的距离(6-CEJ/PTV)等指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种植体均保持了稳定,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结论:利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强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是不拔牙矫治上颌牙齿前突,解除轻、中度拥挤的有效方法之一,简便、有效且不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