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并非孤立存在,两种细胞存在直接接触、分泌旁分泌因子、细胞与骨基质3种相互作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技术有直接接触式、间接接触式2类方式,它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体内微环境,有利于研究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两者失衡在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疾病形成中的作用;细胞共培养应根据病理状态下两细胞的比例选用种属来源一致的细胞.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探讨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已有淫羊藿、三七、补骨脂、雷奈酸锶等既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又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的双重药理作用研究等报道.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的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将是应用于软骨下骨重建功能活动的探讨以及中西药干预骨性关节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毛滴虫膜性细胞器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人毛滴虫膜性细胞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性磷酸酶与胞嘧啶核苷酸酶反应产物均定位于初级溶酶体、消化泡和副基体成熟面囊泡;硫胺素焦磷酸酶和烟酞胺腺瞟呤二核苷酸酶反应分别显示于副基体成熟面膜囊与中间胶囊;消化泡中可见过氧化物酶反应物;而细胞色素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反应则为阴性,提示虫体缺乏线粒体与微体。铀-铅-铜浸染法可选择性深染氢化酶体、副基体和内质网。对细胞化学反应结合膜性细胞器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齿龈内阿米巴的超微结构与溶酶体酶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齿龈内阿米巴的细胞器与功能 ,探讨虫体与宿主细胞的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镜结合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虫体细胞超微结构 ;将虫体与口腔上皮细胞孵育 ,观察虫体对上皮细胞的粘附。结果 虫体及其伪足呈多形态 ;胞质内细胞器主要为泡状和管状的溶酶体、一些滑面内质网 ,以及丰富的糖原颗粒 ;溶酶体标志酶CMPase显示溶酶体酶丰富 ;可见虫体粘附于上皮细胞表面和小伪足伸入上皮细胞微绒毛间。结论 虫体的溶酶体水解酶消化作用及虫体伪足的机械作用对宿主牙周上皮组织的损伤 ,是虫体的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种特殊染色法在骨关节组织中的染色规律及其在骨关节炎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各10只,根据改良Hulth法造模,6周后膝关节取材。对标本固定、脱钙后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分别采用HE、番红-固绿、AB-PAS、甲苯胺蓝、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骨关节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对几种染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HE染色显示关节一般组织形态结构,可见模型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骨性关节炎病理变化;番红-固绿染色法中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界限(黏合线)以及潮线显示清晰,软骨基质中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多;AB-PAS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基质糖胺聚糖尤其是酸性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的酸性糖胺聚糖减少;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可显示骨关节组织中的胶原纤维,但组织结构界限不够清晰。结论在骨性关节炎的组织形态学研究中,通过常规HE染色,结合番红-固绿染色法和AB-PAS染色法,能较客观全面地获得关节组织形态学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5.
背景:电针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舒筋通络的作用,能有效缓解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电针后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用机械-酶消化法分离3周龄SD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用10 μg/L的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凋亡,同时给予正常大鼠血清、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透明质酸钠治疗的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电针内、外膝眼5,15,30 min治疗的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进行干预。 结果与结论:电针内、外膝眼15,30 min治疗的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干预24 h,软骨细胞活力显著增高,凋亡显著减少。说明电针后血清能有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对透射电镜制样国内许多学者及研究人员在标本的取材时间、包埋、染色等环节进行了有效的探索[1~3].透射电镜制样周期较长,在长时间制样过程中,传统手工制样较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从而影响标本的脱水和包埋剂的浸透,并最终影响电镜下的观察结果.我们采用德国LeicaEMTP组织处理仪进行制样,主要在标本脱水与浸透环节.并与常规制样进行比较,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粗叶悬钩子(RAP)总生物碱对大鼠脂肪肝模型的影响。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及高脂饮食造脂肪肝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脂肪肝模型组,RAP总生物碱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易善复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经各种条件干预后肝脏冰冻切片的脂质变化,分别进行测量并定量分析脂肪染色阳性面积、灰度、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等。结果:RAP总生物碱各剂量组及易善复组均比模型组大鼠肝脏脂滴聚集变化轻,主要的测量指标平均灰度、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在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RAP总生物碱能减轻大鼠脂肪肝模型的脂滴聚集,改善脂肪肝的病变。  相似文献   
8.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透骨消痛胶囊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且对膝关节软骨有保护作用,软骨下骨重塑在骨性关节炎病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透骨消痛胶囊干预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重塑的作用及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骨关节丸组、透骨消痛胶囊组4组。除正常组外动物均按改良Hulth法造模。正常组、模型组兔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壮骨关节丸组兔每天给予壮骨关节丸水溶液灌胃;透骨消痛胶囊组兔每天给予透骨消痛胶囊水溶液灌胃。结果与结论:造模后6,9,12周,透骨消痛胶囊组软骨下骨CyclinD1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1周,透骨消痛胶囊组Cyclin D1 mRNA表达较低(P<0.05);造模后6周,透骨消痛胶囊组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较低(P<0.05);造模后9,12周,透骨消痛胶囊组各项指标表达均较低(P<0.05)。与壮骨关节丸组比较,造模1周后,透骨消痛胶囊组Cyclin D1 mRNA表达较低(P<0.05);6周时透骨消痛胶囊组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较低(P<0.05);9,12周后,透骨消痛胶囊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表达较低(P<0.05)。提示透骨消痛胶囊可改变软骨下骨重塑的速率和模式,最终减轻软骨下骨硬化。  相似文献   
9.
亚低温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亚低温是否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提高眼压法造成视网膜缺血后 ,恢复眼压形成血流再灌注。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亚低温缺血再灌注组三组大鼠视网膜的超微结构 ;同时测定三组大鼠视网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视网膜视细胞外节膜盘肿胀 ,排列紊乱 ;节细胞水肿明显 ,多数线粒体肿胀 ;滑面内质网扩张 ,部分粗面内质网扩张、脱粒。亚低温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的视细胞外节膜盘略见疏松 ;节细胞胞浆内可见肿胀线粒体 ,但肿胀较轻。缺血再灌注组和亚低温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视网膜的SOD含量分别是 5 6 2± 1 .8nu/ml和72 .3± 2 .3nu/ml;MDA含量分别是 8.0 5 4+0 .893nmol/ml和 6.0 2 3 +0 .3 98nmol/ml。结论 :亚低温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自由基的过多生成 ,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阴道毛滴虫与生殖道上皮的关系 ,探讨虫体的致病机制。 方法 应用透射与扫描电镜技术 ,结合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 ,观察在动物模型中虫体对大鼠阴道粘膜的粘附作用。 结果 虫体为PAS阳性 ,成群虫体粘附于阴道的中上段表面的富含粘多糖棱柱状上皮细胞 ;虫体组织蛋白酶阳性 ,常见释放水解酶破坏上皮细胞膜 ;虫体肌动蛋白阳性 ,显示微丝束在阿米巴样虫体内呈网络状。虫体可呈阿米巴样穿钻于上皮细胞间 ,其微丝状伪足可伸入上皮细胞微绒毛间包绕蚕食微绒毛 ,其指状伪足可插入上皮细胞间包绕局部。少量虫体附着在阴道下段粘膜褶皱间的角化上皮。 结论 虫体嗜好寄生阴道穹窿等处 ,是因表层上皮细胞内富含粘原颗粒 ,表面有较多微绒毛。虫体在粘附后释放水解酶消化并吞噬上皮细胞 ,可直接损伤生殖道寄生部位的上皮 ,且大量摄取粘多糖 ,影响阴道自洁 ,继而引起组织炎症。虫体的细胞骨架、细胞衣、多形性伪足和溶酶体 ,分别在变形、粘附、包绕、吞噬与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