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帅  赵玉清  陈恂  卞昊宇  杨一点  张立平 《世界中医药》2023,(10):1411-1414+1419
“一气周流”是中医经典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中气(脾胃之气)是整个气机运转的枢纽。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水谷精微运化疏泄失常,日久痰浊瘀血内生,积聚于血管,引起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实健脾疏肝方剂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及相关血管内皮损伤具有较好改善作用。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过程类似于中医“痰瘀浊毒”的积聚。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细胞焦亡与代谢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为中医经典理论和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血管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目前期刊文献中中医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组方用药经验,并为中医药治疗胆总管结石提供新思考及新药物组合。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组方用药,应用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剔除重复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中医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结果:通过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79首方剂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2首。结论:研究表明,现代文献数据库中收录治疗胆总管结石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通腑泻下、化石利湿为主,药性以苦寒为主、辛温并用,兼以甘缓,体现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的治疗原则,同时为我们提供益气养阴、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化石的治疗思考及新处方的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陈恂  燕晓茹  张立平 《中医学报》2019,34(7):1401-1405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因发病机制复杂,症候群多样,单纯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疗效,联合用药成为趋势。近年来促胃动力药作为GERD的辅助用药,疗效不佳。寻找其他治疗方法势在必行。临床研究表明,GERD患者的消化道存在的诸如食管蠕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low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张力下降、胃排空延迟改变等动力学改变,作为主要发病机制,与中医脾虚的本质相切合。运用中医健脾法可通过调节相关胃肠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实现改善LES压力、增强食管蠕动,促进胃排空等消化道动力学层面的功能,进而缓解GERD反流症状。但由于各实验研究缺乏统一的干预手段、造模方法以及观测指标等,临床研究缺乏统一的纳排标准、干预措施,也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长期的随机对照试验,该结论有待商榷。2017年,中医脾虚证的专家共识颁布,有益于明晰GERD发病的脾虚本质,也为中医健脾法临床治疗GERD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中草药致肝损伤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草药致肝损伤相关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 共纳入2 393篇中文文献和488篇英文文献,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核心作者共71位,对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多个核心研究团队,但各团队间缺乏稳定合作;机构合作在英文文献中较中文文献更加紧密,存在一定跨区域合作;研究热点集中在中草药致肝损伤的化学成分、作用机制、炮制配伍减毒及临床评价与风险防控。结论 中草药致肝损伤领域的研究热度逐年上升,基于多组学技术探索中草药致肝损伤作用机制和临床评价指标可能是以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代谢综合征(MS)伴颈动脉内-中膜(CIMT)增厚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医证型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19例M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319例患者中年龄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最高,60岁之前男性患者多于女性,60岁之后女性患病率明显上升且高于男性。MS伴CIMT增厚以形成斑块人数最多,不同年龄段间的动脉硬化分级存在差异。MS患者以肝郁脾虚证为主要证型,其他依次为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气滞湿阻证、脾肾两虚证,与颈动脉硬化分级、年龄、吸烟、BMI、血压、SOD相关(P<0.05)。结论:MS伴CIMT增厚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年轻且病程较短的患者以肝郁脾虚、气滞湿阻为主要证型,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脾肾两虚。证型分布与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血压、SOD较为密切,应密切关注,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儿童哮喘早期即可出现小气道功能受限,而气道重塑是儿童哮喘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本实验拟从小气道功能受限和气道重塑角度,初步探讨小儿止哮平喘颗粒治疗儿童的潜在效用。方法 50只幼龄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儿止哮平喘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用OVA雾化吸入并激发建立幼龄豚鼠哮喘模型,分别予小儿止哮平喘颗粒高、中、低剂量干预,检测肺功能支气管收缩系数(PENH),组织病理学染色分析各组幼龄豚鼠小气道大体改变,计算标准化总管壁面积(Wat/Phm)及平滑肌面积(Wam/Phm)评估小气道功能受限和气道重塑情况。结果 模型组组织病理学染色较对照组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增厚及平滑肌增生、气道上皮水肿、管腔狭窄,在标准化小气道总管壁面积(Wat/Phm)和标准化小气道平滑肌面积(Wam/Phm)方面,模型组较对照组亦均明显升高(P <0.01),小儿止哮平喘颗粒各剂量组均能缓解这些病理改变。模型组肺功能PEN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小儿止哮平喘颗粒高剂量能明显降低PENH,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明小儿止哮平喘颗粒具有改善儿童哮喘小...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的一组复杂临床症候群[1] ,也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其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活健康[2-4].2019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代谢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3 . 6%....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近十年关于癌性抑郁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因癌症病种、样本、诊断标准存在差异,国内癌性抑郁的发病率为17.5%~95.3%,国外为12.5%~33.4%。在多种因素中,癌性抑郁与治疗方式和疼痛明确相关,具体为慢性疼痛、化疗以及未接受手术为癌性抑郁的危险因素;而癌性抑郁与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类型、职业状况、医保类型、知情方式、居住地、病程、KPS评分等多种因素的关系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实证证候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实证证候的分型特点。方法参考既往相关标准及文献,结合既往研究成果拟定肺癌实证证候诊断标准,对135例肺癌患者统一辨证分型。结果 135例肺癌患者资料中有实证证候135例,实证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是:气滞证、气逆证、痰凝证、血瘀证。单一证候2例,占1.48%;2证及2证以上组合133例,占98.52%;出现频数较高的依次是4证组合、3证组合、5证组合。实证证候两两出现,频数较高的依次是:气滞证加气逆证、气逆证加痰凝证、气滞证加痰凝证、气滞证加血瘀证、气逆证加血瘀证、血瘀证加痰凝证。结论气滞证与气逆证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肺癌患者以复证组合多见,4证组合最多;临床上肺癌中医实证证候以气滞证、气逆证、痰凝证、血瘀证多见且易两两并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