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放射性的生物素(Biotin)和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乙肝病原基因探针(Bio-HBVDNA和Dig-HBVDNA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最低检出值分别为1pg和0.5pg。320份血清检测了HBVDNA和HBeAg,并与α-_(32)P标记的探针检测结果相比较,它们的特异性分别为96.5%、98.1%和88.9%;灵敏度分别为81.7%、86.7%和61.7%;符合率则为93.8%、95.9%和83.8%。应用Dig-HBVDNA探针,作斑点杂交试验,在乙肝患者血清、白细胞、尿、粪、唾液以及旅客列车的桌面、车箱门把手、厕所门把手和水笼头上,均可检得阳性结果。我所研制的非放射性乙型肝炎病原基因诊断试剂,为科学研究和临床检测提供了极为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饮水与上消化道癌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饮水类型与上消化道癌症(肝癌、胃癌、食管癌)发病危险度的关系。方法 在江苏省泰兴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病例各204、206、218例,对照415例。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及95%可信区间。结果 所有饮水类型中,浅井水和河水所占比例最高,平均饮用年限最长。饮河水史与胃癌、食管癌上升的危险度有关,而饮浅井水显示与胃癌下降的危险度有关,均呈明显剂量一效应关系;将只有自来水饮用史而无河水饮用史的人群作为参照组进行比较,河水饮用在3种癌症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剂量效应关系;当饮用年限大于37年时,肝癌、胃癌、食管癌调整的危险度分别上升到3.37(95%可信区间:1.36~8.39),5.41(95%可信区间:2.24~13.11),5.93(95%可信区间:2.35~14.93)。此外,肝癌危险度随个体饮生水频率的增高而上升,剂量-效应关系显著,经常饮用肝癌危险度上升到3.4。结论 河水暴露可能与当地胃癌、食管癌的高发有关,饮生水可能增高个体患肝癌的危险度,自来水则对3种癌症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由环境和遗传两大类因素联合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其中DNA损伤是肺癌遗传病因中的重要组分.作为参与多条DNA损伤修复通路的关键因子,DNA连接酶与肺癌发生可能存在联系.本文旨在研究DNA连接酶基因LIG1外显子6多态性与肺痛易感性的关系,并探索其与吸烟可能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原发性肺癌患者396例为病例组,同时随机抽取465名当地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PCR-RFLP方法分析LIG1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突变等位基因C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28.41%和26.0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2667).相对于野生型A/A,携带A/C基因型者患肺癌的危险度为1.20(95%CI:0.90~1.62);而患肺腺癌和肺鳞癌的危险度分别达到1.45(95%CI:0.93~2.26)和1.57(95%CI:0.93~2.65).在肺腺癌的发病中,LIGI多态的突变基因型与吸烟之间存在临界显著的负交互作用(OR=0.44,95%CI=0.18~1.06).结论: DNA连接酶基因LIG1外显子6多态性可能与肺腺癌和肺鳞癌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消除水中微囊藻肝毒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求在实验室消除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方法。方法 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毒素含量,在实验室中对氯化、臭氧、活性炭、紫外线等几种水处理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 臭氧、活性炭的效果好,而氯化和紫外线则须在较高条件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结论在水厂、家庭应用臭氧或活性炭消毒不失为好的安全饮用水方式。  相似文献   
5.
淡水湖泊周围水厂源水及出厂水微囊藻毒素的季节性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淡水湖泊周围水厂源水及出厂水的微囊藻毒素(MC)污染状况及季节性变化。方法:对7个水厂源水及出厂水进行全年季节性采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水中MC的含量。结果:7个水厂的源水均检测出MC9其浓度范围在54-1865ng/L之间,并且8月份MC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SY水厂源水全年MC含量均超过50ng/L,DG、JZ两水厂8月出厂检测出低浓度MC(92-132ng/L)。结。夏季是某湖周围水厂源水MC污染的高峰季节。常规饮水消毒方法不能完全消除水中的MC。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微囊藻毒素对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的污染状况 ,于 2 0 0 2年 7~ 8月份对江苏、云南、福建和广东我国主要螺旋藻生产基地的 33份水源水、1 60份养殖用水、86份螺旋藻浆、70份螺旋藻原料粉进行了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同时随机采集了上述四省的 1 9种 71份市售螺旋藻产品 ,用ELISA法对样品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测定。结果提示 :水源水中的 1 2份自来水样中均未检测出微囊藻毒素 ,9份地下水样中有 6份、1 2份地表水样中有 8份检测出不同污染水平的微囊藻毒素 ;1 60份螺旋藻养殖场池水和 86份螺旋藻浆中的微囊藻毒素平均污染水平分别是 2 0 7 9pg ml和 31 9ng g ,两者相差 1 53倍 ;70份螺旋藻原料粉中的微囊藻毒素平均污染水平是 2 0 6 4ng g;1 9种 71份市售螺旋藻产品中总微囊藻毒素污染水平平均为 31 7 2ng g,其中主要剂型是片剂和胶囊 ,片剂和胶囊中的微囊藻毒素污染平均水平分别为 1 4 2 7ng g和 2 2 2 6ng g。提示螺旋藻生产过程和市售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囊藻毒素污染 ,通过服用螺旋藻而摄入的微囊藻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制定符合我国特点的藻类保健食品中微囊藻毒素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饮绿茶是否可降低吸烟、饮酒者发生消化系统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方法:在江苏省泰兴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为2000年泰兴市确诊的胃癌、肝癌、食管癌新病例且同意参加者,分别为206、204、218例。对照为随机选取的健康人群,在本地居住10年以上,并愿意参加者,共415人。结果显示:饮用绿茶可降低饮酒者患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分别为81%、78%、39%,降低吸烟者患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分别为16%、43%、31%。交互作用的检验显示饮绿茶可明显降低饮酒者患胃癌和肝癌的危险,交互项OR值分别为0.23(95%CI:0.10-0.55)、0.25(95%CI:0.11-0.57)。结论:饮绿茶对饮酒者患胃癌、肝癌的危险度具有降低作用,还可不同程度降低饮酒者患食管癌及吸烟者患胃癌、肝癌、食管癌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8.
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取量饮食中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能导致饮食总量和饱和脂肪的吸收量降低。BogalusaL.A,的研究者自1976~1988年间,分别调查了1254例10岁儿童(66%白人,51%女性),360例13岁少年(58%白人,48%女性),504...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某街道外来人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接受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的西南郊。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闵行区已成为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主要目的地,目前约有100万外来流动人口。闵行区自199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毒(HIV)感染者以来,到2003年6月累计报告的22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中,有50%为外来务工人员。因此,尽早重视并开展外来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太湖地区城市饮用水微囊藻毒素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饮用水微囊藻毒素(MC)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在江苏无锡选取10个饮水类型不同的乡镇或街道作为调查点开展一项生态流行病学研究。收集1992-2000年各调查点恶性肿瘤的死亡资料,同时采集不同类型水样,综合评价各调查点MC的暴露水平。分析MC暴露等级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相关关系。结果:饮用水MC暴露等级与男性胃癌和男性各部位合计恶性肿瘤的直接和间接标化死亡率呈现正相关;与男性肠癌的直接标化死亡率呈现负相关(P<0.05);未发现MC与女性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人群截缩标化死亡率之间存在相关(P>0.05)。结论:饮水MC污染可能与无锡地区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尤其是胃癌死亡率的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