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小关节突交锁23例,双侧小关节突交锁37例.56例合并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的分类标准(ASIA)[1]:A型5例,B型21例,C型23例,D型7例.所有患者入院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在全麻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前路减压Cage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或损伤节段椎体次全切钛网植入植骨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病例中,53例获得完全复位,成功率88.33%,7例达到90%复位,复位效果尚满意.所有患者完全复位,无大血管、食管意外损伤;5例术后出现轻度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予以激素、雾化治疗后逐渐恢复;2例ASIA A级患者于术后15、19 d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余58例患者均获得18 ~ 30个月随访,平均24个月.按ASIA分型,3例A型治疗前后无变化;B型21例,转为C型13例、D型5例;C型23例,转为D型13例,E型8例;D型7例,均转为E型.结论 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保留半侧肌肉韧带的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8年1月在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接受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的59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例保留颈椎半侧肌肉韧带(保留组),31例未保留颈椎半侧肌肉韧带(非保留组)。测量2组患者椎板开门角度、脊髓后漂移距离、颈椎活动度(ROM)及颈椎曲度等影像学参数。记录2组患者术中情况、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保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非保留组高,住院天数短于非保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椎板开门角度和脊髓向后平均漂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保留组ROM丢失较非保留组少;保留组颈椎曲度维持良好,非保留组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及其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颈部VAS评分改善程度较非保留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无感染、再关门及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保留组轴性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非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7% vs.22.5%,P<0.05)。结论 保留半侧肌肉韧带的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可取得与传统手术相似的神经减压效果,虽然手术步骤增加,但有利于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服龙胆泻肝汤结合外敷双柏散治疗急性附睾炎(子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病例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龙胆泻肝汤结合外敷双柏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服龙胆泻肝汤联合外敷双柏散治疗能提高急性附睾炎(子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相关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HIF)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方法 1.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1991年至2020年的HIF文献数据;2.采用VOS viewer信息可视化软件分析WOS核心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数据,通过科学图谱叠加可视化处理行...  相似文献   
5.
在编辑工作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病句。一篇文章尽管体裁很好,但如果语言不通,表达不准确,势必要影响到文章的科学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特邀西北大学出版社编辑陈举撰写此文。为了照顾不同专业人员阅读和正确理解,举例力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希望作者能够据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Kummell s病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一种严重并发症[1],引起长期慢性腰背痛,如不及时干预,椎体会进一步压缩、塌陷,压迫脊髓,甚至导致瘫痪[2]。Kummell’s病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对于Ⅰ、Ⅱ期患者,目前多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以缓解疼痛、稳定椎体,但同时存在骨水泥渗漏风险[1]。  相似文献   
7.
陈举 《中国医药指南》2012,(32):256-257
目的探究后外侧融合(PLF)与后路椎间融合(PLIF)两种椎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近年11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PLF(PLF组)50例,行PLIF(PLIF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及椎间隙高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LIF组骨融合率及椎间隙高度的改善均优于PLF组(P<0.05)。结论 PLIF骨融合率及椎间隙高度改善优于PLF,PLF更容易出现断钉,但临床上我们应根据腰椎滑脱症患者具体病情做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后路减压并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凸(DS)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矢状面参数的影响,以及对矢状面重建策略的初步探索。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5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采用后路减压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DS患者6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腰痛和下肢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在标准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冠状位Cobb角及矢状位垂直轴(SVA)等影像学参数,并评价SVA及PI-LL改善程度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2~46(22.3±6.2)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长节段内固定患者TLK、PT、冠状位Cobb角、SVA、PI-LL较术前明显减小,LL和SS较术前明显增大;短节段内固定患者PT、冠状位Cobb角较术前减小,SS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SVA ≥ 95 mm的患者腰痛VAS评分和ODI均高于SVA ≤ 50 m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I-LL > 9°患者腰痛VAS评分与PI-LL ≤ 9°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I-LL > 9°患者下肢痛VAS评分及ODI与PI-LL ≤ 9°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后路减压并内固定术对DS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矢状面参数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国人中老年DS患者术后残留轻度的矢状面失衡对生活质量影响不明显,LL=PI±9°可能不适合作为国人的矫形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