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A在肾动脉性高血压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2例螺旋CT肾动脉成像和DSA肾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血管的解剖变异、有无狭窄及其程度。评价血管狭窄程度<50%为阴性,≥50%为阳性。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肾动脉CTA图像,CTA与DSA诊断完全一致者82支血管,在狭窄程度上,有13支动脉评价过度。以DSA结果为标准,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5.1%、86.0%和90.1%。结论 MSCT肾动脉CTA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经济的新检查方法,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影像学资料,并分析冠状动脉畸形者的CT影像表现。结果423例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患者中,发现冠状动脉畸形24例,其中左前降支与左旋支并行7例;左旋支缺如2例;冠状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10例;单支冠状动脉1例;冠状动脉瘘4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CT血管成像在肠道疾病定位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肠系膜CT血管成像在肠道疾病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GTSS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肠道疾病60例,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在盲法下分别对A组(轴位图像结合MPR图像)以及B组(轴位图像、MPR图像结合CTA图像)进行病变定性及定位评价.记录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A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3.3%,B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8.3%.结论 肠系膜CT血管成像能明显提高肠道病变定位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智能追踪技术,采用固定触发阈值研究对比剂浓度、注药流率对64层肾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Ⅰ~Ⅳ4个大组,利用64层螺旋CT行肾动脉CTA检查,对比剂浓度和注药流率分别为Ⅰ组300mgⅠ/ml、3ml/s;Ⅱ组300mgⅠ/ml、4ml/s;Ⅲ组370mgI/ml、3m1/s;Ⅳ组370mgⅠ/ml、4m1/s。触发阈值均设定为170.0—179.9HU。数据传至ADW4.4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所有数据采用SAS9.1.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Ⅳ组肾动脉CTA图像质量最佳。结论采用较高对比剂浓度和注药流率能获得优质肾动脉CTA图像;在二者不能兼顾时,推荐使用高注药流率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5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影像学资料,并分析冠状动脉畸形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1125例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患者中,发现冠状动脉畸形27例,其中左前降支与左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窦8例,左旋支缺如2例,冠脉开口于升主动脉1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单支冠状动脉1例,冠状动脉瘘4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TAG)和改良校正的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MTAG-CCO)分级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302支狭窄血管)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组)和53例(130支血管)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对照组)的冠状动脉CTA (CCTA)资料。对狭窄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将其分为5个亚组:1级亚组,狭窄程度<25%;2级亚组,25%≤狭窄程度<49%;3级亚组,49%≤狭窄程度<69%;4级亚组,69%≤狭窄程度<99%;5级亚组,狭窄程度≥99%。测量并比较组间及亚组间TAG、MTAG-CCO值。结果 狭窄组TAG值[-(18.20±7.42) HU/10 mm]低于对照组[-(12.39±4.40) HU/10 mm;Z=9 389.00,P<0.001],MTAG-CCO值[-(0.027±0.011)/10 mm]亦低于对照组[-(0.014±0.005)/10 mm;Z=4 555.50,P<0.001]。狭窄组各亚组TAG及MTAG-CCO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级、2级亚组TAG值高于4级、5级亚组(P均<0.05)。1级、2级亚组MTAG-CCO值高于3级、4级、5级亚组,3级亚组MTAG-CCO值高于5级亚组(P均<0.05),其余亚组间TAG及MTAG-CCO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G及MTAG-CCO均有助于分级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良、恶性孤立肺结节(SPN)部分常见 HRCT 征象的发生率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 SPN(其中88例为恶性,41例为良性)的 HRCT 图像,采用双盲法阅片,观察指标包括短毛刺征、深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分析、记录上述征象出现的数量。将无上述3种征象的 SPN 纳入 A 组,仅具有其中1种征象的 SPN 为 B组,具有2种上述征象的 SPN 为 C 组,具有3种上述征象的 SPN 为 D 组。计算在恶性 SPN 和良性 SPN 中,A、B、C、D 四种情况的出现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 情况在恶性 SPN 中的出现率为2.2%(2/88),在良性 SPN 中为53.7%(22/41),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0.001);B 情况在恶性 SPN 中的出现为23.9%(21/88),在良性 SPN 中为26.8%(11/41),良、恶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C 情况在恶性 SPN 中的出现率为30.7%(27/88),在良性SPN 中为12.2%(5/41),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D 情况在恶性 SPN 中的出现率为43.2%(38/88),在良性 SPN 中比7.3%(7/41),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 <0.001)。结论:HRCT 常见恶性征象组合出现对于恶性 SPN 的定性诊断意义大于单独出现或不出现。  相似文献   
8.
全面了解正常与变异肾动脉解剖对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的术式选择、手术方案制定等术前决策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150例患者的正常及变异肾动脉图像,旨在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我院接受64层肾动脉CTA的150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7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智能追踪(Smart Prep)技术探讨不同碘流率时肾动脉CTA的最佳触发阈值及其对肾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需行肾动脉CTA检查的患者420例,利用Smart Prep技术进行扫描。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入A~D组,碘流率分别为0.90、1.11、1.20和1.48 gI/s。每组随机平均分为7个亚组,分别按照不同阈值扫描,各亚组触发阈值分别为140~<150 HU、150~<160 HU、160~<170 HU、170~<180 HU、180~<190 HU、190~<200 HU和200~210 HU。采用5分制评分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各组的最佳阈值亚组,并进一步比较各最佳阈值亚组的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 A~D组中,最佳触发扫描阈值范围分别为170~<190 HU、160~<190 HU、170~<180 HU和160~<180 HU。触发阈值为170~<180 HU时能够满足不同碘流率时肾动脉CTA的成像要求。各最佳阈值亚组间肾动脉CTA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碘流率配合最佳扫描触发阈值可获得优良的肾CTA图像。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副肾动脉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运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研究副肾动脉(accessory renal artery,ARA)解剖,并讨论其显示ARA的能力.方法 64层螺旋CT行135例肾动脉CTA,数据传至工作站重建并详细记录每侧副肾动脉情况.采用SAS 9.1.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56例(41.5%)患者发现ARA70支(20.9%).1支型43例(76.7%);2支型12例(21.4%);3支型1例(1.9%).左侧47支(67.1%),右侧23支(32.9%).腹主动脉起源者50支(71.5%);早发分支20支(28.5%).肾上端入肾者32支(45.7%);肾下端入肾者25支(35.7%);肾门周围入肾者13例(18.6%).结论 64层螺旋CTA能够较好显示ARA,为血管造影术以及外科手术提供更多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