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7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张琳  陈雷  阚明 《安徽医学》2002,23(4):38-39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减量法和隔日减量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复发率的影响,探讨何种方法更为合理.方法取88例PNS患者经足量强的松治疗8周、完全缓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减量组(n=30)和隔日减量组(n=32).两组减至维持量均治疗12个月,随访2年.结果常规减量组和隔日减量组一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3.3%和1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年复发率分别为20.0%和15.6%,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53.3%和28.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激素治疗PNS,首次大剂量治疗8周获临床缓解后,采用隔日减量法较常规减量法明显降低PNS的复发率,同时副作用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在急性肾衰竭肾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0月进行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法(SLED)治疗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88例,于SLED前24h内计算APACHEⅢ,并估算患者的死亡风险系数.结果:88例患者存活60例,死亡28例,平均年龄(61.1±16.8)岁;死亡组使用SLED主要为少尿、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和SIRS,而存活组中以水负荷过重和肌酐升高为主;8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APACHEHI均值为(90.8±28.7)分,风险系数为(0.68±0.31);死亡组均值为(112.3±26.5)分和存活组均值为(75.7±15.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5,P<0.001);APACHEⅢ>50分时,死亡风险为60.2%;>70分时病死率为90.0%;经统计学检验,影响SLE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P=G.001)、低血压(P=0.025)和高胆红素血症(P=0.029).结论:实行SLED的急性肾衰竭死亡者与存活者的APACHEⅢ评分存在显著差异.APACHEⅢ评分可用于评价实施SLED的ARF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
阚明  陈雷  胡淑荣 《安徽医学》2004,25(5):399-400
目的 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预防血透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 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标准钠透析 (透析液Na+ 浓度 13 8mmol·L-1和可调钠透析 (Na+ mmol·L-1由 14 8阶梯下降至 13 5mmol·L-1)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透析中血压的变化。结果 标准钠透析与可调钠透析在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 2 8.5 %和 6.1%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可调钠透析可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且不增加病人钠负荷、不引起病人口渴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暴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紫外线照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提取45例SLE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培养,用不同剂量的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培养的PBMC,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检测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甲基化转移酶1(DNMT1) mRNA的表达.结果 SLE患者DNA甲基化水平低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4);SLE患者经50,100mJ/cm2紫外线照射后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DNMT1 mRNA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紫外线照射后SLE患者DNMT1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DNA甲基化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无相天性. 结论 紫外线暴露可改变SLE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紫外线可能通过改变DNA甲基化影响SLE.  相似文献   
5.
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蓓  阚明 《安徽医药》2007,11(8):726-727
目的探讨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按血压情况分组。A组为高血压组,B组为理想血压组,两组患者均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先给予标准钠透析(SSD)3个月,再给予可调钠透析(VSD)3个月,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血压及血清钠浓度的影响。结果血压在不同透析方案治疗后,变化不同,其中原有高血压组患者在行可调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明显改善,原理想血压组患者在接受标准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明显上升,两组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原有高血压组患者在接受标准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存在明显有利影响,对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但对不同亚组患者血压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频谱分析法(BIA)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体液分布特点,同时了解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 MHD 患者64例,透析时间均≥3个月,根据透析间期血压控制情况,分为正常血压组(41例)与高血压组(23例)。应用 BIA 测定透析前细胞内液(ICW)、细胞外液( ECW),分别计算占体重的百分比( ECW%、ICW%)。另外选取64例性别、年龄、体重匹配的正常个体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MHD 患者透析前 ECW%明显高于同性别正常对照者(P <0.01),MHD 患者高血压组透前ECW%明显高于同性别正常血压者(P <0.05)。结论透析患者的体液分布存在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透析前ECW%增加。MHD 伴难治性高血压者 ECW%明显高于血压控制理想者。  相似文献   
7.
林辉  张江淮  阚明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13+17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10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A(45例)、B(31例)、C(28例)三组,清晨空腹抽取糖尿病患组和对照组静脉血3m1,检测Cys-C、2-MG、BUN、Cr浓度,并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35例)比较分析。结果A组Cys-C检测结果为(0.78±0.67)mg/l高于对照组(0.51±0.1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G、BUN、Cr三种指标都有所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增加B组与C组四项指标浓度都升高,且B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s-C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在颅内出血患者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颅内出血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腹膜透析8例。结果8例AKI患者中,治愈4例(50.0%),继续腹膜透析2例(25.0%),自动出院1例(12.5%),死亡1例(12.5%)。PD后SCr、3UN和血清K^+水平均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5),CO2CP水平较透析前显著升高(尸〈0.05)。结论PD对颅内出血AKI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AKI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88年6月开展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治疗终末期肾衰44例,其中并发白内障1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4~62岁,平均456岁,慢性肾脏病史2~22年,平均病程117年。原发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其中肾性高血压6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5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透析前双肾B超示双肾弥漫性损害,皮质变薄,体积缩小。超声心动图示心包积液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扩大。其中少至中等量积液6例。大量心包积液3例。16例均有高磷低钙,高血钾4例,昏迷3例,癫病样抽搐2例,高血脂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联机血容量测定及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实时血容量监测从而制订个体化透析方案。方法维持性标准钠透析(SSD)患者40例,根据透析中是否反复出现低血压反应进行分组。并对两组患者施行实时血容量监测。上述两组患者在实时容量监测基础上使用可调钠透析(VSD)并比较不同透析方法相对血容量(△BV)变化域值。结果易于在超滤过程中反复出现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在年龄、透析龄、单次总超滤量及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方面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在此基础上进行VSD后,透析中低血压等不适反应减少,具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BV域值均较SSD时存在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经3个月VSD后,原有高血压患者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透析患者原发病、年龄、透析龄、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程度及营养情况均是影响△BV域值改变的因素。VSD可以改善低血压反应且使△BV域值变化具统计学意义。VSD对原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较SSD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