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节苷脂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作用。方法: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传代纯化后,分别在无血清、无外源性生长因子、含2%t327的Neurobasal-A培养基及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添加脑源性神经节苷脂作为诱导物,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在无血清、无外源性生长因子、含2?7的Neurobasal-A培养基中,脑源性神经节苷脂能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其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胞体逐渐变小、折光性增强,突起逐渐增多、延长,部分细胞间可见突起连接、细胞核和核仁;诱导第5d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显示,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Nestin染色阳性,同时部分细胞可见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NSE及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染色阳性,而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Nogo-A染色阴性。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中,脑源性神经节苷脂的这种诱导、分化作用明显被抑制,表现为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Nestin、NSE及GFAP染色均为阴性。两组对照组细胞形态无变化、上述染色均为阴性。结论:脑源性神经节苷脂具有诱导骨髓基质细胞成为神经前体细胞的作用,这种作用不需要外源性生长因子存在,血清可抑制这种作用,脑源性神经节苷脂在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的变化幅度很大,对其定量检测经常需要进行稀释[1].稀释定量的通常做法是先测定一次,然后根据第一次的情况确定稀释倍数再测定第二次,有时甚至要调整稀释倍数测定第三次.为简化操作,降低成本,一年来,赣州市立医院检验科尝试着对血HCG定量检测先做定性检测、再确定稀释倍数,发现是可行的,基本上能一次稀释、定量检测到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内深部吸痰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例清理呼吸道无效、抗拒吸痰的患者,根据吸痰方法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19例。两组均用口咽通气管建立临时气道,对照组用普通枕头垫高肩部(≤10cm)后行气道内深部吸痰;观察组用吸痰枕垫高肩部15cm后行气道内深部吸痰。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效果(吸痰次数、吸痰量)和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每日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每次吸痰量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肩部抬高15cm,暂时留置吸痰管等方法行气道内深部吸痰,可提高吸痰效果和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OSAHS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IL-6检测的意义.方法 统计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OSAHS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颈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965,4.541,3.365,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显著低于对照组(t=2.998,P<0.05);OSAHS吸烟组患者的FEV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t=3.747,P<0.05);OSAHS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患者晨起EBC中IL-6水平均显著高于睡前和对照组(t=3.182,P<0.05),对照组人员晨起EBC中IL-6水平显著低于睡前(t=4.303,P<0.05);OSAHS组患者EBC中IL-6水平和AHI、每小时氧减饱和4%以上的次数呈显著正相关(r =0.441,0.533,P<0.05),和LSaO2呈显著负相关(r=-0.529,P<0.05).结论 OSAH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能够在EBC中IL-6水平中得到有效反映.  相似文献   
5.
钟春  刘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959-1960
临床上进行心肺复苏(CPR)时,通常是患者心搏骤停(CA)后立即进行CPR 20~30 min,未见自主循环恢复(ROSC),评估脑功能有不可逆的丧失,即宣告终止CPR.……  相似文献   
6.
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诊断与MRI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MRI特点。方法:对9例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及其病因诊断等资料进行分析: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6~80岁。首发表现为嗜睡2例,呼之不应、少言寡语1例,头晕、视物旋转2例,记忆力减退4例。临床诊断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时昏迷5例,嗜睡1例,木僵样状态1例,记忆力下降2例。伴发异常眼征的4例,发热及脑膜刺激征1例。9例均在拟诊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时2d内行颅脑MRI检查,包括T1W、T2W与Flair成像,检查距首发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时间为3h~15d。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例,可逆性缺氧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综合征1例,不典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单纯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梗死3例,韦尼克脑病2例。MRI检查显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伴发枕叶、颞叶及小脑半球、中脑损害;韦尼克脑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伴有尾状核头部、第Ⅳ脑室底、第Ⅲ脑室与中脑导水管周围脑组织对称性损害,其余病例仅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随访结果显示:2例死亡,1例意识程度严重低下,2例神经系统缺损症候部分好转,另4例分别在治疗2周~1年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颅脑MRI随访显示2例韦尼克脑病和1例可逆性缺氧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综合征患者旁正中丘脑异常信号为可逆性,其余4例均为不可逆性损害。结论: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临床表现复杂,以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患多见,MRI检查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快捷的全血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方法。方法全血样本经三氯乙酸(TCA)去蛋白处理、铁氰化钾衍生,产生能被HPLC反向柱子经梯度洗脱分离的稳定荧光产物,通过荧光检测并与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标准样本比对,来确定人体全血硫胺素含量。方法通过线性方程、提取率、重复性等指标验证。结果经过检测,焦磷酸硫胺素(TDP)、单磷酸硫胺素(TMP)和硫胺素的检测限分别为8.0、1.5和2.5 nmol/L,信噪比(S/N)>10,能够满足临床需要。线性趋势良好,r>0.99。硫胺素、TMP及TDP的回收率分别为103.7%、96.8%、101.7%,重复性好,变异系数(CV)<10%。结论经TCA去蛋白、铁氰化钾衍生、梯度洗脱建立的荧光HPLC检测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衍生物的方法可靠,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率及预后判断能力。材料和方法:对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12例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患者临床特征、颅脑磁共振成像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大多病例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颅脑MRI检查显示韦尼克脑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预后和转归与其脑部组织损害范围相关,其典型主要表现为内侧丘脑、第四脑室底部及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等脑组织对称性T2加权及FLAIR异常高信号,深昏迷患者出现大脑皮质损害。乳头体萎缩少见,增强可见强化。深昏迷及大脑皮质受损的患者预后不佳,其余患者及时给予维生素B1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大多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颅脑MRI有一定特异性,具有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阴茎折断又称阴茎海绵体破裂,指阴茎在勃起状态下受直接外伤作用造成白膜和海绵体的破裂,是泌尿外科少见的急症.自1952年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报道1400多例[1,2].本文对国内1994~2004年(CHKD期刊全文库)发表的56篇文献中4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损害机制不明,可能与环境因素和基因变异共同作用有关[1].由于基底节铁代谢异常和沉积与PD发病有关[2],而铜蓝蛋白具有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的铁氧化酶活性,与脑内铁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