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ADM1在大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与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用RT-PCR法检测大肠癌细胞系中 CADM1基因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系 CADM1蛋白表达情况,BSP 法和 MSP法检测 CAD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CADM1 mRNA 在24%大肠癌细胞系表达缺失,在50%细胞系中CADM1 mRNA 表达减少。75%大肠癌细胞系检测到 CAD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且表达缺失。结论CAD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该基因的甲基化检测可作为癌症早期筛选、监测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镜下云南白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 85例患者均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胃镜下云南白药喷洒及静脉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静脉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及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显效24例,有效止血18例,3例无效。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止血15例,10例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云南白药联合静脉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内镜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石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钟亮玉  吴静  常青  詹红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0):55-56,59
目的 探讨多种微创治疗手段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留结石。方法 运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及术中胆道镜,对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68例行EST,66例胆管取石成功,14例配合术中胆道镜下取石者,12例取石成功。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石症是切实可行和安全可靠的,该术式可代替大部分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5.
对广州市13间省市区级医院临床检验现状的调查表明:当前的实验诊断教学与临床检验实际脱节较严重,必须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学时配置、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考试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使实验诊断教学与临床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十二指肠镜微创技术,开展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方法采用退刀切开法,切口在乳头11点~1点范围内,切开1~2cm,有胆总管结石者再行取石、碎石术.结果 68例EST全部成功,镜下取净结石66例,2例转外科手术.结论 EST操作简便,治疗效果迅速,确切,并发症低,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胆石症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前瞻性临床对比方式,观察了仰卧位ERCP和俯卧位ERCP术条件下进行选择性胆总管深插管的病例,探讨了ERCP术中采用仰卧位胆管深插管的可行性和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1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仰卧位ERCP胆总管深插管,用仰卧位ERCP前/后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俯卧位ERCP作对照.比较两组间胆总管深插管的难度、成功率和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仰卧位ERCP胆总管深插管的成功率约为83.%(15/18例),而俯卧位ERCP为100%(18/18例).在胆总管深插管的难度上,仰卧组1分者为44.4%(8/18例),2分者为33.3%(6/18例),3分者为5.6%(1/18例),4分者为16.7(3/18例).在俯卧位组,插管难度1分者为66.7%(12门8例),2分者为27.8%(5/18例),3分者为5.5%(1/18例).两组对比,在插管难度上,仰卧位组高于俯卧位组(P<0.05).仰卧组中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为38.9%(7/18例),而俯卧组中的发生率16.7%(3/18例).两组相比,仰卧组中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俯卧组(P<0.01).结论 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仰卧位ERCP术胆总管深插管的成功率、插管难度和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均比俯卧位ERcP高.仰卧位ERCP是ERCP术的一种辅助选择方式,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内镜人员操作.  相似文献   
8.
Pull和Introducer两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和比较Pull和Introducer两种胃造瘘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连续住院需胃造瘘病人分别施行Pull(5例)和Introducer(3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比较两种方法操作的时间、安全性和并发症。在术后第2~3周,在床边无内镜监视下对Introducer胃造瘘患者更换造瘘管。结果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胃造瘘均取得了成功。胃造瘘的时间Pull法平均为(17±2.3)min,Introducer法平均为(17±3.6)min。两组均无并发症。对Introducer胃造瘘患者更换胃造瘘管平均用时(5±1.3)min,患者无任何不适。结论Pull和Introducer两种胃造瘘法都是安全的。Introducer法在更换胃营养管时不需要再次内镜监视,特别适于各种原因所致食管上段或咽喉部狭窄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注射肾上腺素减少体积辅助结肠巨大息肉内镜下摘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探索结肠巨大息肉内镜下易于摘除和避免出血和穿孔并发症的方法。方法短蒂或亚蒂巨大息肉,内镜下在息肉组织及蒂部或蒂部周围组织多点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至少5min后,再进行息肉圈套摘除。计算摘除前后息肉体积的变化。结果在息肉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息肉的体积较注射前减少了约72%。所有息肉均易于圈套摘除。术后未发生出血或穿孔。结论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减少息肉体积辅助进行内镜下结肠巨大息肉摘除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操作。由于该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唑酮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常规用药,实验组加用曲唑酮联合活菌制剂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评估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心理状况。结果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心理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唑酮联合活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