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KD)中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KD患儿91例(KD组),以同期住院的80例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并排除心肌受累的患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KD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不同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的关系。结果 KD组NT‐proBNP水平为(1042.38±528.7) pg/mL ,明显高于对照组(458.6±412.3)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 r=0.442,P<0.05 ),与血细胞比容、血钠及血清蛋白呈负相关(分别为 r=-0.216,P=0.045;r=-0.204,P=0.041;r=-0.315,P=0.0003)。NT‐proBNP诊断K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诊断界值530 pg/mL ,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70.1%、84.0%。结论 KD急性期NT‐proBNP明显升高,可作为诊断KD的一个可靠指标,并且高水平的NT‐proBNP与系统性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内皮功能紊乱是KD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氧化氮(NO)是内皮功能紊乱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气体分子。本文通过检测KD患儿血清NO水平,并分析与白细胞(WBC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旨在探讨NO在KD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为探索K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的临床表现,为合理治疗高血压提供相关血液学的机理。方法:血压正常130例与高血压20例分别检测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的浓度。结果:高血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均较血压正常组高(P〈0.05)。高血压组男性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较女性高(P〈0.05)。血压正常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高血压病常伴有动脉壁的损害,导致血液粘度增高,而血液粘度的增高又可使组织血流量减少,小动脉壁缺血,这些均可加剧病情发展,为此检查高血压患者血液三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对川崎病(K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延迟使用IVIG治疗的KD患儿78例记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d内接受IVIG治疗且在性别、年龄、体重与之匹配的患儿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BC、NEUT、HGb、PLT、AI用、AST、TB和CRP等,并计算改变分数(Fractionalchanges,FC);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急性期及恢复期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s)的例数,CALs包括冠状动脉扩张(CAD)和冠状动脉瘤(CAA)。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典型川崎病(IKD)的例数、发病至IVIG的时间、NEUT、ALT及CRP明显增高,PIJr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BC、NEUT、ALT和CRP的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前、急性期和恢复期,观察组CALs总例数(CAD与CAA之和)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延迟IVIG治疗与早期IVIG治疗对KD患者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相当,但延迟IVIG治疗与CALs的发生率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安肠宁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诊治的10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予以口服安肠宁腑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排便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候总积分(5.50±2.7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8±1.21)分,且单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0 d内排便急迫(1.71±2.43)d明显短于对照组(2.83±2.66)d,精神状况、社交、饮食影响、工作影响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宁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7例,依据改良Ross评分法分为心力衰竭组(71例)和无心力衰竭组(26例)。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GDF-15和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GDF-15与改良Ross评分、LVEF及NT-proBNP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GDF-15曲线下面积及诊断心力衰竭的截断值。结果: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清GDF-15和NT-proBNP水平较无心力衰竭组显著增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GDF-15水平与改良Ross评分及血清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0.705和0.810,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21,P<0.01)。GDF-15诊断心力衰竭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757,当GDF-15的诊断界值为1306 n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8%和71.2%。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GDF-15明显升高,血清GDF-15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LVEF及NT-proBN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GDF-15可能成为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8.
郭永宏 《吉林医学》2011,(29):6171-6172
目的:了解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主要病原菌检验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对168例出院诊断为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致病菌60株,革兰阴性杆菌45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结果以碳青酶烯类、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敏感,革兰阳性球菌药敏以万古霉素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上呼吸道感染合并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治疗中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川崎病患儿血清中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EVE)含量检测对该病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诊断明确的川崎病患儿共60例作为病例组,抽取其发病0~11d(病理Ⅰ期)、12~25d(病理Ⅱ期)时外周静脉血;将60例同期因发热就诊的非川崎病患儿作为对照组,于发热急性期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EVE含量,病例组分别于发病7d和14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分析患儿血清EVE含量与其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Ⅰ期和Ⅱ期时的血清EV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Ⅰ期时有冠状动脉损伤者3例,Ⅱ期时有冠状动脉损伤者17例,病例组中有冠状动脉损伤患儿血清中EVE含量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E含量测定可能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源性血管弹性蛋白酶(EVE)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诊断为川崎病的6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分别于发病0~11 d(病理Ⅰ期)、发病12~25 d(病理Ⅱ期)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60例同期因发热就诊的非川崎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均于发热急性期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EVE、IL-6及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病例组分别于发病的第一周末、第二周末和第四周末以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受损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EVE与IL-6和VEGF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Ⅰ期和Ⅱ期血清EVE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浆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PPPr=0.915、-0.769,均P结论 EVE可能参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重构,干预其活性可能缓解和阻止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