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武汉市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CT)疫情的特征,为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数据库中,下载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武汉市网络直报全部上报病例,分析病例三间分布,样本来源和报告单位等。结果2009—2015年,武汉市共报告CT阳性感染者1596例,男性占42.42%(677例),女性占57.58%(919例),平均年龄(34.17±10.14)岁,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81岁。报病发病率约为1.85~2.87/10万。分年龄段显示,25~34岁组最多,占40.79%(651例),其次是35~44岁组占26.44%(422例)。中心城区医疗机构报病占全部病例的95.86%(1530例)。共有29家医疗机构上报病例,其中累积报病数超过100例的有5家,总共报病1222例,占全市的76.57%。结论目前监测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武汉市CT疫情,现有的监测系统亟待完善。应加强对医院皮肤性病科医师和疫情管理人员培训,加强漏报调查督导力度;推动各医疗单位实验室检验能力升级;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真实了解全市人口,特别是重点人群中的CT流行分布情况,为CT疫情防控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武汉市性病疫情的特征及流行趋势,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2008-2016年武汉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5种性传播疾病疫情数据,对5种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6年间,武汉市共报告发病32 371例,年均3 567例。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的43.81/10万下降至2016年的30.42/10万(P=0.041 5)。其中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15.37/10万下降至2016年6.49/10万(P=0.0278)。淋病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13.84/10万下降至2016的7.36/10万(P=0.010 2)。尖锐湿疣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9.11/10万上升至2016年13.02/10万(P=0.436 8)。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2.37/10万下降至2016年2.09/10万(P=0.559 1)。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3.12/10万下降至2016年1.47/10万(P=0.126 1)。性病报告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主要集中在20~40岁中青年性活跃人群,但50岁以上人群占比由2008年的20.98%上升至2016年的30.82%,趋势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以家务及待业为主(22.74%);主要是本市户籍(76.17%)。男女比例总体在1.50:1上下波动,从2008年的2.00:1逐年下降,至2013年降到最低的1.26:1,然后又逐年上升至2016年的1.62:1(P<0.000 1),50岁以上人群占比由2008年的20.98%上升至2016年的30.82%(P<0.000 1),外省户籍占比上升,由2008年2.58%上升至2016年7.03%(P<0.000 1)。结论 要重点加强梅毒、中青年和50岁以上人群及流动人口的性病防控工作。加大力度开展健康教育,转介性病病人去具备规范化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医防结合控制性病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加之其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随着实验室技术和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对生殖道CT分子流行病学的认识和研究正逐渐深入,以期更有效地监测其流行趋势和菌株变异。此文就生殖道CT分子的分型方法、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特征、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武汉市梅毒报告发病率与人群梅毒估计感染率,评价武汉市梅毒流行特征和趋势。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导出2010-2015年武汉市梅毒病例报告数据,分析网上梅毒报告发病率变化趋势。通过武汉市疾控中心获得四类高危人群的人群规模和感染率数据,通过武汉市21家医疗机构收集献血者、住院病人、孕产妇开展梅毒筛查检测的数据。应用Workbook法,估计武汉市全人群梅毒感染率,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结果 2010-2015年,武汉市显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Z趋势=-25.206,P<0.01),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Z趋势=8.639,P<0.01),全人群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Z趋势=185.036,P<0.01)。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和全人群梅毒感染率之间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P=0.0133)。 结论 人群梅毒感染率估计是对网上梅毒报告数据的重要补充,有助于对梅毒疫情变化趋势进行客观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正医疗机构是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重要窗口,是参与艾滋病防治的重要阵地~([1])。医务人员主动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Provider initi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PITC),是由医务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对就诊者进行HIV检测咨询,帮助咨询者做出决定,并提供HIV感染状况的医疗服务信息"~([2])。武汉市于2015年在全市推行PITC工作。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以下简称金罗汉﹚与喜辽妥乳膏在保护动静脉内瘘静脉炎的临床差异。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间来广东武警总队医院就诊的15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喜辽妥乳膏进行涂抹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金罗汉进行涂抹治疗。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40周内血流不足和内瘘栓塞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疼痛缓解时间(35.9±14.7﹚min VS (72.5±14.8﹚ min和临床疗效(48 h无炎症状态98.9% VS 83.6%﹚均治疗组都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流不足(0.14%VS 0.78%﹚和内瘘血栓形成(0%VS 0.4%﹚的发生比例,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罗汉在止痛、消炎等方面较喜辽妥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高氧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异鼠李素组、异鼠李素+瑞沙托维组[瑞沙托维(TAK-242)为TLR4特异性抑制剂],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置于自制高氧箱中3 d构建ALI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按照各组给药剂量进行腹腔注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注射用药均为1次/d,连续7 d。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肺泡灌洗液、肺组织,血气分析仪测定大鼠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烘箱法测定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W/D),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对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LR4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PaO_(2)值显著降低,PaCO_(2)、W/D值显著升高,肺组织损伤严重,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异鼠李素组及异鼠李素+瑞沙托维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得到缓解,PaO_(2)值显著升高,PaCO_(2)、W/D值、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异鼠李素组相比,异鼠李素+瑞沙托维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得到改善,PaO_(2)值显著升高,PaCO_(2)、W/D值、肺损伤评分、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肺组织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异鼠李素能缓解高氧诱导的大鼠AL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