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大食管中段癌切除范围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1984~1985年对120例食管中段癌扩大切除范围行全胸段食管切除与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以探寻合理的食管切除长度及范围。 本组男88例,女32例。29例术前放射治疗,6例术前采用化疗。手术方式采用左后外侧切口,颈部食管胃吻合,胃代食管118例,结肠代食管2例。120例术后淋巴结转移45例,转移率为37.5%。切端癌2例(1.7%)。癌旁原位癌5例。多发性癌7例。术后并发症12例,发生率10%。手术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1.7%。  相似文献   
2.
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颈段食管癌的经验体会。方法综合分析199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和头颈外科接受外科治疗的82例颈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1997年以前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27例);1997年后,除5例早期癌患者外,50例常规采用半量放疗后再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非开胸食管切除73例.开胸食管切除9例;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14例;联合脏器切除12例。单纯手术组和综合治疗组保喉率分别为81.3%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中或术后大出血、气管和(或)支气管撕裂及围手术期死亡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5%;术后病理证实上切缘阳性5例,均为单纯手术组;淋巴结转移14例(17.1%)。全组5年总生存率43%:其中综合治疗组50.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33.9%(Χ^2=7.17;P=0.007);开胸食管切除者、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者和联合脏器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5%、45.8%和33.3%。结论颈段食管癌患者半量放疗后再手术.可明显减少肿瘤上切缘阳性的发生率,提高保喉率和5年生存率。手术方式以非开胸游离食管为首选,联合脏器切除或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应非常谨慎。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切缘有癌残留的94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79年4月至1983年9月,我们共作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636例,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切缘有癌组织残留者94例。本文分析术后癌残留的原因,并讨论如何降低它的发生率。临床资料本组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切缘有癌残留的发生率为14.8%,分别统计则食管癌为13.9%,贲门癌为17.4%。在481例食管癌中,肿瘤的部位不同,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差异亦大,食管上段癌为8.3%(2/24);食管中段癌为15.3%(57/373);食管下段癌为9.5%(8/84)。  相似文献   
4.
食管纵隔胃颈部吻合术后食管胃的压力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食管癌切除食管、纵隔胃颈部吻合术后病人残余食管及胃的功能。方法采用国产SG-III型消化道压力检测仪对21例食管癌切除食管纵隔胃颈部吻合术后病人进行消化道压力检测,并与25名正常人测定值对照。结果术后病人咽部的静息压力为(1·20±2·03)mmHg(1mmHg=0·133kPa),收缩压为(72·37±16·95)mmHg;食管上括约肌的静息压力为(28·20±15·60)mmHg,关闭压为(107·10±28·43)mmHg;吻合口上方食管的静息压力为(15·98±11·10)mmHg,收缩压为(48·45±18·37)mmHg;胃的静息压力(3·53±3·30)mmHg,食管原发性蠕动的发生率为(57·14±34·50)%。其中吻合口上方食管的静息压力值明显高于正常成人(5·63±8·7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后,在吻合口上方的食管产生了新的压力区。该压力的形成与吻合时胃上提包套残余食管及颈部肌群等软组织共同对食管所造成的压力有关,具有一定的抗反流作用,食管胃颈部吻合的术式具有更好的减轻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作用,能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根治术后生存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采用EORTC QLQ-C30以问卷形式采集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根据术后时间分组(1年组、1~3年组和3年以上组),与术前患者资料相比较.结果患者体能、社会能力于手术后出现下降,1年后明显恢复;情感能力3年后较前有提高;术后呼吸困难加重,1年后开始减轻,3年后接近术前;术后食欲丧失加重,1年后开始减轻;便秘症状术后改善.结论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降低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多数生存质量评分在1年后开始恢复,3年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淋巴结清除范围的纷争和对策及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进展期食管癌的主要预后因素,但是手术是否应该包括扩大的淋巴结切除学术界意见较不统一.日本外科医师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TFD),首要目的是全面切除那些已经转移到局部淋巴结的肿瘤细胞,减少局部复发的机会,经过20年的"积极"的外科措施之后,Udagawa等[1]报道食管癌的平均5年生存率达到53.8%,其他日本医疗单位也报道了令人羡慕的类似结果.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34年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邵令方  高宗人 《中国肿瘤》2000,9(5):213-214
河南省肿瘤医院自1965年4月在林县食管癌高发现场开展外科治疗到1998年12月止共进行12970例,其中食管癌9380例,贲门癌3590例。34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其手术适应范围逐渐扩大,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发展情况,现将34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比较。第一阶段从1965年~1979年共行手术3155例为A组,第二阶段从1980年~1990年共5952例为B组,第三阶段从1991年~1998年共3863例为C组。由于A组中…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癌的再手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总结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癌的再手术经验。方法 对11例吻合口癌病人进行再手术,其中行结肠食管颈部吻合5例、食管胃颈部吻合3例、结肠食管胸顶吻合1例、食管胃胸顶吻合1例,探查1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术后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7/9例)、44.4%(4/9例)和22.2%(2/9例)。结论 对部分有适应证的病人,再手术是治疗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癌的有效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食管腺癌外科治疗体会(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腺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7%。手术病死率0.9%;全组共切除淋巴结2140个,平均每例24.3个,其中癌性转移淋巴结462个,转移度21.6%。肿瘤外侵发生率31,2%,淋巴结转移率50.5%。术后5年生存率26.3%,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变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转移度,肿瘤外侵和手术切除性质。结论本病的生物学特性与肺腺癌基本相似,其发生可能与Barrett食管无明显关系。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望提高原发性食管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食管燕麦细胞癌——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食管燕麦细胞癌少见。其生物特性为恶性程度高,易早期扩散转移。本文报告了我院于1979年4月~1990年3月间发现的21例(21/2121)。其中,20例为“纯”燕麦细胞癌,1例同时合并鳞癌。文章对其病理特征、诊断以及治疗等问题作了重点讨论。预后较食管鳞癌差。单一手术者大多数在1年内死亡;综合治疗中2例生存超过3年以上。作者强调:早期确诊;尽早根治性切除;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