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17篇
肿瘤学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ACE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TACE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 :随访 4 0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病人 ,其中 2 1例病人术后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肿瘤复发时间和生存期。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术后TACE疗效的因素。结果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单纯手术切除病人的肿瘤平均复发时间 6 .1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10 .3个月 ,其半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4 5 .9%、4 .2 %、0 %、0 %。术后行TACE的病人肿瘤平均复发时间 11.1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2 0 .7个月 ,其半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2 .2 %、5 6 .3%、35 .6 %、2 8.5 % ,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病人 (P <0 .0 5 )。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细胞分化、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术后TACE疗效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细胞分化、化疗栓塞次数影响术后TACE的疗效。结论 :TACE推迟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的肿瘤复发时间 ,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肿瘤细胞分化 ,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术后TACE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状态、临床意义以及肝癌切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群的表达频数,分析其与肝癌病理特征及肿瘤TNM分期的关系,并进一步观测肝癌切除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频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CD4^+Foxp3^+、CD4^+CD25^+T细胞频数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调节性T细胞群表达和肿瘤数目、血管侵犯及TNM分期均明显相关。肝癌切除术后第1天调节性T细胞频数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1周时调节性T细胞表达出现最高峰。结论:肝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群表达增加;调节性T细胞可能主要在肝癌病程演进的较早阶段发挥作用;肝癌切除可能降低肿瘤相关性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应用日趋广泛,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对腔镜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年轻医师需经历较长的学习曲线才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方法:本研究对肝脏外科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且无腹腔镜基础的年轻医师进行基于腹腔镜模拟器的训练,并评估技术改善情况。同时观察受训者独立开展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术的情况。结果:经过腹腔镜模拟器培训120 h后,受训者完成缝合打结所需时间较训练前显著缩短[受训对象A为(141.5±17.6) s vs(342.5±24.7) s;受训对象B为(127.5±3.5) s vs(319.5±43) s;受训对象C为(132.5±3.5) s vs(310±14.1) s]。自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受训对象共独立完成93例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术,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42) mL,无中转病例,术中均未阻断第一肝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按照Clavien-Dindo分级)为23.6%,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中位手术时间为98 min,三位受训者达到中位手术时间所需要的病例数分别为10例、8例、23例。结论:腹腔镜模拟训练可有效提高肝脏外科腹腔镜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曲线,并顺利开展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邱双健 《肝脏》2012,17(9):675-676
【据J Hepatol 2012年2月报道】题:brivanib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II期开放性研究【(作者Finn RS等)肝硬化是肝细胞癌(HCC)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危险因素,随着肝硬化患者生存期的改善,世界各地报道的HCC病例正随之增加。早期的HCC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经皮消融或肝移植这些治愈性手段来治疗,但大多数的HCC诊断之初即已处于晚期,此时治愈性治疗方式并不适用,因而死亡率很高。在过去的几年里,基于对HCC分子病理新的全面认识,新的治疗手  相似文献   
5.
肝脏脂肪变性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肝脏切除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270例肝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相关指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0例患者有60例伴有肝脏脂肪变性,其中轻度脂肪变性35例,中重度脂肪变性25例。脂肪变性组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患者比例也明显较高(P〈0.01),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且术后前白蛋白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重度脂肪变性组术后需临床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脏脂肪变性是导致肝切除术后需要临床治疗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预防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10例肝细胞癌患者于根治性切除术后2~8周经肝动脉导管行栓塞化疗。化疗后皮下注射重组α干扰素2α(罗扰素),第1~4周自100万单位渐增至450万单位维持12周。每周3次,4~6周后重复栓塞化疗一次。结果 9例患者随访超过1年,1例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肝内复发。结论 罗扰素可能有助于减少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内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术后2个月内)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 2001-2007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436例肝细胞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后是否行辅助性TACE治疗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再根据肿瘤直径、数目以及有无镜下癌栓将入选病例分为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高危组以及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高危组.肿瘤单个且无镜下癌栓为复发低危;否则为复发高危.研究辅助性TACE对各亚组患者远期(>2年)复发的影响.连续性变量用Student't检验比较;分类变量用χ2检验比较;用Kaplan-Meier法统计算生存率和复发率,用Log-rank法比较;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因素. 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在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组分别为20.38%和25.41%,高危组分别为33.06%和39.61%;在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组分别为30.54%和40.55%,高危组分别为50.82%和51.57%;各对照组与干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发生复发或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肿瘤>5 cm的复发高危组中,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为12个月比24个月;仅在该亚组中,对照组与干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9,P<0.01).术后2年内未发生复发和死亡患者的复发率在各对照组与干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组中,术后3、4、5年的生存率在对照组分别为93.95%、91.50%、88.42%,在干预组分别为91.70%、81.32%、7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5);其他亚组中对照组和干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结果 显示,辅助性TACE不是影响远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有增加影响这些患者死亡的趋势(HR=1.50,P>0.05).结论 辅助性TACE能够对术后残癌及早期复发灶进行及时诊治,但不能延缓或预防远期复发.对低复发风险(主要是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组)患者给予辅助性TACE治疗可能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鼠肝脏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的改良制作方法。方法:将8~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麻醉后,用带针6-0 proline缝线环绕肝左外叶、肝中叶共同肝蒂,距肝蒂0.2 cm穿肝右中叶表面固定,结扎肝蒂,于结扎线远侧0.2 cm处切除小鼠肝脏左外叶、肝中叶(左、右)。观察小鼠术后成活率以及术后3 d、7 d、14 d小鼠肝脏质量。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肝脏大部分切除模型,该模型切除小鼠肝左外叶、肝中叶(左、右),切除肝质量占肝总质量的66.7%,术后小鼠存活率100%。术后小鼠剩肝代偿性增生,术后第3天恢复至原肝总质量的58.2%,第7天恢复至原肝总质量的78.0%,术后第14天恢复至原肝总质量的93.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改进型小鼠肝脏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具有简便、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表达及负载肿瘤抗原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与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分离18例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1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0名健康献血者PBMC,体外培养,并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DC。以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1a、CD80、CD83、CD86等分子表达水平。以HCCLM6肝癌细胞株制备肿瘤抗原,分别负载3种DC,最后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负载前后刺激同种异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并测定MLR上清液中IL-12的含量。结果肝硬化和肝癌组PBMC、DC得率低于正常组(P<0.05);HLA- DR、CD1a、CD80和CD86等分子表达水平也低于正常组(P<0.05);负载肿瘤抗原前肝硬化和肝癌组刺激同种异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MLR上清液中IL-1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负载肿瘤抗原后3组均提高, 并以肝硬化组提高最为明显,但IL-12含量仍低于正常组。结论DC表型和功能缺陷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产生免疫耐受和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肝硬化患者DC仍有一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负载肝癌细胞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Transgelin表达与其表型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正常人来源的DC分成3组,分别为负载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MHCC97H、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MHCC97L的裂解物组和无负载DC(对照)组.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其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2含量测定以反映DC功能;Western blot测定DC中Transgelin的表达.结果 3组DC的形态未有明显不同,负载低转移潜能肝细胞癌组DC的CD80、CD83、CD86、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IL-1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负载高转移潜能肝细胞癌组DC的CD80、CD86、Transgeli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载高转移潜能肝细胞癌组DC的CD80、CD83、CD86和IL-12含量明显低于低转移组(P<0.05),而Transgelin表达则高于低转移组.结论 负载肝细胞癌裂解物的DC中Transgelin表达与其表型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