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花檵木粗提物对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花檵木粗提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白花檵木粗提物对A549细胞克隆生长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Annexin V-APC/PI双染法检测白花檵木粗提物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白花檵木粗提物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Fas、Bcl-2、Caspase3以及活性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白花檵木粗提物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增殖和集落形成,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0.5 mg/ml白花檵木粗提物作用48 h后,A549细胞活力下降50%,40 μg/ml白花檵木粗提物作用14天后,A549细胞集落形成能力被完全抑制;白花檵木粗提物作用A549细胞24 h后,呈现不同程度的凋亡,凋亡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抑制因子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as、Bax及活性Caspase3蛋白等凋亡促进因子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白花檵木粗提物体外对人肺腺癌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及死亡受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丹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参的有效化学成分,并收集其对应的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RVO相关的靶点;采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绘制交集靶点的韦恩图;采用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得到丹参有效成分41个、药物靶点70个、RVO靶点1705个,最终获得丹参治疗RVO的潜在作用靶点46个,KEGG通路76条。结论:丹参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凝血过程和细胞凋亡等对RVO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细胞(MCF-7)经米托蒽醌诱导耐药后其甲基化结合蛋白(Methyl-DNA-binding protein,MBD)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在MCF-7细胞经诱导产生多药耐药性中与甲基化结合蛋白的关系.方法 利用耐米托蒽醌的MCF-7耐药株,并用未染毒的野生型MCF-7为对照,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米托蒽醌处理的细胞组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和甲基化结合蛋白MBD1、MBD2及MBD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跟野生型MCF-7比较,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大,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表达逐渐增加,而MBD1、MBD2、MBD4的表达均呈降低趋势,且MBD4的降低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其MBD4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910±0.049)、(0.835±0.065)、(0.708±0.082)、(0.660±0.145)(P<0.05).结论 在米托蒽醌诱导产生耐药的MCF-7细胞株中,MBDs的表达,尤其是MBD4,有可能参与了肿瘤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蒂部分段结扎法缩短皮瓣断蒂时间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在带蒂皮瓣转移中的应用。方法:制作大鼠背部随意型皮瓣,采用蒂部分段结扎法逐步减少蒂部血流,分别在3天、6天、9天、12天完全断蒂,观察皮瓣的存活率及微血管密度,并作统计分析。结果:3天、6天、9天断蒂的大鼠皮瓣,其皮瓣外观、存活率及血管密度均存在差异(P0.05),即随着断蒂时间的延长,其血管密度增高,皮瓣存活率提高,而9天组与12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蒂部分段结扎法能缩短皮瓣断蒂时间,9天为该方法断蒂的较好时机,既有利于皮瓣血流循环的充分建立,又能保证皮瓣存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临床诊断明确的110例尘肺患者,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并测定静态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E1%)、一秒率(FEV1/FVC)、血氧分压(PaO_2)呈正相关。结论六分钟步行试验能对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及全身功能状态进行评估,成本低,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血栓抽吸及PCI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及PCI治疗,未进行血栓抽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后2周测定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脑钠肽(BNP)。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观察组患者的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CK-MB峰值及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PCI+替罗非班,PCI及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9.
邓婷婷  张先庚 《中外医疗》2014,(11):133+135-133,135
目的:比较“择时服药”方案与常用服药方法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SBp、24 h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平均心率、服药后伴随症状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在该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中,随机选取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3例,其中西医组82例、中医组81例,分4组实施干预:2个对照组均接受统一的、传统的口服降压药物的疗法;2个试验组均接受统一的、拟定的“择时服药”方案。通过12周的“择时服药”方案干预,收集各类生化指标的测评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患者血压、心率、伴随症状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患者24 hSBp、24 h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平均心率的测评,显示4组五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随症状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服药后伴随症状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择时服药”方案可明显降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SBp、24 h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平均HR等指标,并使伴随症状明显减少,改善机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对米托蒽醌(Mit)耐药的乳腺癌MCF-7细胞系,并探讨乳腺癌细胞产生耐药与其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用0.005、0.010和0.020 μmol/L浓度的米托蒽醌染毒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对米托蒽醌不同耐药程度的MCF-7耐药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染毒组MCF-7细胞内药物荧光强度D(755)值,确定Mit耐药细胞系的建立;提取各组细胞的DNA, 利用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野生型对照组及各染毒组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野生型对照组、0.005、0.010和0.020 μmol/L米托蒽醌染毒组的D(755)值依次为16.1±0.04、14.3±0.12、13.3±0.07和9.7±0.08,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随着药物染毒浓度的增加,MCF-7细胞内药物的D(755)值逐渐减少,其中0.020 μmol/L染毒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细胞耐药性增强;而上述各组DNA甲基化水平依次为42.25%±0.64%、37.97%±1.18%、34.27%±0.14%、31.16%±0.80%,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逐渐降低 (P<0.05),且各染毒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对Mit耐药的MCF-7细胞系;确定了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电泳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