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2篇
特种医学   2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鉴定新分离毒株是否为B病毒.方法根据ScinicarielloF报道的引物,用PCR方法扩增BV147、HSV-1、HSV-2,对扩增产物进行SacⅡ内切酶消化.结果这一对引物可同时对这3种病毒进行扩增,但只有BV147的扩增产物可被SacⅡ内切酶切开.对BV147扩增片段克隆测序的结果证实,其与美国B病毒E2490株部分基因(UL27)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结论初步建立了检测B病毒DNA的PCR方法并测定了新分离病毒毒株的部分基因序列,证明新分离的病毒为B病毒.  相似文献   
2.
灭活前后HIV-1包膜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深入了解HIV在灭活因素作用下包膜基因变异。方法 对HIV-1B3亚型毒株在S/D法及低pH法灭活作用前后的样品,套式PCR扩增其民膜基因C2 ̄C3区564bp的核酸自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活前后,包膜基因变异均不显著,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8%。结论 S/D法及低pH法灭活作用前后HIV包膜基因变异不显著。体外传代HIV包膜基因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维生素C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灭活作用,为生物制品提供一种安全可行的HIV灭活的方法。方法通过测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检测不同浓度维生素C在不同温度和作用时间下对HIV的灭活作用,并对有效剂量组进行MT4细胞毒性试验。结果500μg/ml维生素C在无血清状态下有灭活HIV作用,而此剂量对MT4细胞有不可逆转的毒性作用。结论维生素C不适宜用于血及血制品的HIV灭活。  相似文献   
4.
灭活前后HIV-1生物学性状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D法及低 p H法是常用的血制品灭活病毒的有效方法。在评价 S/D法及低 p H法灭活 HIV试验中 ,发现不病变样品经盲目传代可以传出病变 ,说明 HIV在灭活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异。 HIV具有高度的变异性 ,不同地区不同机体 ,同一机体不同病程 ,甚至同一机体一次取样均可分离到不同基因型不同生物学性状的 HIV株 [1 ]。我们曾在 MT4细胞长期自然传代培养 HIV,分析 HIV包膜基因变异及生物学性状改变 ,获得体外传代 HIV包膜基因变异不显著 ;病毒感染毒力及病毒产量上升 ;亚型不变 ,生物学性状相对稳定的结论。为了进一步了解灭活作用下 H…  相似文献   
5.
艾乃吉Ⅰ号抗艾滋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艾乃吉Ⅰ号促进免疫功能及体外抑制HIV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孢酶素法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给药两周后取血,流式细胞仪上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采用CPE法测定HIV对MT-4细胞的感染性滴度,MMT法测定药物对MT-4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CPE法测定药物的抗病毒活性,计算治疗指数。结果:艾乃吉Ⅰ号对提高免疫抑制小鼠CD3T细胞百分率和CD4T细胞百分率有一定作用,其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CD4T细胞百分率的提高较为明显(P<0.05);在MT-4细胞/HIV-1ⅢB和实验系统,艾乃吉Ⅰ号抑制病毒复制的治疗指数是2.6。结论:艾乃吉Ⅰ号具有一定的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及体外抑制HIV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是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发展及新型靶点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确定了200多个各种类型HIV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它们对于耐药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对HIV的耐药基因突变,及其对耐药的作用和对复制适应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今后耐药性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60钴辐照法对生物羊膜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对辐照法灭活生物羊膜中人工污染HIV-1ⅢB病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辐照剂量为25 k Gy处理,可使污染在生物羊膜制品的HIV-1ⅢB病毒滴度下降6.5个log以上。处理后生物羊膜制品经细胞培养盲传三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 25 k Gy辐照法能够完全灭活生物羊膜产品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桂林市2008年及以后确诊的经性传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HIV-1)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样本100例,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集抗凝全血,提取病毒RNA,RT-PCR法行gag基因扩增,对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100例样本中男女比例为2.125∶1;青壮年年龄组(20~49岁)患者为54%,>50岁年龄组患者为45%;职业为农民的患者为40%,学生为6%;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患者占69%;经异性和同性性接触途径传播的分别为93%、7%。100例样本最终成功扩增得到61例样本的 gag 基因序列, CRF01-AE 重组亚型48例, CRF07-BC重组亚型8例,B亚型5例。结论应更加重视婚检、孕检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关注老年人群经性接触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现象;采取针对低素质人群的有效防治措施;随着主要传播途径和主要亚型的变化,迫切需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阻断HIV/AIDS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吗啡是否影响拉米夫定(3TC)抗HIV-1的抗病毒效果.方法 MT2细胞随机分为吗啡+3TC、吗啡+纳洛酮+3TC、纳洛酮+3TC处理组及3TC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用纳洛酮处理相应组的MT2细胞0.5 h后,加入吗啡处理细胞24 h,然后每组细胞加入等量的HIV-1ⅢB病毒和3TC溶液;病毒感染细胞第3、4、5和6天,取培养上清,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的HIV-1 p24抗原,根据p24抗原表达量,计算各个处理组的3TC抗HIV-1 p24抗原抑制率.结果 HIV-1感染细胞第3和第4天,吗啡+3TC处理组的3TC抗HIV-1 p24抗原抑制率最低,与3TC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纳洛酮+3TC处理组和纳洛酮+3TC处理组的3TC抗HIV-1 p24抗原抑制率相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分别与3TC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细胞第5和第6天,各处理组的3TC抗HIV-1 p24抗原抑制率与3TC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处理组的3TC抗HIV-1 p24抗原抑制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降低,呈现时间一效应关系.结论 吗啡在病毒感染初期能降低3TC 的抗HIV-1药效;纳洛酮能够阻滞吗啡降低3TC的抗HIV-1药效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morphine having the ability to influence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lamivudine(3TC)in vitro study.Methods MT2 cell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morphine+3TC treatment group,morphine+naloxone+3TC treatment group,naloxone+3TC treatment group.Both 3TC and virus control groups were set up.The corresponding MT2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opiates antagonist(naloxone)for 0.5 hours before the 24-hours morphine treatment program was implemented while all of the groups were then infected with equal amounts of cell-free HIV-1 ⅢB strain and 3TC.HIV-1 p24 antigen in culture supernatants collected at days 3,4,5 and 6after infection status was tested and the inhibition of 3TC anti-HIV-1 p24 antigen of various treatment groups calculated.Results Inhibition of 3TC anti-HIV-1 p24 antigen of Morphine+3TC treatment group was the lowest when HIV-1 infected cells at 3rd and 4th day and showed significant difierence (P<0.05)when compared to the 3TC control.However,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P>0.05),when virus was infected the cells at 5th and 6th day.The difference of 3TC anti-HIV-1 p24 antigen inhibition between the morphine+naloxone+3TC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naloxone+3TC treatment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P>0.05).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when thes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o the 3TC control group(P>0.05),respectively.The 3TC anti-HIV-1 p24 antigen inhibition of each treatment group reduced as the time of infection prolonged,showing a significant and time-course effbct.Conclusion The 3TC antiviral effect was reduced by morphine in the early stage of infection,and could be blocked by naloxone.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北京MSM人群HIV序列特征,预测北京该人群中HIV流行趋势。方法 汇总本实验室获得的北京MSM人群HIV序列,下载Los Alamos HIV Database中我国MSM人群及其他人群中流行的HIV序列,利用PhyML 3.0、BEAST等软件重建北京MSM人群系统发育树、估算突变速率、推断tMRCA、重建群体流行动态参数、计算再生指数R0值,分析北京MSM人群与其他人群HIV流行的相关关系,推断进化和流行特征。结果 北京MSM人群中流行的HIV-1亚型包括B、CRF01_AE和CRF07_BC。在全国HIV毒株ML进化树中,北京MSM簇(北京MSM人群所占比例≥40%)共有3簇,即B-1簇、CRF01_AE-1簇、CRF01_AE-2簇。B1簇毒株是由至少3次传入事件进入北京MSM人群的,传入时间分别为1991年3月(1984年7月至1997年2月)、1994年1月(1989年1月至1998年1月)、1991年4月(1984年8月至1996年8月)。CRF01_AE毒株由2次传入事件进入北京MSM人群,传入时间分别为2000年12月(1998年3月至2003年1月)和2001年12月(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流行特征重塑分析显示,CRF01_AE-1簇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突变速率较高。结论 北京MSM人群中存在多种HIV亚型毒株流行,其中B亚型毒株传入时间最早,但增长趋势趋于平稳;CRF01_AE毒株传入时间较晚、但增长迅速,对HIV在北京地区的流行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对CRF01_AE毒株的防控有助于减少该地区HIV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