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室旁路折返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的病因之一 ,最常见的是游离壁的房室旁路 ,后间隔旁路占的比例近 1/3。由于后间隔旁路接近中心纤维体区域 ,解剖关系复杂 ,并近冠状窦口 ,因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尤其是后间隔隐匿旁道具有递减传导特性时与双径路的鉴别就更为重要。我院有 2例后间隔旁路病人 ,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终止 ,随访 6个月无心动过速发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女 ,2 8岁 ,诊断为左后间融隐匿性旁道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月经前反复发作二年 ,每次持续 2~ 3小时 ,安静休息时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  相似文献   
2.
边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14-3714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心包积液的效果。方法:深静脉穿刺法,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心包腔内可多次引流,并利用置管进行病因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引流积液,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心包积液的方法安全、适用、方便、成功率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心衰患者死因中30%~50%是猝死,其原因与心律失常相关,对猝死(特别是伴有室速室颤恶性的猝死)的对策尤其重要。植入型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临床用于治疗室速、室颤的有效手段,在治疗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的作用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最近,我院为1例心衰心功能Ⅲ~Ⅳ级反复发作室速并伴房颤的患者行双腔ICD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鲍智  翟顺生  边容  秦菘 《广东医学》2012,33(23):3605-3606
目的测量发作心动过速时△RP间期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类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有发作时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明确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PSVT患者,测量发作心动过速时RPV1、RPⅢ、△RP间期,比较不同类型PSVT患者RPV1、RPⅢ、△RP间期差异。结果心动过速发作时RP间期≥110 ms的93例患者均为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RPV1间期≤80 ms的103例患者均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93例RP间期≥110 ms患者中,其中△RP间期≥40 ms的5例患者均为后间隔旁路,而<20 ms的59例患者均为非后间隔旁道。RP间期90 ms≤RPV1<110 ms的77例患者中,△RP间期≥40 ms的12例患者均为AVRT,其中后间隔旁道11例,非后间隔旁道1例。△RP间期<20 ms的29例患者中,2例为AVRT,均为非后间隔旁道,27例为AVNRT。结论心动过速发作时△RP间期有助于鉴别后间隔旁路和AVNRT。  相似文献   
5.
边容 《农垦医学》2012,34(4):327-329
目的:观察高危冠心病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PCI术对患者早期死亡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发病0.5~72h内在IABP支持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罪犯血管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1周内行心脏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测定.结果:8例存活患者1周内心功能(NYHA心功能分级)由3.0±0.5上升至2.25±0.46,射血分数(EF)为0.40~0.53.1例因多脏器衰竭而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死亡.成功率88.9%,死亡率为11.1%.结论:应用IABP作为辅助手段对提高休克患者PCI再灌注非常重要;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术后近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初步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即刻支架周围组织结构特点。方法随机入选1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患者,在患者置入支架后用OCT成像系统评价术后即刻支架释放情况及支架贴壁情况。结果15例患者共置入36枚支架,OCT检查得到满意图像并显示有14例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各部分充分释放,支架与血管壁贴合良好,无斑块组织向血管腔内突入,支架连接处贴合好;有1例患者支架部分节段释放不充分,支架与血管壁贴合不良,支架连接处贴合欠佳。结论OCT检查可充分评价支架释放及血管壁贴合和支架连接处管壁贴合情况,是检查支架术后支架周围组织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鲍智  边容  邱建军  翟顺生  谢雄伟 《广东医学》2012,33(18):2805-2806
目的 探讨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和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的相关性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中明确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部分患者伴有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速)共142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106例符合介入指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结果 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提示冠心病患者前降支病变,介入治疗对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结论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为冠心病前降支病变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可作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的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8.
赵宇新  陈国秀  秦菘  边容 《北京医学》2015,37(5):456-459
目的 研究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 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重度血栓负荷,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作为试验组,同期未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并随访12个月时MACE.结果 试验组TIMI血流3级(90% vs.60%,P=0.001)及TMPG 3级(87.5% vs.67.5%,P=0.009)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vs.5.0%,P=0.473).12个月复查造影示,试验组患者靶病变血运重建率(TLR,3.1% vs.26.7%,P=0.001)、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6.2% vs.40.0%,P=0.001)及总MACE发生率(12.5% vs.40.0%,P=0.0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TIMI血流、TMPG分级,降低患者术后12个月TLR、TVR及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新疆兵团第七师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缺血后适应+磷酸肌酸钠组(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缺血再灌注指标、心脏功能、心肌梗死面积、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肌酸激酶(CK)酶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峰、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T段回落率、左心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室壁运动计分(WMSI)、QRS计分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QRS-MIS)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STEMI患者行急诊PCI时可考虑同时应用缺血后适应+磷酸肌酸钠的治疗方法,来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肌代谢、减少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